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晓文 通讯员 孙健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台山森林公园百度搜索指数同比上升227%,移动端搜索指数在全省十大新景区中位列第二位;游客在三台山森林公园地区使用流量达845G,相当于发送了10.56亿条文字微信,1170万条图片微信,78万条视频微信……
自2015年10月1日正式开园以来,三台山森林公园因其婉约多姿的秀美山水、五彩斑斓的花海衲田、蜿蜒起伏的空中廊桥,已迅速蹿升为国内旅游景点中的新“网红”!
现在,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三台山森林公园游客络绎不绝。看到眼前热闹的场景,原嶂山林场场长、林业高级工程师张用宪非常感慨:“三台山森林公园的前身是嶂山林场,过去怎么也想不到,这荒山秃岭,如今变化这么大!”
三台山森林公园所处的市湖滨新区晓店、井头等乡镇属于丘陵山区,七分砂石三分土,历史上经常受到旱灾威胁。1958年,响应政府绿化造林的号召,当地的老百姓用錾子錾、凿子凿,在荒山上营造了万亩林地,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嶂山林场。后因多年砍伐,到1996年建市之初,林场面积缩减了一半多。1997年5月,经省农林厅批准,在原嶂山林场基础上成立省级嶂山森林公园。当年的7月,省级嶂山森林公园正式向游人免费开放。
建立地级宿迁市之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原嶂山林场的绿化建设,在森林保护、公园改造、生态修复、绿化造林、旅游开发等方面不遗余力。
“我现在还能记得,刚建市时的嶂山森林公园初具规模,里面树木很多,树种比较杂。也有一些玩的地方,比如鏊子山、三台山、八仙洞、藏军洞,还有动物园、露天游泳池,但游人并不是很多。”家住宿豫区的徐浩至今还保留了嶂山森林公园不同时期的照片。
随着政府对嶂山森林公园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2001年,嶂山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更名为三台山森林公园,并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基于宿迁北部三台山、骆马湖相比邻这一独特的资源禀赋,提出了打造“大湖林海”景观格局的整体构想,对三台山森林公园实施扩面提质工程,三台山森林公园神奇的蜕变就此拉开序幕。
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程高度重视,按照“最美的生态、永远的时尚”定位,专门成立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5个工作组,定期召开指挥部工作例会。据了解,项目启动以来,共召开方案会审会、指挥部例会、工程推进会、专题会办会等各类会议400余次;工地上高峰时聚集了全市70%工程机械、近2万人力同时作业。
自2014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三台山森林公园扩面提质工程就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速度”。 2015年“五一”核心区基本完成,顺利试开园;“十一”核心区全部完成,正式开园。目前,二期项目及相关配套基本完成,景区已经日渐成熟,实现了园区面积“从小到大”、品牌景点“从少到多”、人气名气“从无到有”的三个根本性变化,并给宿迁这座城市带来了多方位的提升。
“园区面积由原有6.8平方公里增至12.7平方公里,不仅道路、桥梁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园区面积、森林面积更是实现了翻番,新增水面达到过去的9倍之多……”市住建局副局长、三台山森林公园扩面提质工程一线副总指挥梁忠生介绍,公园以最美系列为主体,创新打造了衲田、晒米台等一大批宿迁独有的旅游景点,在三台山这张白纸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还将旅游+的概念融入到方方面面,不断丰富外延和内涵,成为承载旅游、养老、养生、文化等多重内涵的新型综合体。
数据统计显示:三台山森林公园开园短短一年多时间,共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游客全市占比超过十分之一,创市内单个景点游客人数记录; 2015年的“五一”“十一”,2016年的“清明”“五一”,4个假期间分别接待游客13.27万人次、32万人次、13.65万人次和14.6万人次,连续打破单个景点长假和小长假接待游客记录;今年“五一”期间,日接待游客达7.1万人次,不断刷新宿迁单日接待游客记录,客源辐射半径也从300公里延伸到500公里以外,对宿迁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三台山森林公园的“那山那水衲田”成了宿迁对外展示形象的新名片,成为宿迁人引以为傲的新景点,成了外地游客流连忘返的新发现……2015年,三台山森林公园开园当年就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博得海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我每天都要来巡林,三台山森林公园真是脱胎换骨了。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真的就是我心目中的青山绿水!”从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的层峦叠翠,今年78岁的护林员张西树老人见证了三台山森林公园的蜕变,他激动地说,“我经常带着我重孙子来,连小孩都特别喜欢这里,景色美,生态环境特别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