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24.5度到27度之间南北近三百公里狭长地带柑橘冻害严重,枝条出现了大规模机械损伤。”2月18日上午8点,国家柑橘产业首席科学家、华中农大校长邓秀新院士在整理从雪灾一线带回的数据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时的校园依然安静,这所即将度过110周年的高等学府一周后学生才开始返校。
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是邓秀新春节前后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区跋涉数千公里后得到的。2月1日陪同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到武汉市江夏区、湖北咸宁市,2月3日赴湖北秭归县,2月4日到宜昌市夷陵区、当阳市,2月12日至13日与农业部专家组抵达湖南,足迹遍布长沙、衡阳、永州,2月14日至15日桂林指导灾后生产,2月16日给广西果业骨干培训。春节前后的8天时间,邓秀新院士就这样在抗灾第一线奔走了8天。
节前三日:地头的一脚雪泥
2月1日,武汉新一轮大雪来袭。邓秀新院士与傅廷栋院士、园林学院蔬菜专家叶志彪教授等全程陪同了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深入武汉、咸宁等地指导抗灾。孙政才一行先后来到了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江夏柑橘、水产和蔬菜基地,咸宁嘉鱼、咸安油菜和蔬菜基地等。面对灾情,邓秀新向农业部建议,柑橘当前要采取烟熏法、覆盖遮阳网等防止雪后初晴造成的辐射降温,冻后要排滞水、清落叶、防病害、喷叶肥、修枯枝、护伤口。
3日下午,秭归。山坡上,成熟的脐橙在绿叶和残雪中分外鲜艳。邓秀新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心头牵挂的是柑橘的受灾情况。
邓秀新此行是受湖北省农业厅邀请,在宜昌实地指导柑橘抗灾工作。当天上午8时,他们从武汉出发,5个小时后赶到秭归。沿着蜿蜒的山路,海拔不断上升。在430米以下,大雪未对柑橘造成大的影响,当地群众用桌布当薄膜覆盖橘树保暖保墒,受到邓秀新的赞许。看到沿路满树的脐橙,他十分担心。正常情况下,这些橙子应该在12月采摘,他的团队在本地推广的留树保鲜技术已经被果农广泛的采用。在品尝了挂在树上的橙子后,邓秀新说“这场雪像个天然的大冰箱,帮助橙子保鲜,现在吃风味更好。而且,这是国内唯一还在树上的新鲜脐橙,这是最好的卖点。”他建议当地领导和果农,要尽快完成采摘,果实再不下树将变软,无商品价值,现在下树也是为了减轻柑橘树的负担,为今年的挂果做准备。
在郭家坝镇烟灯堡村海拔580米处的一处橘园,橘树大面积卷叶发黄,崔老汉正在给柑橘树刷白。邓秀新鼓励他“受冻后大面积落叶,树保住是没问题的,只是今年产量会减少七八成。这样的老果园可以借机进行品种改换。”
踏着积雪,邓秀新来到海拔730米处的一处橘园。看到树干裂口,他心痛地说“这些树很难保住,这验证了当年的产业规划,600米是种植的安全线。”
返回县城已是下午5时,邓秀新与秭归县干部座谈,提出了不少建议。邓秀新建议,当前秭归县应督促柑农尽快将果实下树,抓住国内唯一挂树鲜橙的特点大力组织销售;作好冻后的喷施叶面肥等各项技术工作。他说,这次雪灾给秭归柑橘产业宏观布局带来了机遇,当地柑橘产业要在“晚”上下工夫,3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要种植晚熟品种,300到500米海拔地区配置晚采品种,500米以上地区适当发展晚销品,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品种改良的任务,实现与赣南脐橙错季销售的目标。他特别提醒当地领导,秭归柑橘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赣南地区有完整成熟的销售系统,秭归要加大市场开发的工作力度,促进柑橘产业的商品化。农业部门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的销售环节上,变被动销售为主动销售。当他与宜昌市负责人交流意见后回到宾馆,已是晚上10时多了。
4日一大早,邓秀新又来到宜昌市夷陵区、当阳市等地勘察灾情。从当阳半月镇凤凰山基地里一脚泥巴出来时,已将近中午一点。中餐后,邓秀新踏上了返回学校的路途,晚上5点半,他要和学校数百名留校的学生一起吃团年饭。5点20分,进入校园后,他特别嘱咐车绕道植物学种植基地,他想顺道看一看出去这两天低温给柑橘等作物的影响。5点40分,学生四食堂,学校党委副书记唐峻介绍:校长邓秀新院士刚从抗灾第一线返回与大家过年”,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节后五天:雪灾后的产业机遇
“果树撕裂后怎样包扎伤口?”“涂抹保护剂后,用农膜包扎较好。”
“柑橘树得了黄龙病(一种对柑橘等果树造成重大影响的病害)要不要砍?”“应该砍。大雪已经把木虱(黄龙病的主要传播体)冻死了95%以上,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更换无病毒种苗,彻底解决黄龙病造成的麻烦。”
在湖南衡阳、永州,广西全州、阳朔等县柑橘生产基地,面对灾区群众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邓秀新院士耐心地解答。2月12日早上,年的味道还在空气中回荡,跟随农业部的专家团,邓秀新又踏上了科学指导灾后重建的路途。这一次,他来到了湖南和广西。每到一处,邓秀新都要详细了解灾情情况,并向农业部长孙政才提出具体柑橘抗灾措施。
在湖南长沙、衡阳和永州等地的柑橘基地,邓秀新发现柑橘枝条冻伤严重。他对当地果农说,柑橘枝条和叶片受损严重,今年减产会比较严重,当前要抓紧对果树已撕裂的伤口及时修整,涂抹保护剂,用农膜等包扎伤口,抢施叶面肥,恢复树势。他特别建议果农,部分冻害严重的树龄过长的果园应借机更换品种,把灾难变为机遇。
在广西咸水林场的柑橘基地、老王家村脐橙基地和阳朔县白沙镇古板村的金桔“三避”技术示范点等地,邓秀新在仔细分析了样本后发现,长期困扰当地柑橘生产的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木虱95%以上冻死,这是当地防治黄龙病的大好机会。邓秀新对当地果农说“这是(防治黄龙病)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建议,要加大对有黄龙病果树的砍伐力度,做好无病毒良繁体系的恢复工作,换用无病毒苗。在16日广西果业骨干培训班上,他又对200余果农骨干和相关政府官员再次表明了要辨证看待雪灾给产业带来影响的观点,他说“抗灾救灾要着眼长远,变不利为有利。某种程度上来说,雪灾带给柑橘产业的是机遇。”
农村仍然浓郁的年的氛围让邓秀新多少有些担心。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建议广大果农说“大家要抓紧时间,有劳动力的要尽快把肥施下去,能够让土壤恢复,提高土温。”直到整理完数据开学校办公会前,他仍然担心着因为过年农民投入的劳动力有限,从而使恢复生产的各项措施效果打折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