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2020年12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9/03/10

■ 范明进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治国方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非空穴来风,更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深刻的实践体悟。

梁家河: 坚定“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与当地农民共同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亲身体验了农民的困苦,目睹了农村落后的现实,感受了农民的所想所盼。因此,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打井、打坝、修梯田、修公路、建沼气池、办铁业社……可以说,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沉而浓厚的情谊,这也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不竭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13日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所说,“那时候我离开了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我的心留在那里。那时候我就想,以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雏形正是在最基层的梁家河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中得以萌生。

正 定: 兑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在正定下乡调研时指出:“当年的那种情景,我历历在目。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当县委书记以后,全县200多个村子我都走遍了。”正因为与百姓的距离近了、感情深了,才真正了解了百姓要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才有足够的底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冲破“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实施改革兴县、工业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旅游兴县,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兑现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的第一步,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初步实践,并成效卓著。

宁 德: 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共12万字,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的29篇讲话和文章,每一篇都能看到他满满的为民情怀,在他心里从来没有一刻忘记人民。他谆谆告诫当地干部,“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人民打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心中有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一有时间他就到基层调研,每到一村都要走村入户到老百姓家里实地察看,不知道掀了多少锅盖、掀了多少桌盖、掀了多少铺盖。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才能做到始终关注群众的冷暖安危,才能做到与百姓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群众的冷暖安危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所在,宁德实践丰富并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浙 江: 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

2004年1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发表文章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作为人民公仆的干部要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群众的心。正因为从人民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才有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才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管是贫困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不变的是服务群众,浙江实践进一步完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 央: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此,他走上了引领全党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壮阔征程,并且在多个场合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如,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从偏僻的梁家河走到北京的中南海,留下一串串饱满、温暖的为民足迹,直抵人心的为民情怀在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历经风雨中更加丰满、更加富有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中共泗阳县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