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战“疫”警报拉响以来,教育系统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根据疫情防控的变化,因时因地精准施策,高标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
延期开学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给全市教师的一封信》《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工作部署,坚持五育并举,在战“疫”中育人,在研究中提升。
学校能动 各展风采
南通各类学校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服务等工作,制订在线教学应急预案,推出符合本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在线学习工作指南”和系列课程。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推出《疫情期间,党员教师十大行动》,针对“孩子‘宅’在家里,学习怎么办”这一家长担忧的问题,实小党委推出“为爱公益”服务行动,党员教师每天8:00至12:00,下午1:30至5:30,提供在线心理支持服务和家教辅导服务。实小能达校区三(1)班学生在班主任许可老师的引导下,先后开展了“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开展宣传”“拍摄手语视频,传递铿锵爱意”“电话联系长辈,问候红军伉俪”“共绘手抄小报,为祖国加油”“书写真挚心声,致敬白衣天使”等一系列活动,深化了学校“为爱共享”行动。
通师二附幼儿园推出情境微活动线上指导课程,形成系列,引导幼儿和家长居家开展阅读、运动等实践活动,发挥出专业的指导作用。通师二附小学组织教师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建立课程研讨群,展开线上研讨,共同精心设计学科专题学习、观看诗词大会、整本书阅读、数学游戏课程、科学小实验、英语趣配音、亲子运动、水墨画欣赏、音乐欣赏、家政学习、心理辅导、特长发展等课程,涉及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综合性强、实践性强。老师们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疫情,挖掘教学资源。数学教师关勇拍摄了系列教学微视频,引导学生爱上数学……
南通紫琅一小把助学指导精细到年级,组织各学科组教师对下册教材进行线上集体备课,认真商讨后设计了延缓开学期间的《学生居家预课助学单》,在线引导学生和家长根据预课助学单建议,合理安排居家学习与生活。
南通市北城小学第一时间成立了课程指导组,制订了在线教学的应急预案和符合本校实际的“延迟开学在线学习工作指南”。从2月13日开始,学校每天上午学生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发放的学习资源包,在家完成相应练习,下午由各学科老师就上午的复习情况进行线上指导,对上学期知识进行分单元梳理,建立更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开学后的新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 全纳关怀
南通教师通过活动,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月17日本是开学的日子,可是在这个带着冷意的初春,一场疫情打破了所有的开学计划和安排。这一天,南通全市多所学校举行特殊的网络升旗仪式。通州高级中学校长季仲平在线上升旗仪式时勉励学生:“庚子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作为个体的我们,在抗击疫情的宏大社会背景下,获得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新的价值思考。你们要学会自我规划、学会珍惜亲情、学会面对苦难、学会爱和付出。”
通过思政课引领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不是医生,不能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沿……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是2月17日通州中专“空中课堂”第二阶段课程正式上线后曹国标老师一堂思政课的开篇提问,整堂课引导学生心有祖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规划人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温暖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在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的心中注入爱的暖流。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五(4)班顾笠腾的父亲顾叶华和二(14)班郁昕怡的父亲郁智慧,分别是启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均是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的成员。两位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通过电话、QQ或微信等方式,号召班上学生为他们加油、鼓劲,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两位医生的敬意和祝福。收到领导、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关心和鼓励,顾笠腾和郁昕怡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会以优异的表现回报大家的关爱。东洲幼儿园教师为战“疫”一线医护工作者子女送关爱,通过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等多种形式沟通交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互动中得到更多的温暖。
南通教师关心关爱身在疫区的南通学子。2月16日,城南实验小学校长许卫兵给所在学校24位湖北籍学生写了一封信,提醒孩子们“居家自护更自强,争当抗疫小先锋”,在不出门、少出门的同时,抓紧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做到德智体美劳全科推进,全面发展: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学习约束自我,从容不迫应对危机;学会“在非正常的日子,过正常的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共担当。这封饱含师者关爱与牵挂的信就像一股暖流通过网络传送到湖北籍学生和家长手中,学生和家长纷纷写来回信,表示感谢。身在湖北咸宁市的杨子轩同学说:“在我们一家绝对失望的情况下,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安慰我们,鼓励我们,每天不断地叮嘱我们注意防范,并时常转发相关防护知识给我们,让我们一家倍感温馨。”身在湖北十堰市的杨开备家长看到许校长的来信,深受感动,也倍感温暖。“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挂念。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疫情让我们很苦,但背后有你们的关爱,很甜!” 易家桥中学13名身处疫区学生的班主任,一遍遍地在网上叮嘱学生不出门,和家长一起做好防护,居家多锻炼增强抵抗力、多阅读课外书,送上来自教育之乡的关心与问候。
辐射引领 名师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通市青年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或组织开发课程,或组织编写作业,为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
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傅贵成“智趣”语文工作室领衔开发了《智趣微课程:“抗‘疫’NCP,智趣伴我行”晨会系列》。该课程以“科学、人物、责任、祖国、外交、自律、敬畏、希望、建设”等为主题,共10讲,每讲以时长10分钟以内的微课展开,同时配以图文解读,为儿童提供适切的阅读素材。带领儿童以科学的眼光认识新冠肺炎,聆听抗疫路上的温暖故事,感知自身的责任担当,让他们真正与祖国和时代同频共振。课程推出后,每天的点击量都超过了7000次,引起了省内外学校广泛的关注,中国教师研修网将该课程作为抗疫优质课程进行资源推送。
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如东县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为全县初一初二学生义务编写了一套语文作业,为孩子们居家学习提供了保障。在培育站主持人龚建新的带领下,培育站的邱柳柳、许金珍、陈苏燕等6位老师迅速展开研究,确定了“新闻阅读、写人叙事类散文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建筑类说明文阅读、动物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小说阅读、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等十个训练专题。为了能让训练产生较好的效果,他们逐篇研读文本,逐条分析书后习题,结合中考题型将每个专题的训练内容确定为该文体阅读的3-4个核心知识,仅用两天就交出了作业定稿。
杨裕海名师工作室、启东市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携手开发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二单元的习作微课资源,还围绕习作微课的教学应用,在线教学实践,以《空中课堂链接习作教学:我们的创新之路》为主题,共同探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习作教学之路。
线上教研 自我提升
停课不停研,线上研修亦精彩。我市广大教师争做终身学习的标兵,居家即学即研即教,在特殊时期生动诠释南通教育人“道德优美 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
自2月5日至今的每周二、三、四晚八点,南通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线上培训活动都会准时拉开帷幕,25位成员在培育站主持人李旭东老师的带领下,围“屏”而坐,备课、上课、听课、辩课、评课,携手共成长。培育站根据统编教材特点,结合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依据培育站研修主题,统筹安排每期研修主题,分别进行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议论文阅读教学”“名著导读”“写作教学”“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专业阅读交流”等专题研讨。每期活动三天,每次活动近两小时,按照“模拟教学”“问课辩课”“同伴点评”“导师总结”四大板块进行,做到“人人都模拟教学,次次均精心点评,统编教材点点覆盖”。培育站每一位成员都深切感受到“每一次研修,都是一次成长。”2月28日-29日,第四期南通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学员、如东县“沙建华名师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利用QQ群的“屏幕分享”功能,开展“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专题研讨活动。
南通市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在主持人丁月玲园长的引领下,在线开展了第七次研修活动。聚焦特殊时期的幼教人该有怎样的思辨与探寻,如何链接有效资源让园本教研、班级活动开展“活”起来等问题,全体学员借鉴他山之石,开展研讨,并结合各自在假期战“疫”课程的实践,分享交流。大家毫无保留,晒做法、亮想法、抛思路、提困惑,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期三天的线上研讨活动,学员们有了新的收获。她们说:“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学习和前进的脚步,我们在交流中学习,在碰撞中提升思想,让我们做智慧的行者,用爱心、责任和智慧托起孩子们美好的明天!”研修让学员们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袁秀敏老师说:“专业的人就要做专业的事,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要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