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明创建托起临港洋北新高度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7/09/26

■ 张晓白  张 弦 

秋来满目皆秀色。

九月的洋北,秋高气爽。走进街头的小游园,老人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脸上挂着笑容。周围,小朋友玩耍嬉戏,不时传来几声稚嫩的笑声,犹如一串串和谐的音符飘荡在园中。

驻足品味,你便会发现,这是一座和谐友善的小镇,因为运河宿迁港建设,不同村居的拆迁居民集中居住到同一小区,却并不影响相互间水乳交融;这也是一座独特而美丽的城镇,现代临港小镇元素中,充满古朴的地域风情。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引领推动下,宿城区洋北镇文明氛围逐渐浓厚,文明意识正在深入人心,这座小镇也愈发宁静优雅、和谐宜居。

文明创建助力民生改善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创建文明城镇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只有把文明落到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上,变成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居民享有更多获得感,才能凝聚群众力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为了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地生根,2016年起,洋北镇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全镇95个自然村庄得到整治,拆除废弃圈舍3000多个,清理乱搭乱建1000多处,完成卫生改厕7500个;投入300余万元,配足配齐环卫设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形成,村庄环境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结合“263”专项行动,关停养殖场14个,改造燃煤锅炉11个,取缔非法小码头6个,清理黑臭水体23处, “河长”制全面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7年以来,洋北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进行升级,续建市政道路2公里,改造镇区道路1.2公里,新建村庄公路6.5公里,为文明交通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近两年,全镇筹集各类资金1500万元,提升改造背街小巷20余条;改造提升居民小区5个;完成各类绿地建设3万平方米;硬化街区1万平方米,惠及群众3万人。

……

一项项便民利民的举措不断由构想变成现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一个个考核硬指标落地落细,变成一个个文明洋北的精彩画面,让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文明风尚涵养小镇力量

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实实在在的创文举措,让洋北镇广大居民深深体会到了文明的美好,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中来,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截至今年8月,全镇有实名注册志愿者326人,每100个居民中,就有一个志愿者,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力量正得到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发展,张庄村、老庄村、涧南村的三支文艺宣传队已由创建之初的3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志愿者们引领着一方文明风尚,为全镇环境卫生、平安建设、未成年人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镇宣传部门牵头,分别在西瓜节等节庆期间,组织开转专题文明创建宣传演出12场,镇村道德讲堂共开展“洋北好人”事迹宣讲活动35场,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

……

随着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城镇服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干净整洁的镇容环境卫生秩序成为常态。

日渐崛起的洋北,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正加快推进,“生态临港小镇”的打造引来各方瞩目,“临港洋北”“特色洋北”“梦里水乡”的品牌更具价值、更富内涵,全镇干部群众信心倍增,形成了对这座城镇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文明创建提升小镇品位

共创临港洋北新未来

在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的过程中,洋北镇把文明建设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实施了一系列提升城镇品位、彰显城镇文明的举措——

以推进现代临港“特色城镇”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各类建设项目20余个,以张庄村和老庄村为“两翼”,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使乡村之静谧与城镇之繁华交相辉映。

以加速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倾力打造“民生”平台,把大数据应用推广到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让数据代替群众的“双腿”奔走,让群众的生活处处闪耀着科技之光。

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底子,构建以杨圩河公园、镇区文化广场公园、张庄村社区公园、老庄村美丽乡村公园为主体的大中小微公园相结合的公园体系,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

聚焦以公平共享为目标的创新型城镇、以生态为特色的临港特色旅游城镇建设,一座文明有序、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城镇正迎面走来,居民的生活品质正得到有效提升。

唯有变革与创新,才能扬起前行的风帆。洋北镇将全力推动文明创建向更高、更广、更深层次发展,努力让临港小镇更加精致、更加靓丽、更加多姿多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