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是提升主城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崇川区多措并举,通过新建管网、提高养护质量、增加污水处理设施、“阳台革命”等方法,有效提升了污水收集率,正在向着“污水零直排”方向大步迈进,打造崇川“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优美水生态环境。
养护与新建同行,填补管网空白,打通排水“肠梗阻”
老城区的背街后巷排水管网多存在淤积、堵塞、混接、错接等问题。近年来崇川区率先实施“排水管网高质量养护”计划,对全区215条城市支路、背街后巷的排水管道实施疏通、清淤、闭路电视检测,共查明结构缺陷183处,管道结构缺陷修复工作已完成80%。
“我们小区每年实施两次的管网整体疏通、化粪池清掏。”易家桥新村一户居民介绍。
“崇川区的支路后巷和老旧小区管网养护频率高、养护技术先进,目前已经实现了常态化高质量养护,老城区管网堵塞现象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污水收集率也提高了。”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填补污水管网空白区也是今年我们最新开展的重点工作,排查区域内污水管网覆盖空白区和薄弱区域,优先考虑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具备接管条件的,就近增设污水收集设施。”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川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由于建成年代久远,雨污水合流、直排河道情况严重,部分区域缺乏排水管网。
据介绍,今年重点对联合村、三八新村等10个片区实施改造。其中任港村、南通港村等7个空白区已列入拆迁计划,计划在地块开发过程中统一新建排水管网。另外还实施了永康路、长河路、碳素路、兴和路等5条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
整治与管理同步,消灭污水直排口,岸上行动回应水里问题
河道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由于管网先天不足、缺乏排水长效管理等诸多原因,全区各街道沿街农贸市场、小餐饮、夜排档、理发店、洗浴、洗车场、洗衣店、小诊所等小商户存在生活及生产污水乱排、偷排现象,严重影响周边河道水质。因此,崇川区从2019年开始实施了“小散乱”排水整治工作。
“今年我们对校西路、和畅路等道路两侧商户排水情况进行排查,发现污水接入雨水管网情况,因此新增了污水管道,方便路边小商户正规接入污水。”市政设施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
此外,新建路、校西路、体育馆东侧路、北园路等商户排水管网乱接、直排河道、管网堵塞问题突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增加沿街餐饮店铺与综合体周边污水管道的冲洗、清掏频次,积极处置因餐饮业下水隔油、隔渣措施不到位堵塞管网引起的外溢。“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制度,小商户要规范排水,领取排水许可证。崇川区将联合市级执法部门,对小商户违法排水行为实施专项整治。”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近两年,崇川区对沿河排口、暗涵内排口、沿河截留干管等加强排查力度,通过追根溯源排查,管网整治等方式,共整治了排口近750个,排河污水应收尽收,解决了通甲河、棉机河、城山二河、铺港河等河道污水直排问题。今年,崇川在高位运行的市政污水管网周边、易发生污水溢流的截污井内布设监控报警装置,计划首批布设截污井监控点194处,将有效解决雨天污水溢流问题。
“阳台管网革命”,村庄污水治理,建设美丽家园
“大部分小区阳台在设计时未安装污水管,较多居民习惯把洗衣机、厨房水池安装在阳台上,将污水接入阳台雨水管,造成了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这也是我们的河道污染的重要原因。”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崇川区从2019年开始逐步实施小区阳台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完成了景河苑、天山花园13个小区雨污混接整治。2020年,结合老小区整治工程,崇川区对将军园、学田南苑等12个老旧小区216幢楼房实施阳台雨污混接整治。
“接下来五年内,我们将小区阳台雨污水整治纳入老小区综合整治范围,逐步实施整治。新建的安置房小区,均在阳台安装双立管,以后安置小区将不存在雨污混接问题了”。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此外,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河道水质,扩大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近年来崇川区积极推进分散农户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工作。今年,重点推进五星村、树北村等300户分散农户污水生态化治理工作。目前,相关街道已经通过搜集案例资料、听取农户意见、现场踏勘等方式,因地制宜抓整治,已完成30%的整治进度。
·邰步娟 仇禅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