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们是血管线上的“抢险队员”

2020年12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5/05/17

如果说生命是扎根在红色脉络里的一棵树,那么血管就是蜿蜒在人体里的一条条流河,血液就是流淌在河流里的水,而我们血管外科的医生就是人体河流的守护者,是血管线上的“抢险队员”,哪里有险情就为哪里排险,让生命之树常青。

我于1997年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市人民医院工作,自2005年到南京鼓楼医院进修学心血管外科技术,一晃经年,皱纹爬上了我的眼角,岁月蹉跎了我的青春,时光悄然老去,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还有我对血管外科投入的热情。 血管外科是普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种新兴的学科,在国际上兴起30年左右,而在我国快速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血管外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人体除了毛发、指甲、角膜等以外,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盖的范围很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南京鼓楼医院的刘长建主任是我国早期开始研究血管外科的专家之一,为了能够为更多的宿迁地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2005年到2006年期间,我前往南京鼓楼医院跟随刘长建老师学习,近10年以来,我院普外科血管外科技术不断提升,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大量血管病人带来了福音。

记得那是2009年的一天,城区某企业的一名工人在车床作业时,被弹开的刀片切断了大腿股动脉,被紧急送到了我们医院。那天恰巧是我岳父的60岁大寿,我刚到寿宴上坐下就接到了同事的电话,便立即赶回医院。由于失血过多,病人的脸色变得十分的苍白,意识也慢慢地涣散了。在病人生死一线的瞬间,决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犹豫。8小时之内必须要接好病人的大腿股动脉,超过时间,病人就会面临截肢的危险。为了能够保证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们调整好状态,有条不紊的给病人进行血管的连接。大腿动脉接好后,腿保住了,但静脉缺损较多,一般情况下直接结扎掉也是允许的,但术后会出现下肢肿胀、酸痛等不适。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让病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我取患者别处的静脉进行了自体血管移植。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等到手术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了,手术很成功,一直到现在病人身体各方面状况都保持良好。

血管外科的范畴很广泛,其中静脉曲张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皮肤冒出像是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伴有血栓形成则出现硬块结节,红肿疼痛。从事长期站立或负重工作以及肥胖等是发生静脉曲张的诱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60%的人从事长期站立性工作和体力劳动,这说明不活动的站立对下肢静脉造成的损伤严重。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营业员、教师、厨师等人员易患静脉曲张,为了预防静脉曲张,平时可穿戴医用弹性袜,工作前穿上,睡觉时脱去。轻症患者坚持步行锻炼有一定效果,适度锻炼能使下肢静脉回流得以改善,效果良好。

2010年,我们接诊了一位80多岁患者,老人小腿皮肤破溃了很多年,经久不愈,现在破溃处大约有5公分,去了很多医院就诊,可一直没能好转。当他来到我们科室的时候,我们立即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确定他是静脉曲张引起的病症,俗称“老烂腿”。经过精心准备,我们为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病情判断准确,再加上及时手术,以及术后精心护理,患者的伤口慢慢地愈合了,康复效果非常好。静脉曲张应尽早治疗,等到了上面这位老先生的程度,不但治疗起来困难,而且有时效果并不理想。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过程,一旦确认患有静脉曲张,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促使动脉硬化愈发严重,导致了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的明显升高。近年来,血管外科方面的病人正在逐步猛增,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其中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等是常见的疾病。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脑血供的不足,常有头晕、头昏、头痛、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脑梗塞。对于高危患者常规筛查,发现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采用手术剥脱狭窄的动脉内膜或介入下血管扩张支架置入,预防脑梗塞,减少因脑梗塞致残、致死具有极大的意义。我科曾为一名89岁高龄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恢复好,患者当时即感到头脑清晰。在他90岁生日前曾到我科表示感谢。

2008年的时候,我们科室来了一位70多岁的男性病人,这个病人20年前因为左下肢动脉闭塞到上海某医院就诊,受当时的医疗条件的制约,左腿未能挽救,做了截肢手术。现在又出现了有下肢动脉闭塞,右脚已经破溃了,随时面临着再次截肢的危险。我们当机立断,经过研究,拿定了治疗方案,给病人实施股腘动脉搭桥,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一度生命垂危。连着几夜,我和ICU的医护人员一起看护着这位患者,生怕忽略病人的病情变化,在我们的精心治疗照料下,病人终于挺了过来,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作为一名医生,我感觉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下肢深静脉血栓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情,因为一旦血栓脱落,将导致肺动脉栓塞,有猝死的风险,临床上并不罕见,而且,这些猝死多是医患纠纷的热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肿胀明显,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而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的病人,肿胀仅局限在小腿;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两下肢均出现肿胀。血栓如起始于髂-股静脉,则早期即出现大腿肿胀。如起于小腿静脉丛,逐渐延伸至髂-股静脉,则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对于局限于小腿的深静脉血栓采用抗凝、全身溶栓即可起到治疗效果。但对于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肿胀严重,通常保守治疗往往血栓不能完全溶解再通,后期伴有深静脉回流不畅及深静脉瓣膜反流,会发生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皮炎、溃疡,比起静脉曲张造成的老烂腿,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通常1-2年后后遗症发生率在20-4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劳动力。近年来我科采用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直接将溶栓导管插到静脉内与血栓零距离接触,直接将溶栓药作用于血栓,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溶解血栓,消除症状,保护下肢深静脉瓣膜,减少后遗症发生的优点,这也是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好的办法。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会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用一手手术治疗,一手介入治疗,为他们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血管是交织在我们身体里的生命线,每一根血管都充满力量地流动在我们体内,而我们这些血管外科医生就是这些血管线上的守护者。

讲述人:陈军,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脾胰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2015年5月13日 

地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脾胰血管外科)电教室

整理: 赵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