搜索
 

为了高铁西站的靓丽脸面

2020年1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南通日报 2020年7月1日

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建成通车,高铁南通西站也同步投入使用……在江苏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时期,担当江苏省委赋予的“一个龙头、三个先锋”光荣使命的南通,正以豪迈姿态跻身“江苏未来的新增长极”。

南通高铁西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周边有G40宁通高速、锡通高速、宁通高速支线等高速公路,西站大道、长江北路、通皋大道、通宁大道等快速路,以及长泰路、深南路、城北大道、新204国道、336省道等主干道可与市区联通。据了解,西站大道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于2019年4月启动一期工程即深南路至集贤路段,马躺路至集贤路段主线已具备通车条件,以保障高铁西站开通运行。长泰路跨九圩港大桥改扩建工程于2019年6月开工,计划今年10月竣工,将进一步加强九圩港两岸通行能力。长泰路正在进行智慧交通改造,启动信号灯绿波建设,努力提升道路交通效率。另外,在建的南通地铁1号线在西站枢纽设站,不久的将来,市民可通过地铁实现西站与市区便捷快速地通行。

狠下“绣花功夫”,精雕细琢西站配套工程

西站大道是南通重要的门户景观通道,为确保如期完成路面施工和道路绿化亮化,连日来,各参建单位每天600多人次日夜奋战在西站枢纽建设工地上。道路、绿化、路灯等工程项目狠下“绣花功夫”,全力以赴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沪苏通铁路正线全长137.5公里,从南通跨越长江,经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进入上海。张家港站凸显勇立潮头的壮阔豪迈,常熟站演绎七溪朝宗归大海的灵动意蕴,太仓站展示扬帆远航天下先的宏阔悠远。那么南通西站呈现通江达海的雄浑大气。南通西站项目在设计建设时,就提出“站城融合”全新的设计建造理念,同时实施铁路沿线可绿化区域、环境整治、历史文化景观融合“三个全覆盖”,使其成为江南城市群中一道独特、怡人的风景线。

为此,承担西站配套设施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在西站大道这条门户景观通道下足功夫,精雕细琢各项工程。西站大道一期绿化工程全线以樱花为特色,设计有落樱缤纷、水生花园、滨河游步道等节点,将西站大道打造成为一条生态自然、水绿交融的景观绿廊。

西站大道一期绿化工程南起长泰路,北至集贤路,全长约1.7公里,总绿化面积约17公顷。西站大道途经南通平潮新城核心地段,作为南通高铁站和南通城区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西站大道也是南通重要的门户景观通道。据悉,绿化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道路范围内行道树、中分带、侧分带及道路两侧绿化带。道路人行道种植榉树作为行道树,中分带种植三排日本早樱,侧分带2米、4米处种植香樟,10米处种植日本早樱,两侧绿化带则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宽度分为西站中心公园段、滨河景观带、商业景观段。整体道路绿化设计充分体现生态环境建设与服务功能的融合,在绿化建设的同时,创造可以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将其打造成为一条“季相景观突出”“生态自然面貌”“空间舒适宜人”的现代与自然相互交融,独具魅力的城市化生态景观通廊。

采用“多杆合一”的型式,提升道路靓丽颜值

正值梅雨季节,连续阴雨给西站大道的施工建设带来不小的阻碍,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加班加点,放弃了端午小长假坚守一线,将西站枢纽、西站大道(马躺路-集贤路)照明工程路灯293套、680套护栏灯安装到位全部点亮。记者来到西站大道建设工地,大道两旁矗立的路灯引人注目。西站照明工程项目经理吴艳伟介绍说:“这个灯杆的造型像大鹏展翅,但结构复杂,生产及安装难度大,预留给我们材料生产、灯具安装时间不足一个月。城市照明处全体员工齐上阵,早晚不休,双休日不休,争创优质工程,为南通西站大道如期亮灯加油助力。”

西站枢纽和西站大道照明工程采用“多杆合一”的型式,即将路灯、信号灯、交通指示牌、旅游指示牌、电子监控等各类杆件合多为一,并预留信息发布、环境/气象监测、5G通信等多种智能设备安装卡槽。由于杆件数量大幅减少,提高了地上空间利用率,提升了道路颜值。

值得一提的是,西站大道马躺路至集贤路段的中分带、机非隔离带、两侧人行道绿化工程,全长约1.4公里,其中栽种了约4000棵榉树、香樟、早樱、晚樱、碧桃等乔木,种植了约200万株毛鹃、花叶络石、黄金菊、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小苗,丰富的色叶树种和宿根植被扮靓西站大道,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舒适养眼的行车环境。

争分夺秒攻坚克难,

全力以赴保障工程进展

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向雨天要晴天、向黑夜要白天,建设者们在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不断刷新冲刺速度,努力克服前期疫情等不利影响,及时调整关键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全力推进西站广场、西站大道(集贤路-马躺路)满人员、满机械、满负荷施工,实现工程提前完工,为西站正式运营保驾护航。

同时,市政建设者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交办重点任务,在三天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西站大道、长泰路、长江路、跃龙路等路灯杆宣传旗制作和安装,为沪苏通铁路开通营造良好氛围。自我市6月9日入梅以来,多次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且雨量较大,对外装、铺装、绿化等室外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市政和园林指挥部督促各参建单位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铺设临时防雨顶棚、搭设活动雨篷等,做到下雨不停工,将雨季施工对工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6月22日起,马躺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始施工,施工人员冒雨调拱铣刨、贴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利用雨停间隙进行沥青摊铺作业,从白天一直忙碌到凌晨。通过4天3晚的连续奋战,克服了电线杆、通信杆未迁移、自来水管爆管等施工困难,28日凌晨4:00完成摊铺沥青料近八百吨,摊铺面积5500平方米,完成了拓宽路面施工及道路标线的施工。6月28日,天降大雨,给西站大道两侧绿化景观带施工带来很大困难,道路泥泞不堪,根本没有办法步行,绿化工人们在大雨中现场排成一列,形成人工传送带运输材料,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呈上最美的景观……

绿化美化净化,

高品质打造最美通行线

为保障沪苏通大桥顺利通车、南通高铁西站投入运营,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6月初起,市政和园林局集中专门力量对主城区至沪苏通大桥、南通西站主干道进行专项维修整治,全力做好道路巡查、维修养护工作。同时,为改善西站通往市区沿线环境卫生和绿化景观,为市民提供和谐优美的出行环境,市政和园林局全面加强市区绿化管护监管,对沿线道路绿化及行道树洒水除尘,确保沿线整洁美观。6月22日,据西站指挥部统一部署,市政和园林局迅速组织了西站大道至马躺路两侧景观带的施工,从方案设计开始,同步清杂、回填种植土、地形营造、绿化种植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紧张有序地推进。上百名园林工人“24小时”“晴雨无休”施工,仅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近26000平方米的绿地建设,为西站开通营造了良好的景观氛围。

同时,市政和园林局组织对西站至市区沿线轨道、供电、污水管道施工的基建移伐现场进行环境整治、扬尘督查,有力保障了西站周边沿线环境洁净美观。

南通西站是南通首个高铁站,也是沪苏通铁路线上最大的高铁站房。该站位于通州区平潮镇。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民宅田地。如今,一座气势恢宏的高铁站拔地而起。南通西站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从上到下4层依次为高铁站台、高铁站房、地铁站厅和地铁站台。“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工程特色在于‘立体分层、人车分流’的设计模式,集高铁、地铁、公交、停车于一体,实现高铁、地铁、公交、出租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市政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汤葱葱告诉记者,施工期间克服轨道交通及站房施工交接面重叠等困难,合理有序组织施工,如期交出一份让市民放心满意的答卷。

作为沪苏通铁路、通苏嘉城际、盐通铁路等的共用车站,南通西站承载着未来铁路客运重要的集散功能,南可至上海、浙江及东南沿海,北可达华北和东北,西可达南京、武汉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同时,南通轨道交通西站与国铁站房同步施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对加速完善市区现代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记者 蒋娇娇 通讯员 何晓燕

图:记者 尤炼 部分图片由市市政和园林局提供

【新闻链接】

西站枢纽开通后,机动车辆可选择多路径来往市区与西站。

以工农路为例:

路径一:工农路—通京大道—江海大道—通宁大道—城北大道—长泰路—马躺路—西站大道—西站枢纽;

路径二:工农路—通京大道—江海大道—通宁大道—城北大道—G204—五平公路—集贤路—西站大道—西站枢纽;

路径三:工农路—长江路—城北大道—深南路—天生路—长泰路—马躺路—西站大道—西站枢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