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核心提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 本报记者 陈军 通讯员 王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泗阳县大力度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措施,努力打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让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创业就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近年来,我县落实各项惠民、利民、便民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就近、就地、高效、便捷服务,促进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充分就业、素质就业。
县人社部门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县对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就业方面:有求职愿望的城乡劳动者享受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所有城乡劳动者可享受免费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县人社局常年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创业培训班、网络创业培训班,可随时报名学习。还可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同时,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可按鉴定级别申请1000元、1500元、2000元不等的职业培训补贴。
作为就业之源,在创业方面,我县也大力鼓励各类创业主体发展。
据了解,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的,可申请2年期额度为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人员财政给予全额贴息。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按带动就业人数不同,申请标准为5000元-20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中的创业者可申请标准为3000元/年共3年的创业场地租金补贴。
城乡劳动者创业的,可申请入驻县电商产业园、众兴镇西康电子商务园、各乡镇、街道创业园等创业载体享受创业孵化服务。城乡创业人员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可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据介绍,目前我县《泗阳县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实施方案》已通过县委常委会讨论,文件正式出台后,外出务工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还可享受购房券、电商创业支持、绿色创业支持、优秀典型奖励等多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全力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县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也是我县全力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一个缩影,该项政策的实施对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记者从人社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我县加大招聘频率,切实帮助各类求职者实现就业。县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做到“周周有招聘、月月有专场”,先后举办了 “2017年‘三进三帮’暨‘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三八架金桥,春风送岗位”、“三进三帮”2017就业创业“春风行动”·现代农业、高校毕业生公益、“三轮车主转岗就业”、“就业扶贫送温暖”等一系列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56场招聘活动,累计2791家次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2431个,32978名求职人员进场应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9296人。
在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方面,年初利用返乡大潮,印制5万份《泗阳县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发放给回乡过节的外出务工人员;春节期间各乡镇(街道)开通至县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免费公交线,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开通了绿色通道;举办“大手拉小手”活动,组织全县留守儿童家长和外出创业人员观摩我县重点企业及城市建设情况,引导其返乡就业。
送培训提技能促就业,突出青年和农民工这两个重点就业群体,我县通过开展、送培训进市场、送培训到乡镇(社区)、送培训到企业“三送”培训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普惠全县劳动者。
根据学员培训愿望和市场岗位需求,县人社局组织各类培训机构开展了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按摩保健等10个专业培训班。针对不同群体的技能水平差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对具备创业条件并有意创业的,重点开展SYB创业培训辅导、对大龄劳动力尤其是下岗妇女开展养老护理、“家门口就业经纪人”等实用技能培训、对熟悉电脑及网络营销的开设网络创业培训班。同时,围绕“2+1+1”产业发展,重点做好企业员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群众的就业质量。
助力劳动者实现多元化创业
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强化载体优环境促创业,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支持各种类型的创业者实现多元化创业。
今年3月,我县出台《泗阳县创业扶持引导资金申报指南》,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创业扶持范围,自3月份以来全县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补贴人员呈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已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补贴461人次223.2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我县还通过提高贷款额度、扩大政策受惠面、强化宣传培训、完善监督制度、完善资金管理、创新担保方式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原来的3-5万元一律提高至10万元,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融资难题;受惠群体在原有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乡妇女创业者基础上,将享受低保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电商创业人员全部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范围,扶持力度更大、扶持范围更广。今年1-10月份,累计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乡妇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6笔1665万元,为203名创业者发放贴息资金77万余元。
从提高全县就业创业总体容量的同时,通过健全载体,努力提升创业服务,助力新创客,今年泗阳县友库青创空间、泗阳县八集乡返乡创业园成功创建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创业基地;泗阳县西康电子商务创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同时扎实开展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村)创建活动,目前21家创建成员单位已通过省厅验收,全力为我县创客们提供最优平台。
此外,为切实提高就业质量,我县还创新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信息化,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并通过重点援助,精准扶贫稳岗位解民忧,将“4050”人员、残疾人员、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列为就业援助重点对象,分别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援助。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适应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求, 健全均等化、专业化、智能化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匹配效率。
对此,县人社部门将增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在公共就业服务队伍方面“专精高效”。加快建立职业指导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员、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专业人员队伍,只有专业化的队伍,才能提供专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对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及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就业服务需求。
同时,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方面“提质增速”。2018年,将围绕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要求,对三庄等6个乡镇基层平台、20个村级平台进行重点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覆盖面;精心组织开展劳动力资源普查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努力实现与教育、公安等部门掌握的毕业生信息、劳动者身份信息等互联共享,大幅度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准确性、实效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