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史少佳
刚刚过去的7月份,省文明办发布“江苏好人榜”,泗阳陈香光荣上榜。可以说一直以来,泗阳就是一座好人之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多年来,泗阳县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建立选树、宣传、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有效机制,以“好人文化”建设引领道德风尚,“美德泗阳、乐善之城”成为该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定举措 “好人精神”显魅力
在推进“好人文化”建设中,泗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培育弘扬道德模范典型为重点,创新建立文明委牵头、部门参与、基层推选、媒体互动的好人评选机制,把好人选树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并作为“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居”“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评选的加分项目。
制定下发《泗阳县关于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通知》,广泛组织开展“感动泗阳人物” “泗阳县道德模范”“泗阳县美德少年”“泗阳好人”评选等系列活动,“泗阳好人”竞相涌现。泗阳“好人文化”引发“好人效应”,让一个好人变成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变成一城好人。
不断创新好人宣传方式,弘扬好人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先后筹资建设11个标志性的“好人主题公园”“好人馆”“美德善行广场”,在提升城市道德内涵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好人精神”入眼、入脑、入心,引导市民崇德向上;充分发挥“诚信示范街区”“乡贤文化街”“志愿驿站”“善行义举榜”“市民讲坛”“泗水道德讲堂”等美德宣传平台功能,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推选和学习宣传活动;以“你做好事,我送鲜花”的形式,持续开展“鲜花与文明同行”活动,先后为数百名好人送去鲜花,让凡人善举走上电视荧屏;依据“好人”事迹编排的现代大型淮海戏《乡村好人》荣获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戏在全县巡回演出,受众数十万人;长篇报告文学《美德载梦——来自身边好人的报告》记录了56位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放大生活中的真善美。该书荣获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泗阳“好人文化”凝聚道德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增强好人底气、凝聚社会正气。建立“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良性机制,真正让英雄不流泪、好人有好报、模范受尊敬。为此泗阳出台了《泗阳县帮扶礼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办法(试行)》文件,对涌现出来的各级各类“好人”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购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专项资金,对生活困难的各级各类“好人”进行帮扶。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作为节庆日领导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参加新春团拜会、大型音乐会等庆典活动,给予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崇高的社会礼遇。如今,学习、礼遇、关爱“泗阳好人”已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已在全县蔚然成风。
强机制 “好人现象”显力量
60后的学校保安朱士领,面对高速冲向学生的厢式货车,奋不顾身推开学生,自己却倒在血泊中;
70后的小区保安吴品立,捡到100万元现金不动心,主动将巨款交到当地派出所;
80后的最美的哥左臣,发现乘客在出租车上遗落30万元现金时,毫不犹豫归还失主;
90后的在校学生张雅丽,背起身患残疾的同学马昕踏上上学路,一背就是9年……
这些都是泗阳不断涌现出的不同年龄层次的道德模范。
泗阳涌现出的“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和“宿迁好人”,分别用爱心演绎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美德故事,用善举传递着一股股强大无比的道德“正能量”。
近年来,泗阳创新实施社会风尚引领工程,并将其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设“市民讲坛”“泗水道德讲堂”,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美德基因”植入民众心中。
2010年9月17日,泗阳大兴小学保安朱士领在护送学生过马路时,发现一辆刹车失灵的厢式货车高速向学生冲去。朱士领奋不顾身冲上去,将5名学生推开,自己却倒在血泊中。他的壮举感动了全中国,荣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保安员”“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同时,在泗阳,鲜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自2005年以来,泗阳县领导一直以“你做好事,我送鲜花”的形式,先后为数百名见义勇为、孝亲敬老、诚实守信者送上鲜花。“你做好事,我送鲜花”,这既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褒奖和激励,同时也表明了泗阳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鲜明导向。泗阳把“鲜花与文明同行”活动与创建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你做好事、我送鲜花”的形式加以体现,激励了泗阳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开展“鲜花与文明同行”活动,只是泗阳褒奖好人机制的方法之一,该县还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载体,大力弘扬好人事迹,让朱士领、张雅丽等道德典型家喻户晓,营造“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氛围。
在此基础上,泗阳还把培育和选荐好人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先后开展“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宿迁好人”“泗阳好人”等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好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该县专门制定了《帮扶生活困难好人实施办法》帮助扶持机制,对经济困难的好人,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县文明办还通过发放慰问金等方式给予帮扶。泗阳新袁镇学生张雅丽就是受到帮助的好人之一,县消防大队官兵还与张雅丽结对帮扶,让张雅丽安心学习。
实施政策激励机制。对于贡献突出的好人,该县每年邀请他们参加全县春节联欢晚会、春节团拜会,还为参加各级褒奖活动而载誉归来的张洪、朱士领等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给好人以尊贵礼遇。当选宿迁市人大代表的朱士领感激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能上北京领奖,更没想到被选为人大代表。做好人,太值了!”
泗阳“好人现象”可谓显现了巨大的正能量,不仅引领着社会风气好转,也促进了泗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树标杆 “好人群体”显效应
泗阳好人群体的不断壮大,是泗阳实施社会风尚引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的表现。这些好人群体的善行义举在泗阳大地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也为泗阳树立了“大爱泗阳”“诚信泗阳”“孝德泗阳”的美好形象。
树立道德标杆,重在传承好人文化,培育好人典型,引导好人风尚。泗阳非常看重典型引领。主要是教育为先,把“善行基因”植入百万民众心中。近几年,泗阳在实施社会风尚引领工程中,通过开设“市民讲坛”“泗水道德讲堂”,教育民众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用“善行文化”点燃泗阳人崇德向善的激情。
80后“最美的哥”左臣,拾金30万元归还失主,又把县里奖给的万元现金捐给贫困学子;五保老人唐奎之,把国家发给的养老金拿出来铺路修桥;农委职工赵成全,危急时刻纵身一跃救出落水孕妇,自己却沉入了水底……
泗阳还发展了春晖助学、阳光爱心、爱心冬泳等数十个爱心志愿服务总队,数万名注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清洁家园”“关爱孤寡老人”“为贫困儿童圆梦”等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个“好人”,一支支团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美的故事,用爱编织出一道道文明靓丽的风景线,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着民众向上、向善、向美。
让凡人善举走上电视荧屏,报纸版面,让百姓感受到“做好人”的荣光。文艺作品“记”好人。当地作家张荣超,围绕56位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采写长篇报告文学《美德载梦——来自身边好人的报告》,放大生活中的真善美,挖掘好人身上蕴含的朴素价值观滋润读者。在电视台、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好人,常态举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所有这些,如春风化雨浸润着百万泗阳人的心田。
“我就是听着‘好人故事’长大的,‘春晖助学’能够搞的好,与身边好人影响有很大关系。”“中国好人”张矾如是说。
泗阳还建立“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的良性机制,真正让英雄不流泪,让好人有好报,让模范受尊敬。评选表彰好人。泗阳把培育选荐、评选表彰“好人”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每年一次评选表彰“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宿迁好人”“泗阳好人”和“道德模范”。
尊重慰问好人。全县在春节、中秋期间走访慰问身边好人,给身边好人以崇高的社会礼遇。宿迁市人大代表、“中国好人”朱士岭说:“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给我们的荣誉真是太多了,让我们好感动。”
让一个好人变成一群好人,一群好人变成一城好人,不能仅靠好人自身去影响。泗阳动员民众,以独特的方式,宣传好人事迹,弘扬好人美德,放大了好人效应。如今,层出不穷的好人,以自己的道德光芒,照亮了泗阳大地,悄然提振了泗阳人的“精气神”,为高质量推进泗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