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沭阳为低收入户子女集中发放助学金

2020年1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6/08/19

开展教育精准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本报讯(叶春艳 韩峰 吕涧) 8月18日上午,沭阳县低收入户子女助学金集中发放仪式在县行政中心西辅楼举行。胡建军、卞建军等县领导,各乡镇场(新城、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民政助理、扶贫专干,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受资助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参加了发放仪式。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我县每年约有3.1万个低收入农户的4.7万子女上学在读,这3.1万户占全县低收入农户7.2万户的43%,平均每户要负担1.5个学生的上学费用,每户每年支出约7500元,这对于年均收入不足2万元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目前,国家和省里虽有针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的扶持政策,但覆盖面和资助标准均不足,为切实解决因教致贫的问题,阻断贫穷代际传递,我县决定加大对建档立卡户就学子女的扶持力度,并于今年6月份出台了《沭阳县“十三五”期间低收入农户子女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对缺口进行弥补,以实现全覆盖和基本托底。

根据目前各阶段学校收费的数额以及本着财政基本托底的原则,我县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补助标准不同,从幼儿园到大学均予以扶持。具体扶持标准为:幼儿园1200元/学年·人,小学1600元/学年·人,初中2500元/学年·人,普通高中4000元/学年·人,职业学校5000元/学年·人,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分别一次性给予8000元、5000元的补助,除高等教育外,其他学段基本上能满足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缴费需要,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徐州医科大学。收到录取通知后,母亲先是喜后是忧,高昂的学费让父亲焦头烂额。是县委、县政府教育扶贫政策解了我们家庭的燃眉之急,圆了我的大学梦……”刚从发放仪式上领到八千元助学金的许诺激动地说。许诺一家4口人,母亲身体常年不好,弟弟上小学,全家生活靠父亲一人打零工,经济十分困难。

和许诺一样,在发放仪式现场有36名低收入户子女领到了助学金。今年共扶持低收入农户子女44285人,扶持费用共计8792万元。其他低收入户子女的助学金将通过“一折通”的方式发放到位。

“在全县举办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发放仪式在沭阳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低收入户子女教育的关心关爱,也体现了全县上下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坚强决心。”县委书记胡建军在发放仪式上指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每个家庭的牵挂。对广大低收入家庭来说,加强子女教育是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根本选择,县委、县政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抓住教育扶贫这个突破口,制定了“十三五”期间低收入农户子女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广泛发动,汇聚力量,让教育的大门向更多贫困家庭敞开。

为动员社会力量帮助低收入农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有效缓解“因学致贫”难题,8月16日上午,我县组织全县公职人员开展了扶贫助学捐款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驻县行政中心各相关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集中捐赠仪式。据了解,从8月10日起,县扶贫办、教育局、团县委、总工会、妇联、工商联就共同发起“‘群’众扶贫助学”倡议,通过社会捐助、公益赞助、财政支持等方式,为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提供资助。

胡建军希望,同学们安心学习,立志成才,不负家庭的希望。牢记父母和老师的教诲,树立远大志向,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本领,更加顽强、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以优秀的成绩回馈家庭、回馈社会。各位家长要满怀信心,勤劳致富,挺起生活的脊梁。要相信依靠勤劳双手,定能换来幸福生活,要更加重视子女教育,经常关心子女学习,勤加引导、言传身教,满怀信心地当好家庭的支柱。各乡镇、单位和学校要加大关心,全力支持,担当帮扶的责任。要把帮扶的政策落到实处,热情、主动、及时帮助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千方百计拓宽脱贫致富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各中小学校要与学生面对面,要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给予更加细致周到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激发学习动力,让教育扶贫在成人成才上见到更多实效。

县委副书记、县长卞建军主持会议,并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学校务必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按照胡书记强调的“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要求,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帮助低收入农户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让同学们安心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希望受资助的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刻苦钻研,学好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发放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周铸介绍了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相关情况。部分受资助的学生代表现场领取了助学金;受资助的大学生代表、高中生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