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
宿迁自古英雄辈出,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名将刘世勋、民族英雄杨泗洪、炮兵之父朱瑞等都诞生于这一方热土。刘少奇、陈毅、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浴血奋战。
今天,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宿迁人民传承和光大着英雄情怀和奉献精神:面对犯罪分子,他们大义凛然;面对灾害事故,他们临危不惧;面对患难同胞,他们崇德尚善,在危难之中奉献了人间大爱。全市涌现出奋不顾身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裴昌彩、纵身一跃勇救落水者的退伍军人张森、古黄河畔生命守护神王爱东等一大批见义勇为英雄人物和群体,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见义勇为的正气之歌。
“要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热情讴歌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以他们的崇高精神激励人、鼓舞人,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看到正义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见义勇为精神、关爱见义勇为人员、争当见义勇为英雄的浓厚氛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守明说。
责任担在肩,行动走在先。
——让见义勇为之“路”畅通
强基固本 夯实组织建设根基
2017年4月11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弘强对宿迁出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绩效评估办法》给予充分肯定,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汤楠也在批示中指出:宿迁的做法很好,值得推广。
制度建设划定“方圆”。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组织建设,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工作的意见、工作绩效评估细则、财务审批制度等规范性管理制度,既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更激发了各级见义勇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激情。在基金使用方面,按照“统筹谋划、精打细算、合理开支、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每一分“专款”都用到公益事业的“刀刃”上。
队伍建设选优配强。2016年5月25日,时任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寿亭在市委书记魏国强、市长王天琦的陪同下调研我市见义勇为工作,对我市见义勇为基层组织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就“选优配强专职工作人员、确保见义勇为工作常态化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市级基金会建立起常态工作专班,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门的办公场所;县区级基金会、办公室及各派出所工作站配备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设施,有力推进见义勇为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基层阵地规范有序。“在发现见义勇为线索中,我们采取发展信息员和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使得见义勇为相关信息获取更为畅通、及时。”宿城区幸福路见义勇为工作站负责人、幸福路派出所教导员陈梁说。工作站是推进见义勇为工作的“第一堡垒”,也是实现我市见义勇为表彰工作“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认证、第一时间表彰”目标的前沿哨所。在强化见义勇为工作站建设工作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制定和完善考核、奖惩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督促各工作站建立专门场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全市325个见义勇为工作站工作顺畅开展。同时,做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跟踪服务工作,为他们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单靠一股热情、一个组织难以长久,需要整个社会的合力。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创新工作理念,发动建立驾驶员群体和志愿者队伍参与见义勇为工作,有效推动见义勇为工作的延伸。
针对公交、出租车司机群体机动性强、流动量大、分布广、信息灵等特点,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交公司等部门建立见义勇为工作站,构建起一个以公交车、客运车、出租车驾驶员为主体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探索出警企共筑平安、共扬正气的新路子。如今,见义勇为已经成为每名公交、出租车司机的自觉行动,无论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还是在维护社会治安的最前沿,都有驾驶员见义勇为个人及群体的积极参与。
按照“坚持弘扬中华民族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匡扶社会正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通过组织和协调全市见义勇为志愿者积极宣传见义勇为,主动为见义勇为人员提供力所能及服务的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2016年12月,宿迁市见义勇为文艺宣传志愿者服务队组建成立。截至目前, 500余名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被吸纳为见义勇为服务志愿者,在见义勇为工作中充分发挥宣传员、信息员和服务员的作用。
2017年11月,宿迁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回“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其中也蕴含着全市数以千计的见义勇为人员的激情担当和热血奉献。
英雄行动让城市更文明。
——为见义勇为之人“撑腰”
多措并举 加大奖励抚恤力度
王爱东,黄河水上乐园志愿救援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仅仅9年,他率领的水上救援志愿者队伍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6700余人,成功救起了75条生命,协助破案44起、抓获违法犯罪分子35名,成为江苏首个见义勇为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以王爱东为代表,自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2001年成立以来, 全市共有1306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1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1人被评为“中国骄傲”,2人被授予“全省见义勇为模范”荣誉,5人被评为“全省见义勇为英雄”,7人被评为“中国好人”。他们中有15人英勇牺牲,其中10人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大力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落实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和抚恤待遇。同时,严格按照见义勇为法规办事,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在做好常态表彰奖励的同时,每年元旦、春节前夕,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都代表市委、市政府赴各县区对近年来中央及省市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进行走访慰问。
今年以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共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357名,颁发奖金59.35万元,开展上门送奖慰问活动40余次,为1名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亲属颁发奖金1万元、抚恤金2万元。在做好表彰奖励的基础上,积极为事迹突出者申报荣誉。2017,我市共有7人获得省级荣誉,获表彰人数居全省各市前列。其中,陈志庚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 荣誉称号,曹振昌、仲磊、仲状状、苏卫国、赵成全等5人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孙若宾被评为“江苏省最美见义勇为投递工”。
见义勇为英雄们用最朴实的爱感动了市民,温暖着城市,而这座城市,同样回报他们以关爱。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见义勇为工作,积极营造弘扬社会正气、崇尚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见义勇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14年8月6日,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实施意见》,对见义勇为行为认定和奖励、保障低收入见义勇为者基本生活等问题进行统一部署,举全市之力见义勇为者其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感受到见义勇为的崇高价值。
为了让英雄“流血流汗不流泪”,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坚持人文关怀常态化,建立解难事、办实事、助贫困、献爱心“四位一体”的关爱激励机制。2016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对全市见义勇为低收入家庭进行走访摸排,为11户特困家庭建立档案,并依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权益保护的实施意见》相关规定,提请市政府将见义勇为困难家庭纳入市“十三五”扶贫攻坚计划。
——让见义勇为精神发扬
顺势而为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顺势而为,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见义勇为光荣”的社会风尚。
2016年12月24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全市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沭阳、泗阳、泗洪等县区按照统一时间节点,在人流量较多的区域通过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对见义勇为人员事迹及奖励和保护政策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宿迁各大媒体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当天,正义之歌唱响全城。
这只是我市见义勇为宣传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见义勇为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已成常态。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见义勇为宣传工作,提升见义勇为影响力,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通过公安内网、微信公众号、信息简报等宣传平台,多视角宣传见义勇为英雄,加强交流互动、公开各项工作流程,拉近了与社会各界的距离,提高了社会各界对见义勇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
2017年8月,《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省内主流媒体,赴沭阳集中采访勇斗歹徒的见义勇为英雄陈某某,经媒体报道,西楚英雄再一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7年,我市见义勇为工作先后在国家级媒体报道3次、省级媒体报道12次。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构建全时空、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格局,提高人民群众对见义勇为的认知度,积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引导和激励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和个人为见义勇为事业贡献力量。在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常态宣传基础上,加大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在电视、报纸上推出见义勇为宣传专栏,扩大影响面。
“我们不光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展示见义勇为工作,还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见义勇为事业。”今年4月7日,在三台山梨园内,由50余名文艺宣传志愿者组成的“快闪”队伍在游客中十分抢眼。据活动组织者、市公安局宣传处民警徐媛媛介绍,志愿者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使每次宣传活动都能达到良好效果。
同时,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依托市委宣传部“1+X新闻发布会”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和宣传见义勇为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广场义演、集中慰问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市湖滨新区皂河庙会、宿城区庙会等人流集中契机开展宣传工作,期间每天前来咨询群众近千名。
“这些见义勇为事迹太感人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张大爷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时没事就喜欢到社区图书室看看书,他手中的这本书是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编印的《正气歌》,此次首次入编的各类见义勇为英雄是我市见义勇为群体的代表。该书分别向学校、社区、企业以及各大图书室赠阅,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如今的西楚大地,已经孕育并形成了崇尚见义勇为行为、争做见义勇为者的良好氛围,涌现出的见义勇为人员正在逐年增加,见义勇为行为层出不穷。见义勇为英雄成了这座城市的荣耀,见义勇为精神也成为这座城市一张烫金闪亮的名片。宿迁,正以在全社会开展向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学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提升民族精气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