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价格部门的根本任务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8/12/29

■ 葛翔宇

近年来,市物价局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构建新型清亲政商关系作为根本任务,在履行定调价、价费管理、价格执法等职能过程中,努力降低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成本、大力开展清费减负,及时查处有关部门乱收费行为,打造宿迁工业用水、用气价格全省最低,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全省最少的良好营商环境。

在要素定价上亲商,努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价格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本。为此,市物价局在行使定价权的时候,牢固树立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着想的理念,创新举措,努力降低生产要素价格,着重抓好两个环节。

以“准许成本+合理收费”为核心,建立水气热动态调整机制。在降低供水价格方面,通过动态调整,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商业用水到户价格分别为每吨2.93元、3.36元,从2014年的全省第2位、第5位下降至现在的全省第10位、第13位。在降低电价方面,从今年4月1日起,连续4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降低8.19分,年可为全市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近3亿。在降低供气价格方面,自2017年9月1日起降低工商服务管道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由3.10元/立方米降至2.83元/立方米,为全省最低,年可为用气企业降低成本约2000万元。在降低供热价格方面,市物价局出台煤热联动办法,现已完成热电公司供热成本监审,正在进行定调价,有望从2019年1月起实现供热价格全省最低。

率先在全省启动水气热大用户合同交易。本着打破行业壁垒和经营垄断、建立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思路,市物价局通过大用户合同交易的方式,实施水、气、热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参与。目前,市县正在同步推进,泰州、淮安等市亦借鉴实施了这一做法。据统计,改革实施以来,市区累计为174家水气热用户企业减负7070.46万元。其中,78家企业用水交易量4478.73万吨、优惠354.93万元;51家企业用气交易量3.68亿立方米、优惠5123.2万元;39家企业用热交易量339.54万吨、优惠1592.33万元。 

在收费管理上亲商,努力为企业清费减负

清费降本决心大。2015年以来,市物价局先后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清理调整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等3份文件,持续推动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工作。敢于向部门利益和垄断利益开刀,促使其让利于企于民。尤其是对一段时间企业意见较大的银行业,督促其清理并公布收费项目,作出规范涉企收费的五项承诺,对4家乱收费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经济处罚。

清费减负幅度大。对工业企业、小微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除外)免征、停征5项政府性基金,缓收、免收20项收费;停收、暂停收取13项收费,取消、免收10项收费。尤其是我市在工业企业建设阶段实现零收费。同时,在全省率先对涉及行政审批前置的38项中介服务收费进行清理、公布,并正在探索“谁设置,谁付费”的机制。

问责力度大。2017年,市物价局组织3个督查组,对各地各部门执行收费政策情况进行大检查。在此基础上,按照我市出台的《宿迁市涉企收费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对不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清费减负政策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市直2个单位11人因执行政策走样被问责。

据统计,目前我市市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有8个部门11项收费,市区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仅有13个部门13项收费,均为全省最少,分别比南通少5项、比连云港市少2项。

在价格改革上亲商,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行业价格垄断,营造公平竞争、惠企利民的良好环境,2016年市物价局在争取省授权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市区垄断性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取消15项、免收8项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垄断性服务收费项目,年可为市区企业减负约2200万元,建立14项管理放开机制,打破了供电、供水、供气等领域的工程垄断,受到了企业与居民的欢迎。改革实施以来,年可为全市企业减负约4700万元。

在市区改革取得经验后,市物价局又积极向县区推广经验做法,沭阳、泗阳、泗洪3县先后由当地县政府出台垄断性服务价格改革文件,实现了我市垄断性服务价格改革的全覆盖。

在利益调整上清商,努力用制度厘清边界

好的政策还需要过硬的作风来推动落实,用制度在利益调整中厘清边界,防范风险。 

建立企业和负担在线监测制度。为及时准确掌握企业费用负担情况,为制定和执行清费减负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依据数字物价平台,市物价局在全市选取99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线监测其费用负担情况,每月汇总分析。从对6个企业抽样分析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市级涉及工业企业行政事业收费实现零收费;环境类中介服务收费占比高,2017年度,6家企业缴纳环境检测费、环评费、评价费、环评技术服务费共7项次37.57万元,占缴费总额36%;本土中介服务主体少,市场垄断明显,42个公司中,有14个为宿迁公司,其余28个市场主体分布在甘肃、南京、苏州、上海、南通等地。

加大收费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力度。从2016年初至今,市物价局先后6次开展涉企收费减免政策落实情况、“谁审批谁付费”行政审批前置性服务收费等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有效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据统计,市物价局立案查处涉企价格违法案件11起,责令退款281万元,收缴罚没款194.4万元。

建立重大价费政策调整集体审议决策等工作机制。建设新型政商关系,既要亲商,又要清廉,这就要求市物价局既要倾心搞好服务,又要坚守政策法纪“红线”和“底线”,通过制度来厘清并规范。为此,市物价局建立重大价费政策调整、价格案件处理集体审议决策制度;建立商品房价格备案等行政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制度;通过数字物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价费情况、平价店建设等加强监管,防范可能的廉政风险。

(作者系市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