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抗洪先进到救火英雄

2020年12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8/04/21

■ 陶其海 

烟波浩渺的洪泽湖,博大而深远,她,美丽而神奇,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这里曾是彭雪枫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先辈们策马挥刀敌胆寒。而今,在这片热土上,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便是其中的一个,他从20年前的抗洪抢险到20年后奋勇救火,不忘初心,风采依旧,他就是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农电职工——陈龙。

抗洪,他第一个跳入水中

1995年,中学毕业的陈龙,怀揣报国心,穿上国防绿,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在福州部队服役的日子里,陈龙深知打铁须得自身硬的道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练杀敌本领,军事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陈龙也很快从一名列兵提升为副班长、班长等职务。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998年7月中旬,江西九江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九江大堤面临决口的危险。险情就是命令,该部按照上级指示火速前往九江抗洪抢险,陈龙跟随部队一同赶赴九江大堤,在40多天的日子里,陈龙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 

一天凌晨1点多钟,陈龙和战友们正在巡查时,突然看见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这里的房屋和农田就直接被淹没。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陈龙不顾劝阻,抱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水里,抓紧抢险。同行的战友们被陈龙的举止感动,也纷纷跳入水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水里奋战了整整1个多小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完成堵住渗水口的任务。随后赶到的抢险突击队,开来1台挖机,在闸口的水泥板上铺上薄膜,用泥土覆盖,最终确保泄洪沟涵闸安全。

46天抗洪抢险的日子过去了,通过日夜坚守,九江大堤保住了,一场洪灾化险为夷,陈龙壮实的身材一下瘦了5斤多。在灾难面前,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部队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在总结表彰时,陈龙获得了“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等号。

工作,他一直任劳任怨

1998年,陈龙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地方,因为父亲就是一名优秀的老供电员工,经过考试择优录取,陈龙光荣地加入了供电队伍。在工作中,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先后干过抄表工、抢修工、计量员等,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17年7月,公司人员调整,他从营销部调到离家几十里远的园湖供电所工作,他愉快的服从组织上的分配。

哪里有重活哪里就能看到陈龙的身影。2017年8月中旬,泗洪县孙园镇镇区道路改造,路边两侧大量的低压线路需要同步改造。为了不拖镇里的后腿,保证电力施工与城市建设相呼应,12日清晨5点,陈龙等人就赶到施工现场,一干就是26天,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泛出了白色的盐碴。这26天,家住县城的陈龙没有回一次家,他总是白天到现场忙碌,天黑后再去办公室处理工作遗留事宜。

8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无遮无挡的工地上每一寸泥土都散发着热气。登杆操作安全措施未到位、施工工艺不规范、漏装防雷设备、接地环不配套……陈龙一次次的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近乎于苛刻。26天的工期过去了,施工队伍高标准地完成了任务。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杆线,他笑呵呵地对领导说:“怎么样,领导,这回线路整得漂不漂亮。”活像个凯旋的士兵。镇里相关负责人说:“供电部门有你们这样的铁军,工作怎能干不好!行风怎能不第一!我为你们点赞!”

今年2月10日18:05,孙园镇聚福园小区环网柜故障,福园Ⅰ线跳闸,陈龙等5名员工在第一时间赶赴抢修。因小区绿化遮盖通道、故障原因复杂等因素,至20:00,线路仍未送电。天气寒冷,小区居民颇有怨言。面对此情此景,陈龙一边耐心地向居民解释情况,真诚向群众道歉,一边指挥人员加紧抢修。可是有人还是情绪激动,认为他们是在推脱责任。而当看到他们不停忙碌、在大冬天累得满头大汗的身影时,围观人群又渐渐的平息下来。21:25,小区终于送电成功。当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时,不知为何,此时,陈龙的眼眶湿润了。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7点多钟,陈龙的母亲正在县医院住院,爱人几次打电话叫他回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陈龙又是老人唯一的儿子,可是当时,抢修工作非常紧张,陈龙左右为难,在一边听到情况的同事都劝他回去看看,但陈龙想,母亲治病是家里的事,电力抢修是社会大事,考虑再三,他摇了摇头,继续参与抢修,直到工程结束。当陈龙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时,感到心中无比内疚,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母亲见到他十分憔悴的样子,慢声地说道:“龙儿,快回去休息吧,妈妈不怪你。”顿时,陈龙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涮涮地掉了下来,真是“知儿莫过母啊!”

救火,出自本能的奋不顾身

常言道,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龙20年如一日,始终表里如一。

陈龙爱人毛同燕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呢,下雪天,他不仅把自家门前的雪扫了,还把邻居家门前的雪也扫了;平时,谁家没电了,只要喊到,他放下饭碗也要去修好。没办法啊,之前不理解,时间长了,我也习惯啦。”

“这次多亏了这些电工,要不然我这老太婆的家就烧没了,弄得有位电工还烧伤了,真不知怎么感谢才好。”4月3日下午,泗洪县孙园镇张王村村民刘增兰老大娘热泪盈眶地说道。

4月13日,泗洪县见义勇为基金会给陈龙、朱亚东、刘全报三人颁发了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号召全县人民向三名救火英雄学习。泗洪县委宣传部正在为陈龙申报“中国好人”,市县公司领导多次前往医院探视和慰问陈龙。省市公司网站、中国电力报、江南时报、现代快报、宿迁日报、华东能源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了陈龙等人的先进事迹。

宿迁供电公司总经理凌峰说:“三位同志挺身救火的事迹让人感动,这种出自本能的奋不顾身和救火后默默离去的高尚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相助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供电企业员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泗洪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张毅在慰问陈龙时说:“我们要通过对陈龙等人见义勇为的宣传,来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鼓励更多的人做好事、做善事。”

泗洪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倪海航说:“你们英勇救火的先进事迹,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同时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一股积极向上、凝心聚力的氛围,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公司为有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和欣慰。”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67岁的刘增兰,老伴已经过世,儿子和女儿结过婚都住在外地,家中只有老人一人。4月3日下午5时许,刘增兰正在家烧晚饭时突然没电了,急得团团转,她忽然想起供电员工在前段时间发给的服务卡,便照着服务卡上面的号码给园湖供电所拨打了报修电话,她害怕电工找不着她家,就到不远处的路头去等候。然而烧饭的炉火引着了炉边的草,回来时家中已经失火。

没多一会,园湖供电所员工陈龙、朱亚东、刘全报三人来到了刘增兰家,就看到刘增兰从院子里跑出来,慌慌张张地大喊:“救火啊!快来人啊,救火啊!”三名电力抢修员工来不及多问,赶紧将车停在路边进行救火…… 

当过兵的陈龙第一个冲在前面,跑到门口一看,院子里堆满了收购来的废品,失火的是厢房,里面浓烟滚滚火势凶猛,他快速抓起院里的水桶跑到水笼头那里接水,一桶、两桶……当时正刮着六七级的大风,火势凶猛,但经过三人奋不顾身的扑救,经过1个多小时终于将大火扑灭。

火灾消除了,可陈龙的眉毛、头发都烧秃了,面部和膀臂也多处被烧伤。当时朱亚东和刘全报都劝陈龙快到医院看看,消消炎,包扎一下,而陈龙却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轻伤不下火线!”于是三人又快速地将刘增兰家老旧的保安器修好。

没想到的是,由于烧伤较为严重,第二天陈龙就发烧了,在家人和同事的说服下,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三名供电员工既修电器又救火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父老乡亲们茶前饭后的热门话题。

“陈龙调到我们所里任台变区经理以来,经常性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助人为乐,这次修电又救火,是他平时好习惯的集中表现。”园湖所运维班班长陈新兵说。

(陶其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