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法院”

2020年1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7/03/24


■ 朱来宽


近年来,宿城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以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完善软件管理系统,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司法政务信息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完成了从传统单一管理模式向科学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跨越,有效推动了法院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完善基础配置,打造“智能法院”

2016年6月,随着龙河法庭数字高清科技法庭的投入使用,宿城法院已率先在全市法院系统全面改造升级成数字高清科技法庭。为满足实际审判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庭审录音录像质量,充分发挥科技法庭在提升信息化水平中的作用,按照最高法院关于《高清科技法庭建设规范》要求,宿城法院共改造升级数字高清科技法庭33个。其中院机关20个,派出法庭12个,巡回法庭1个。该系统包括开庭公告、庭审发布、案件排期、庭审直播、庭审点播、庭审管理、统计分析、证据展示、同步录音录像、语音宣布法庭纪律、庭审发布系统等功能;并通过采用高清(1080P)图像实时传输方式使该系统与原有标清科技法庭相比,具有音、视频清晰度高、图像分辨率高、系统反应快、界面友好等优点。

通过庭审三同步系统全面地对法官席、原告席、被告席直至整个庭审环境,进行录音摄像,不仅对庭审资料进行收集保存,还有利用法庭摄像头拍摄存取被告照片,便于信用惩戒,而且还有助于庭审的正常有序进行。

建成后的高清数字法庭支持庭审直播,直播时可以点击放大全屏显示合成画面中任意一小画面。支持点播功能,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点播庭审实况记录文件。点播可观看到的内容包括音视频、笔录、证据资料。还支持多媒体展示证据功能,支持当事人自带电脑举证、网上证据引用、远程证人举证等功能。

此外,数字高清法庭能支持远程审判,可与符合技术标准的外部设备互联互通。异地(庭外)证人可以使用系统进行举证,法官可以控制异地证人的影像是否投影输出,并可在必要的时候对证人的影像作局部遮挡处理,对证人的声音作变音处理。

为方便审判管理、审判监督、庭审观摩,高清数字法庭还有集中管理功能,在法院中心控制室可以管理各个法庭的数字采编设备,监视各个法庭的工作状态。庭外的有关人员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可通过法院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或法院系统专网,查看相关案情的文字、影像资料;查看庭审的当庭实况直播;查看庭审的当庭举证内容;查看相关庭审实况的录像等。

数字高清科技法庭的使用,可客观、全面、清晰记载庭审活动,让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全程监督庭审记录,对参与庭审的所有人员都起到了规范作用。实现了庭审流程 “数字化、高清化、规范化、透明化”的庭审平台,使案件审理更加公开、直观、阳光、高效。

同时,该院还建成数字化审委会议室,改变了过去审委会讨论案件时听办案法官汇报案件、纸质传阅案件材料的方式,变更为电子化材料显示,讨论案件实时同步,为审判委员会工作提供了信息化辅助,进一步提升审委会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标准化水平。

完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该院执行指挥中心已于2014年开始建设,相继搭建完成了部分功能系统,包括有单兵系统、车载系统、执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被执行人信息查控系统、远程电子签章系统、执行信息案件公开系统等。另外,为打造该院信息化建设亮点,2017年将启动建设数字化集控中心平台。即将投入使用的全市法院首个数字化会议室;具备执行指挥中心、执行视频会议中心、“审委会”案件讨论场所、新闻报告发布场所、院党组及中心组学习场所、院庭审直播、观摩、评查场所等。

全面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对审判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换代,网上公文处理、网上文书审批等工作流程全部投入使用。采购先进设备,更换了新一代的执法记录仪,确保机关安保和出外执法执勤时全程录音、录像、拍照。推广应用CA签章系统,完成采购18个CA数字证书、一台彩色文印高速一体机等工作,积极探索利用新审判管理系统及高院的电子签章平台,实现法院诉讼文书及行政文书电子盖章,并通过高速彩色激光打印机对签章后的文书进行打印装订,方便干警开展工作。

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该院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构建面向社会的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大厅设立有舒适的等候区,提供自助电脑、打印机、POS机等功能的便民服务区,公众查询、案件查询触摸屏自助服务区,还投入搭建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设立专门的接访室。


完善信息覆盖,打造“智慧法院”

在全市基层法院中率先开展网上预立案服务。当事人可通过宿城法院阳光司法网、官方网站、微信等进入该院预立案平台进行预立案申请,对申请预立案的,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审查”,确保处理及时、高效,为律师和当事人节约立案时间,减少来回法院次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立案效率。目前该院已通过网上预立案平台收到当事人的网上预约立案申请106件,成功到场办理立案手续82件。 

开通电子送达服务。2015年3月,该院开始通过企信通信息平台送达电子法律文书,当事人起诉、申请再审或申诉依法受理后,由立案法官向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加人送达《电子送达确认书》,并对电子送达的诉讼文书种类和电子送达的效力进行释明,提高送达效率。目前已有328件案件的诉讼文书通过专门诉讼文书电子邮箱送达成功。 

正式启用远程接访平台。实现与市、省及最高法等上级法院的互联互通,涉诉涉法信访的群众可以通过屏幕和话筒与各级法院接访领导“面对面”沟通互动。2015年11月,该院通过远程视频接访平台,与最高院对一起信访案件开展视频接访,从而有效降低了信访人上访的成本,保护信访人的权益。 

大力推进诉讼卷宗数字化建设。2015年10月,该院正式启动诉讼卷宗数字化建设工作,将纸质诉讼档案全部进行电子扫描,把案件各环节的有关文书、资料和主要证据完整、准确、规范地录入电脑,形成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的电子卷宗,并严格按照案件卷宗归档目录保存,为方便当事人查询,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查阅服务打好基础。目前,该院已建立案件电子档案13.3万件,并完成历年全部案件档案数子化。


完善司法公开,打造“阳光法院”

继续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三大平台”工程,充分发挥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在资讯提供、意见搜集和信息反馈方面的作用,提升互动服务效能,并通过平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审判管理、审判监督、纪检监察和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2016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裁判文书6735件,在官方微博直播案件庭审20件,在江苏法院阳光司法网开展庭审直播案件500件。

加强新媒体建设。该院强化政务网、官方微博、微信、户外、室内全彩LED显示屏的应用,完善应用工作机制和应用方案,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及时处理群众意见。2016年以来新浪微博庭审直播20次,发布的微博信息1796条;发布微信260期,更新网站320篇次,并每天利用户外LED显示屏循环播报开庭公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工作信息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宿城法院实现立审分离、审执分离、审监分离以及流程控制权与审判权的分离,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最重要的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极大调动了广大法官法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促进了法官法官思维方式、办案理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

宿城法院和每一位法官,已经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正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学习,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向建设现代化、数字化法院的目标共同奋进,全力谱写人民法院科技强院兴院的新篇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