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态好了,宿迁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2020年12月15日 10阅读 来源:宿迁日报 2015/03/30

政(行)风建设· 调查

■ 本报记者 杜之辛  见习记者 张碧晴

置身于“处处闻啼鸟”的城市里,是一种幸福。

天渐渐破晓露出淡青色,在宿迁的很多公园、广场和小区里热闹的“音乐会 ”拉开帷幕。“唧唧、啾啾啾……”鸟儿的欢唱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城市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天蓝、水清、环境美”,树上无鸟鸣,水中无游鱼,没有野生动物的城市是萧条和寂静的。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就是在增强城市的自然活力。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生态宿迁建设,通过植树造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鸟中熊猫”栖息我市

我市四季分明,属于南北物种的过渡地带。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拥有洪泽湖和骆马湖两大淡水湖,动物资源仍较为丰富。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记载,我市几个主要动物类群组成中,有昆虫739种,隶属12目147科;鱼类80种,隶属于10目16科;陆栖野生脊椎动物 336种,隶属于27目80科,包括两栖类1目4科8种;爬行类2目6科14种;鸟类18目58科289种;兽类6目12科25种。在所有动物种类中,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4种,Ⅱ级野生保护动物39种;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129种;“三有”保护动物275种;其他濒危动物49种。

虽然宿迁动物资源很丰富,部分还是野生动物中的“大明星”,但很多市民并不认识。

近年来,在我市多次发现了震旦鸦雀的身影。震旦鸦雀为东亚特有鸟类,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珍稀物种,其形状和蜡嘴鸟相似,嘴形似鹦鹉,头部有一片白色羽毛,尾巴较长。震旦鸦雀属于留鸟,在其分布区内依赖芦苇生存,被称为“鸟中熊猫”。

2013年5月14日,在泗洪县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管护人员发现了一群震旦鸦雀。今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青受我市环保局之邀开展城区鸟类调查。在此次调查中,在骆马湖芦苇丛中专家们意外发现栖息在此的滩涂精灵震旦鸦雀。

此外我市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和大鸨。据市林业局林业站负责人介绍,我市最佳观鸟期在冬季,此时大批的候鸟迁徙经过宿迁,停留在洪泽湖、骆马湖等地。

试建8个招鸟引鸟群落景观

看过雅克·贝汉《迁徙的鸟》的人,都会被成千上万的候鸟长途跋涉而感慨。每年入冬后,我市骆马湖、洪泽湖湿地等近湖林区会迎来一批批过冬的尊贵“客人”……

然而在候鸟离去的日子里依然有很多留鸟与市民朝夕相伴。留鸟是相对于候鸟的一种鸟类,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它们或在小区行道树的枝头悠唱,或在公园里觅食玩耍……

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我经常能看见鸟儿在树间玩耍,宿迁的鸟儿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我市通过植树造林,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重要的食物来源。哪儿的环境好,鸟儿就集中到哪里,选择它们最适合生存的地方。

为了调查市区鸟类基本情况,研究栖息地建设,提升和改善市区鸟类整体的生存繁衍系统,进一步加强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重建,我市环保局邀请相关专家团队历时8个月,分秋、冬、春三季,摸清我市中心城区鸟类基本情况,分析了城市鸟类群落结构及丰富度;明确了中心城区主要保护的鸟种,进而提出城市鸟类栖息地修复的规划。

此外,选取水景公园、古黄河雄壮河湾、千鸟园、印象黄河、楚地文风西岸景区、九鼎公园、湖滨公园、罗曼园等8个公园绿地作为市区首批招鸟引鸟群落景观建设试点, 按照鸟类生活习性建设古黄河沿岸鸟类栖息地,打造鸟语花香的公园绿地景观、市区组团式布局鸟类栖息地。在园内栽植招鸟引鸟的浆果类植物,设置人工鸟巢设施,丰富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为野生动物救助撑起保护伞

去年12月份,小燕子在市民戴女士家的阳台上安家“生儿育女”。为了能和燕子和谐相处,戴女士一家总记着把一扇窗户开着,方便燕子进进出出……

温情脉脉的护鸟举动,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尊崇。一座城市,居民对待小动物的态度,反映了这座城市环境的好坏、文明程度的高低。真正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为坚决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我市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多次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去年2月22日和5月26日,我市多部门对市区花鸟市场、南菜市、楚街等地的野生动物及制品经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给宠物经销店主、古玩店主、野生动物养殖场等相关从业人员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册千余份,动员他们自觉抵制违法贸易行为,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风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宣传推进,去年共救助猫头鹰等野生动物10余只。

我市争取专项资金,建设宿迁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站联合宿豫区林果技术指导站以运河湾森林动物园为依托,争取“绿色江苏”专项资金,建立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改变了以往救助动物无法妥善安置的困境,为全市野生动物救助提供了平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