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检察院“企明星”宣讲团走进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开设安全生产专题讲座。
2018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归纳了11项具体检察政策,指导检察机关依法妥善办理涉民企案件。如东县检察院闻令而动,全力构建有组织力、有执行力的服务民企系统工程。
有组织才能有保障。2019年起,该院将构建深化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工作机制列为三年重点推进工作项目,先后制定出台了《如东县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县委“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如东县人民检察院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方案》,从组织领导、司法理念、办案方式、协作机制等方面,明确工作任务和推进时间表。疫情期间,又出台《关于在防疫期间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的实施意见》,完善《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的指引》,为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织就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保护网。
合作+联动,是检察机关与行政部门及企业之间的共同约定。该院与县工商联共同签署《关于实施沟通协作机制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办法》,明确双方将建立信息互通、线索移送、联合调研、法治宣传等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检察服务内容,量身定制《法律风险体检表》《检企联系卡》等“说明书”,帮助民营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根据如东东部发展海洋经济,西部发展小工业经济等地方特征,制定“检察官进网格”实施方案,组建“企明星”宣讲团,目前已结合涉企案件中出现的高频法律问题,设置“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区别”“非法经营罪的界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民事、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主题,为企业宣讲20余场次。
腿脚够勤,脚板才够铁,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才会打得更加通畅。疫情防控期间,一把手检察长带队走访28家乡镇企业,3位副检察长分别担任规模企业驻企联络员,主动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各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法律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疫情防控期间涉民营企业政策法规知识问答》手册,该项工作得到县两办的肯定支持,在全县镇区实现覆盖式转发传达,确保精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服务全县复工复产。
副检察长陆刚派驻南通世纪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当时室外温度虽只有8摄氏度,但纺织车间内温度却高达32摄氏度。图为陆刚询问外地女工身体和外出情况,并叮嘱她们做好防疫措施。
检察长王骅前往如东高前纺织有限公司询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并了解成品质量。
疫情期间,如东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冒宏伟带队走访企业。
慎捕慎诉传递司法温度
“我们是新成立的上市企业,迫切需要小冯这样的外贸销售骨干开拓市场,他的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各类款项也已及时退回,我们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如东县检察院举行的民营企业销售员职务侵占案公开审查会上,涉案企业代表向参会的县公安局案件承办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南通市人民监督员及工商联代表等评议人员表示。
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是职务侵占案件中的惯用手段,该起案件中,销售员冯某某多次通过调低大额订单货品单价、增加数量的方式,将小额订单合并到大额订单中,侵占小额订单货款17万余元。承办检察官张建庆认为本案中该员工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但考虑到企业销售骨干如果涉嫌犯罪被逮捕、起诉,将会影响企业形象,导致人才和客户流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了防止“入罪即诉”“一诉了之”,该院认真听取涉案单位意见,结合犯罪嫌疑人具有坦白、积极退赃取得谅解、自愿认罪认罚等从轻、从宽处理情节,最终提出拟不起诉意见,并邀请各界代表参加案件公开审查。此外,该院主动与企业就合同订单管理、财务审批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商讨,提出完善财务监督、合同管理、人才激励等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得到了企业认可。通过定期回访跟踪,承办检察官了解到,目前该员工已积极投入工作,企业也已经建立健全了合规管理、财务审批和内部督查等制度,运转有序发展态势向好。
拒绝机械办案,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慎捕慎诉,是检察机关传递司法善意的关键一环。“重打击、轻保护,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这些都不是办理涉企案件的明智做法,案子办得好,企业经营得好,家庭圆满才是我们的目标。”谈到那起全国羁押必要性审查精品案件时,如东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陈卫星感慨道。
2018年的一天,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逮捕。张某某为某海鲜商行业主,负责联系客户、资金往来、工人工资等经营事项,被羁押后张某某经营的商行产品滞销积压,生意中断,客户流失,员工纷纷提出离职并索要工资,商行可能因案亏本倒闭;被害人家属因无法及时获得赔偿款,多次组织人员到张某某经营场所、家中拉扯争执,发生肢体冲突。
以何种方式化解双方矛盾成了摆在检察官面前的难题。为弥合社会裂痕,该院立即依法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同时引入刑事和解机制,对张某某企业员工、所在村委会、生意往来客户、被害方等进行走访调查、释法说理,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提出和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在达成和解的基础上,该院依法向县公安局提出了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嫌疑人张某某被取保候审后,第一时间赶到被害方家中真诚道歉,联系客户、朋友,打理和妥善安排好生意上的交接事宜,现赔偿款已全部到位,商行恢复运营,企业稳步发展。
案件公开审查会。
承办检察官陈卫星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人谈话。
2020年年初南通确立了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目标,8月1日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关键在于保市场主体,服务民营经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找准依法保护企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打好服务民企‘组合拳’。”面对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法治环境工作要求,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骅一针见血地指出。
检察服务要走本土化道路
如东县检察院干警登上渔船监督海洋渔业部门执法活动。
如东县检察院走进如东三十强企业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
检察长王骅深入九九久公司厂区,查看安全生产情况。
检察长王骅带领副检察长陆刚走访金光纸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检察长王骅走访桐昆聚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如东县检察院检察官赴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检察长王骅与企业签订检企共建协议。
如东县检察院召开“服务‘六保’‘六稳’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验收增殖放流鱼苗。
监督投放鱼苗。
向渔民发放禁渔期宣传资料。
当前如东正处于宏观经济转型和资源禀赋释放叠加的宝贵“窗口期”,如何以检察担当回答好如东发展三问、南通发展四问,也在考验着如东检察的智慧。如东县检察院从保护海洋资源入手,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处着眼,以服务大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服务大局中的作用。
风车列阵迎风摇曳,漫天纸鸢迎风而起,如东10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绵延不绝,海鲜更是如东旅游的灵魂之一,破坏性捕捞极大威胁着各类海产品资源。构建海洋检察立体化监督格局就是守护如东蓝色经济发展希望,2017年来如东县检察院共办理非法捕捞案件11件39人,针对非法捕捞、运输、经营海洋渔业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果断启用“刑事+民事”双重惩治手段,并建议相关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全县开展“网证不符”“船证不符”专项整治,坚决斩断黑色产业链。“我们多次组织干警全程监督涉海企业文蛤、海蜇、大黄鱼、黄姑鱼、鳎鱼、斑节虾等放流活动,目前全县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形势向好。”谈到守护海洋工作时,如东县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王蓓介绍道,下一步,该院将深化与如东海事处的结对共建活动,双方将以业务联动共建为切入点,增强执法与监督信息互动。
面对如东县现有百余家化工企业的现状,如东县检察院意识到,只有发动各方力量,才能守好安全红线。于是该院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全县“百团进万企”活动为契机,制定参与“百团进万企”系列宣讲活动方案,与县企业家协会、县环境保护联合会联合举办“科技引领发展,环境成就未来”如东企业家走进九九久活动。“今天检察官的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落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安全生产专题讲座结束后,多位企业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更好地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守牢发展的底线红线。
项目建设是稳运行、稳增长的“压舱石”,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未来,为找准大项目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涉法问题,面对面、点对点地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如东县检察院以“走进大企业、服务大项目”为目标,制定了《如东县人民检察院走访重点企业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方案》,明确由党组成员带队真正走进全县大项目、三十强民企。检察长王骅带队走访联系金光纸业、桐昆聚酯等全县重大建设项目,6名党组成员分别带队走访全县三十强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法治讲座、开通检企直通车,主动找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规范发展。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见证着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如东县检察院将立足职能,紧扣办案,拓展服务,顺势而为、聚势而强,为经济扬帆远航提供不竭动力。
·张蓝予 潘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