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12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7/01/21


2016年“教育发展十件大事

编者按:

祥猴流连水绿西楚,金鸡蹁跹生态宿迁。总结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

2016年,宿迁市教育工作,以开放的视野、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科学的谋划,坚持全面推进宿迁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快人一拍的速度描绘出现代教育发展蓝图。

2016年,宿迁教育又是一个丰收年,10件大事,可窥全貌。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指明方向;中心城区学校党建“一校一品”,创建党建工作品牌;京东电商学院开启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沭阳县教育信息化走向“云”时代,宿豫区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探索永无止境;全市大力实施暖心工程,众多部门发挥优势,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泗洪县“改薄”助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宿城区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泗阳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大阅读工程”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师生畅游书海丰厚文化底蕴。

2016年,对于宿迁教育是个重要的年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历史的交汇点,“十二五”和“十三五”承上启下,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在路上,勇不懈怠,奋力争先,捧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向人民汇报,接受人民检阅。

上下同欲者胜,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宿迁教育定会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市委市政府召开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2016年7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宿迁市“十二五”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教育工作。市委书记魏国强、市长王天琦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本次会议是在决胜全面小康、教育现代化进入关键阶段,“十三五”起始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今后五年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会议对“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制订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强调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内涵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立健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办更具特色、更高水平、更加公平的人民满意教育。到2020年,总体达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更为完善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会上,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和举措。

我市大力实施暖心工程

今年以来,为保障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学生在校每餐都能吃上热菜热饭,确保冬季住宿温暖,市政府启动实施了惠及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暖心工程”。市政府专门印发文件,明确了“暖心工程”的工作要求和实施标准。由各级财政拿出专项经费1200万元,为全市20万余名住宿中小学生每人免费配备一条保暖垫被,符合国家质量和环保标准。同时,要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按标准配备充足的保温设备和餐具。目前,全市投入2800余万元,添置保温箱217个、保温餐盒30411个、移动保温车756台、保温售饭台598台、暖汤饭桶1149个、保温桶2504个。通过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暖心工程”,切实改善了我市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中小学校寄宿生在校生活条件,有力保障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中心城区学校党建“一校一品”

为精塑党建品牌,引领带动全市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市委教育工委以“书记项目”建设为载体,确定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宿迁开放大学、宿迁市马陵中学等8所重点培育打造的品牌项目及承接学校,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学校党建“一校一品”建设。年初分解细化任务,制订项目书,强化目标引领。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跟踪指导,督促问效,放大党建工作效应,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月交流、季研讨”,定期召开现场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凝聚教育发展的正能量和精气神,推动学校个性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党建专业刊物《党课》《党建文汇》专门刊载,北京市燕山教委党建考察团高度评价,省委教育工委《江苏教育党建网》集中推介,《中国教育报》头版宣传报道,中宣部《党建网》全文转载。  

京东电商学院开启

政校企合作新模式

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挂牌落户宿迁开放大学以来,学校紧紧抓住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北“淘宝村”、京东商城全国客服中心落户宿迁的契机,顺应“互联网+”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新模式,建成1000平米的全国最大的京东校园运营中心及京东校园物流中心。并引入企业的文化、理论、管理,将京东公司的员工培训教程植入课程教学,提升人才培养技能与企业契合度,并按订单培养方式设立“京东”班,2016年招生360多人。同时,还组建“电商培训讲师团”,深入宿豫区关庙镇、沭阳县庙头镇、泗阳县李口镇等乡镇,开展“电商培训下乡”活动,与农民培训学院合作举行6期农村电商培训,培训农村电商1200余人,初步实现了以“一品”做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目标,助推了宿迁电商经济发展。 

发挥部门优势

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2016年以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教育资助方面,全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万人,共1.08亿元,群众扶贫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460万元,3000名考上大学的农村贫困学子获得人均5000元的资助。“挂村包户”方面,通过采取挂村、包户、派第一书记等方式进行分类帮扶,为挂钩村罗圩乡陈长庄村投资31.5万元援建幼儿园、投资10万元购置一台秸杆还田机械。2016年该村集体实现“新八有”,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全部超过500元,如期完成市委下达的年度任务。特殊群体关爱方面,着力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定期开展慰问,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落实学校关爱保护责任。坚持“两为主”原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片区扶贫方面,加大涟沭结合部、泗洪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向上争取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已制订项目规划,正在有序推进。

泗洪县“改薄”

助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

自“全面改薄”工程实施以来,泗洪县对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逐一进行排查,确保建设计划精准,按照“做强城区、做优农村、城乡一体”为建设思路,在用好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县财政足额安排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三位一体”的组织机制,健全“周督查、月通报、季总结”的推进机制,确保学校建成一所、验收一所、达标一所。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61.51亿元,覆盖项目学校87所,完成校舍建筑面积32.86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1.3万平方米。添置生活设施2.4万套、图书87.7万册、数字教育资源2448个GB,课桌凳2.35万套,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3.26万件(套),全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装备大幅提升。在2016年2月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泗洪以《 “三个精准”助推薄弱学校“强筋健骨” 》为题,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在省政府专项督导通报中获得5次表扬。

宿城区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校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为认真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宿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覆盖全区38所中小学及39个教学点。工作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已深入全区学校督导500次,完成督导报告240余份,听课600多节,查阅资料2340余本,接听家长电话135人次,协调解决问题100多个,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督导制度,有效规范办学行为。2016年4月宿城区获得“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荣誉称号。“月月必到校、督导必反馈、问题必整改、投诉必回应”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特色做法在全市推广。 

沭阳县教育信息化

走向“云”时代

沭阳县教育信息化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协调推进,优化了教育供给,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投入7500余万元,建设覆盖全县170余所中小学的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教育局“云中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管理、使用、维护台账,确保其在教育教学中正常使用。借助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建设覆盖各个学科、具有沭阳特色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并进行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推行全县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比赛、“微课”评比、案例征集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成效。

宿豫区建立

“双向交流”机制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宿豫区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城乡互动、优质均衡的原则,统筹各类学校对教师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流动工作。根据各校教师余缺和学科结构需求,组织校际之间教师交流;根据农村优质师资短缺情况,组织城区学校优质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组团式支教;根据城区学校教师紧缺现状,竞争性选拔农村学校教师流入城区学校跟岗式学教;根据民办学校教师紧缺现状,有计划组织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针对村小师资老化现状,组织中心学校教师与村小教师互动、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学段教师流入低学段任教。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有力保障师资流动工作的实效,截至目前,全区共交流教师教干1247人,年平均交流比例为16.8%。

泗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大阅读工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泗阳县教育局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坚持“悦读、海量、全科”的教学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大阅读工程”,引导师生畅游书海,乐享阅读,丰厚文化底蕴。小学阶段通过建构大阅读课程体系,让大阅读和教材教学同步进行,为学生甄选面广、质优的阅读书目和篇目等策略,使学生阅读总量大幅度增大,读写能力增强,积淀文化底蕴;初中阶段通过构建单元整体阅读模式、全科阅读体系、以读促写机制等策略,使师生阅读意识逐渐增强。截止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期阅读量显著提升,小学生达到60万字以上,初中生达到80万字以上,基本形成师生共读,家长助读的良好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