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二张“信任票”仍然投给宿迁

2020年1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7/09/15


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2011年1月落户,是继成功引进宿迁第一个日资项目后,苏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2016年,该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4亿元,纳税1090万元,从业人员326人;今年1至5月份,完成总产值640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入库吨位531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7%。

今年7月,二期交直流悬式项目启动。

■本报记者 高云龙


7月,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又出大动作——“砸下”1.42亿元,启动二期交直流悬式项目!

这不仅是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的新突破,也是苏州宿迁两市合作共建产生的新成果。开工仪式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海斌高兴地对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春奇说: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的成功投资是对宿迁投资环境的认可,是第一张信任票。如今投资1.42亿元的二期项目又是一张信任票!

宿迁有何魅力与吸引力,让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及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接连将两张信任票投给宿迁?



南北共建 “苏宿”携手

十一年前,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南北共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宿迁、苏州两地携手,共建的首个也是最成功的项目——苏宿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开启了宿苏两地合作新篇章。

2011年9月,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旗下的苏州电瓷股份有限公司来到宿迁,落户苏宿工业园区。

作为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旗下的骨干企业,苏州电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70多年历史的中国瓷绝缘子研发制造重点骨干企业、出口商品质量信得过企业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遍及全国,远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约占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作为国有控股企业,2011年1月,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南北挂钩的战略部署,按照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致力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致力于做强做大新兴产业、致力于提升产业水准和品牌价值的战略要求,从苏州来到宿迁,成立了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慧民介绍。

这一来,就是大手笔——一期投资2.5亿元,占地247.4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产品包括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用绝缘子、高压架空输电线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高压架空输电线用棒形悬式瓷绝缘子、电站电器用棒形支柱瓷绝缘子等。

“二期项目上马后,公司可年产电站电器支柱绝缘子、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绝缘子及线路柱式绝缘子90万只;高压架空输电线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180万只;高压架空输电线用160KN及以上瓷棒形悬式绝缘子6万只!”鲁慧民自豪地说。


转型升级 高歌猛进


行驶在郊外公路上可以看到,用来支撑输电线路的一个个铁塔上,挂有一串串像草帽样的东西,那是瓷绝缘子。

在变电站以及使用大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等电力设施的场所,电器下方类似柱子一样并带有一个一个伞裙的支柱,那是瓷绝缘子。

在高铁上方悬挂电线的三角支架之间的一个个小圆柱,那也是瓷绝缘子。

......

在宿迁六年,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致力转型升级,事业版图不断扩大。现在,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生产的瓷绝缘子是响当当的行业“明星”、知名品牌,在国家西电东送、特高压电网、京沪高铁等大型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及西门子、ABB等国际著名电器制造商产品中,都有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产品的“身影”。

“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建设是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结构调整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因此,搬迁到宿迁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鲁慧民介绍。

在由苏州工业园区向苏宿工业园区搬迁过程中,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通过采用瓷材料配方优化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部分岗位劳动力需求减少了25%,人均生产率较之前提高了15.4%;同时,产品质量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瓷检合格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企业为此争取到2012年度国家产业振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375万元,不仅填补了宿迁当地产业和技术空白,公司也赢得了新的发展资源。

“该公司上半年还完成了复合绝缘子产品的设备选型、人才培训和产品试生产等事宜,在今年3月份试模成功,争取今年完成复合绝缘子的各类试验。”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转型升级步伐没有停歇,而启动的二期交直流悬式项目正是转型升级推出的一大“拳头产品”。

“该项目将重点攻关及应用多项最新的电瓷工艺技术,突破绿色关键工艺,系统性地减少电瓷制造能耗,力争建成一条产品技术领先、制造手段领先、生产能耗低、具有标准示范作用的瓷绝缘子批量制造绿色生产线。”鲁慧民介绍,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拥有年产64万只交直流圆柱头盘形悬式瓷绝缘子的生产线。

这样的一个绿色高端项目正是“江苏生态大公园”所需要的。

“必将对苏宿工业园区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必将为我市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示范和表率!”难怪,沈海斌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强强联手 共赢未来


2011年1月落户;

2016年,销售收入完成1.4亿元,纳税1090万元,从业人员326人;

今年1至5月份,完成总产值640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入库吨位531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7%。

在宿6年,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一路迅猛发展。

“当初,苏宿工业园区并不是苏州电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首选。”但是,从签约到落户,从建设到生产,从投产到发展壮大,鲁慧民由衷感慨:“选择宿迁是最正确的决定!”

从签约到开工建设,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只用了7个月就完成了注册等手续办理和厂房设计等一系列前期工作。“我们的厂房要求很高,一般来说,两年能实现开工已属高效。”

“我们协调安监、环保、规划等部门现场办公,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方便企业,能简则简、能快则快、能同时则同时。”苏宿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处处长吴春介绍。

苏宿工业园区派出了专门的帮办联络员为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服务。筹备阶段,帮助跑项目立项、环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各项手续;建设阶段,协调打桩定界、场地清理、规划建设、消防审查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作;开工经营,不但积极帮助做好工人招聘、税费奖励、企业融资等“分内”事宜,还提供人才引进、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超值服务。

鲁慧民还记得,企业成立之初,附近没有公交线路直达,几百名工人上下班十分麻烦,还有人就因为交通不便直接打了“退堂鼓”。  挠挠头,他找到了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很快,公交站点设到了企业旁边!

“有求必应”,让鲁慧民深受感动,双方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是,让鲁慧民出乎意料的是,企业正常生产后,苏宿工业园区的帮办人和管委会领导上门次数越来越少!

是对公司有意见?鲁慧民私下打听了一下,答案让他更想不到:为让企业集中精力求发展,园区亲商服务准则特别要求对企业“无事不扰”。好一个“无事不扰”!鲁慧民服了!

现在,苏州电瓷厂(宿迁)有限公司已经将根深深地扎进了西楚大地,300多名员工,90%以上是宿迁本地人,30多名中层干部中,20多名是不折不扣的“宿迁籍”。

“我们计划用几年时间把苏州的加工基地全部整合到宿迁。”鲁慧民表示,“在宿迁各部门尤其是苏宿工业园区的“保驾护航”下,公司将创新工艺、改进技术、加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回馈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