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淑柳
“木材产业年总销售收入达10亿元,我镇共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10家是属于木材产业。”近日,泗洪县金锁镇党委书记杨召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3个数字开门见山道出该镇支柱产业——木材产业在该镇经济发展中的份量。
“我们不能仅看到它(木材行业)强的一面,也必须面对它弱的一面。”接下来的一番话,是杨召德对该镇木材行业发展的“剖析”。金锁镇木材加工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木材产业已成为该镇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镇拥有各类木材加工厂436家左右,从业人员7000多人,拥有一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劳动力就近就业,居民收入高于周边乡镇;金锁镇木材加工厂虽多,但是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层次低、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该镇多数木材加工企业基本上以个体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为主,不具有企业性质和规模,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市场竞争力(定价、回款方面)不强。该镇木材加工户基本上以加工生产板皮为主,年销售额150万元以下的加工厂居多数,约占全镇木材加工企业的85%,基本上属于买原料卖原料,只挣个倒运差价,产业链拉伸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个产业的完善与提升,仅仅有精准的“剖析”是不够的,还必有对“对症下药”的“妙方”才行。金锁镇党委政府给该镇木材产业“会诊”后,定下了方案——围绕木材加工产业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精心编制木材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木材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扶持规模企业板材产品提档升级。
杨召德说,“首先,还是要坚持招商引资扩充工业总量。”金锁镇聘请专业规划编制机构,突出拉长、做足产业链条,高标准编制该镇木材产业发展规划。该镇组建精干专业招商队伍,着力招引物流、板材深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项目,全年计划招引至少5个木材深加工企业。金锁镇将借鉴江苏邳州木材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成立金锁镇木业协会,不定期组织会员外出考察木材市场,掌握供求信息,从产业层面宣传泗洪木材加工行业,塑造区域品牌,使得金锁镇木材加工产业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进而吸引客商落户兴业。
“其次,外引内培都要抓好。我们还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使其提档升级。”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鼓励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比如说,泗洪宏鹏木业有限公司在原有科技木基础上向OSB生态板升级,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杨召德进一步解释提档升级的重要性,科技木和OSB生态板都是一种合成木材,但OSB生态板相较于科技木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OSB板就是无甲醛释放,更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市场前景更好。金镇还十分注重木材产品的多样化,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主要产品包括中、高档密度板、多层复合板材、木制玩具、实木桌椅靠背、设备木托盘,木制包装箱等,基本形成“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成品”四级产业链。
培育本土企业,要关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在加强供地保障方面,该镇着重在土地资源挖潜、盘活存量上下功夫,一方面督促企业提高建设密度,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腾笼换鸟”工程,整合清理经营不善的企业,把置换出来的土地供应给投资规模更大的龙头企业。在缓解企业资金瓶颈方面,通过政府出面加强银企对接、小企业之间相互联保等形式,争取银行贷款投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积极争取把该镇木材龙头企业纳入全县重点企业名录,争取县级贷款支持。
“第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产业配套提升承载力,不断引导木材企业集聚发展。”金锁镇现有全民创业园和村居全民创业点基础上,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在2016年12月之前,形成以洋青线、梅金路两条木材产业带、5个木材加工集聚区,建设木材产业集聚新高地。
金锁镇工业园区已获批江苏省“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该镇争取相关的省市县优惠扶持政策,努力把该镇木材产业园纳入全县乡镇工业园区总体发展布局规划中,争取政策、资金倾斜扶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八通一平”(即:道路、电力、电讯、有线电视、供水、雨水、污水、供热等“八通”和场地平整)。
此外,该镇将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木材协会的职能,设立协会下设公司,公司建立运营全县板材交易中心的运作模式,及时掌握木材加工业发展的市场信息,促进全镇木材加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加强木材加工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开拓木材加工商品的电子商务之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