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泗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纪事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泗阳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以群众满意为风向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按照全面小康建设和“民生幸福”工程要求,统筹兼顾,狠抓落实,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亮点一]
人才工作再创佳绩
组织企业到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对接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郑臻荣、东华大学朱利民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莅泗与企业进行产学研洽谈,达成引进协议5人,其中1人入围省“博士计划”面试答辩,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组织人才招聘活动16次,引进企业类本科以上人才525人,1名德国专家来我县技术指导,接收大学生村官22人、“三支一扶”19人。高层次人才引进连续6年每年1名入选省“双创计划”,“六大人才高峰”入选人数、争取资金三县两区排名第一。
[亮点二]
就业服务零距离
以“互联网+”思维,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全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9926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6%,低于3.5%的控制目标;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9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1008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08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4749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3152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1043人。县人力资源市场智能化升级改造,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招聘摊位实现智能化,常态化开展“周五”招聘,举办“初三”大型专场等系列招聘62场,45280人次进场应聘。以“一人一店”电商战略的培育为突破口,深入实施电商创业培训工程。成立电商培训“六大责任主体”,与县委组织部、残联、妇联、农委等相关单位联合举办大学生村官、残疾人、妇女、农产品销售等专题的网络创业培训,累计开展网络创业培训83期,培训6455人,1500人走上电商创业道路。
[亮点三]
社会保险覆盖更广
覆盖城乡的社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分别新增13741人、7829人、15336人、17901人、13913人。社会保障卡持卡53.02万人、公共服务开通率85.29%,金保工程数据集中度100%,职工、居民享受大病保险待遇4446人次82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稳妥实施。社会保险实现“五险”合一征缴,社保网络查询、网上申报、社保卡建设等顺利推进。
[亮点四]
干部人事公开透明
完成86名公务员公开招录、6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7家事业单位通过参公管理审批,组织“公务员大讲堂送教下基层”泗阳行1次。公开招聘事业人员32名、教师147名,“名校优生”引才10名。出台《机关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制度》,圆满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国标工资调整,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注重创新监督方式方法,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通过现场参与抽签、巡视及察看监控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监督,提升考试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人事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亮点五]
养老金发放保障有力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4.44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19亿元,全年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4.95亿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96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保费0.84亿元,为13.48万名符合条件的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金1.86亿元。
[亮点六]
“十五分钟社保服务圈”基本形成
努力实现参保登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经办服务,做好城乡居保便民服务标准化示范建设工作。目前,金融机构“银村通”助农取款业务系统已实现平稳运行,在238个村居中布设“银村通”助农服务点279个,受到当地居民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加强各乡镇(街道)、村级经办人员业务培训,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项目‘零差错’、服务态度‘零投诉’”,让便民服务标准化示范建设取得实效,让服务对象得到方便。
[亮点七]
为劳动者撑起维权“保护伞”
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88户,劳动保障书面审查1013户,联动平台举报投诉录入率、联动平台举报投诉案件按期运行率、在岗专职监察员持证率100%。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建立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5%。协调全县力量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既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被评为“江苏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示范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创建,获评“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示范单位”。构建仲裁机构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互联、互通、互动的工作格局,调处各类劳动争议3046件,挽回经济损失1393万元。
[亮点八]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先人一步
引进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助力企业自主评价。深入评价示范企业,做好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从评价工种范围的确定、自主评价人员的资格审核、考评员的委派、质量督导、外部专家选派、证书核发等环节做好服务工作。全年开展企业自主评价示范企业3家,通过企业自主评价2593人,在全市率先完成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考核指标。
[亮点九]
惠民网络通达群众心
将政策落实作为惠民便民宣传的切入点,“网上泗阳”、“泗阳人社”微信公众平台、“泗阳人才网”作为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络问政办理、信访接待、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窗口”、12333咨询服务热线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各类网络问政处理1222条,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2件,各类平台信息宣传730条,政务信息发布全县第一。多次受到《泗阳网络问政专报》通报表扬和网友发帖称赞。真情服务赢得群众认可,窗口工作人员20人次获评“服务明星”。局机关、就业处、社保中心、农保处等先后获评省市文明单位。
[亮点十]
项目招引给力经济建设
紧密结合我县“六大产业集聚”和工业强县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商招商、以才招商、以项目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符合我县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亿元以上“海大饲料”工业项目1个,项目一期办公楼、主体厂房封顶,各项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全部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税收1000万元。精准定位向上策应,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8亿元,资金争取实现5连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