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强化“四大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看来,“强化”应该主要是针对高端资源配置。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呈现出新趋势、新特征。而在这方面,德国有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以下是她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9年年会上的演讲。
一段时间以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成为一个重要命题。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强化“四个功能”的新要求,其中明确提出,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所谓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全球化发展中聚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并加以配置。但是,是不是要把所有的要素集聚过来呢?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事实上,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呈现出新趋势、新特征。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正在趁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化发展的契机,将本国经济资源和要素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加强其在高端产业和高端要素资源领域的先发优势,引领全球经济和全球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认识到全球经济融合发展和全球竞争格局演化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加大高端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在我看来,如果说要“强化”,应该主要是针对高端资源配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演讲,我想从德国的经验和做法谈起,从中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始终把企业作为重中之重
德国是当今世界第四、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德国经济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关键在于德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创新,走专业化、技术化、精细化、标准化道路,牢牢把握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引领方面始终保持竞争力。德国众多做法中,有一条可谓是主线:那就是始终把企业作为重中之重,让企业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研发的主体,让企业成为工匠人才培育的主体,从而充分激活这个市场主体的作用。
有人也许会问,德国不是历来重视政府规划的作用吗?的确,德国政府对于工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战略制定十分重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概念。尽管如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德国主要还是以企业担当市场主体,政府只是起到支持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化拓展中,完全按照市场方式进行发展,政府基本不加干预。比如大众汽车、奔驰等,在世界各地都设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而政府更多的是负责研究企业的政策,制定扶持和资助企业发展的计划,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等。
德国以制造业享誉全球,而德国制造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德国强大的创新体系支撑,企业则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德国企业深知持续的竞争力来源于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和新创意。大部分企业每年研发投入的资金基本占当年总研发投入的2/3。这些科研机构及时准确地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消费市场行情反馈回德国,为企业今后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信息,这对于德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整体经济实力的稳定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被誉为德国“工业中的工业”的汽车制造业集中了全德28%的研发人员,而汽车工业1/9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天就有10多项专利产生,每年获得专利3650项,凸现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创新离不开人才。“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德国被认为是最具工匠精神的国家之一,其工匠精神包括了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等六大内涵。而工匠人才的培育,并不是政府一家的事。德国工匠人才辈出,得益于其强大的双元制教育体系。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德国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第一强国的育人法宝。所谓“双元制”,指的是以私人办的企业作为“一元”,国家办的学校作为另“一元”,也就是学生的职业教育由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合作进行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企业广泛参与,并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一般是中学毕业生,约65%的年轻人选择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两到三年的学习期间,企业学习时间约占 60%-70%,学校学习时间约占30%-40%,目的是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注重实践,突出技能培训。这一制度安排为德国企业输送了大量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术过硬且富有一定创造力的熟练工人,为“德国制造”积累了丰富的工匠资源。
让更多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谈到德国经济,大家首先会想到德国大型跨国企业,如大众、西门子、宝马和奔驰等。实际上,德国的经济命脉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百万家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布局在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在德国众多中小型企业中隐藏着一批无名英雄,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隐形冠军”。
由于德国主要的制造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受总量规模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四面出击去从事多元化经营。他们深知要想在行业生产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专有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成为该行业的“高精尖专”状元,这一理念造就了德国随处可见的家族式企业的百年传承和“隐形冠军”企业的灿若星河。
据统计,目前全球3000家“隐形冠军”企业,1/3 以上在德国(1307 家),超过第二名美国(366 家)与第三名日本(220 家)及后面几位的总和。其特点是规模小(年收入小于50亿欧元),但历史悠久(家族企业居多);在某一细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市场份额占全球前三或其所在大陆首位;因不为终端消费者熟知,企业更关注长期利益,人员与经营战略比较稳定。这些数量众多的“隐形冠军”在全球主要市场内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国际化的品牌,尤其是品牌影响力。同时,这些企业具备高效率、国际化程度高的管理团队,管理理念具有持续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不是各自为战,而是一个链条。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协同研发创新,在德国科技创新和转化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比如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拥有化工行业最完善的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和高素质劳动力。58所大学的化工系、24所大学的应用科学系及68所非大学化工研究机构提供化学研究,使德国化工制药业多年来保持研发优势。位于法兰克福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创新驱动的源泉,其业务已遍及研发、咨询、培训、转移、投资、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全产业链领域。著名的孵化成果包括奔驰、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每年完成5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产业园区是“德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它以大学、非大学的科研机构、企业、园区专业管理公司等为主体,通过学生实习、课题研究等形式,研究机构、大学、企业进行良好合作,特点是“产学研”紧密结合、协同创新。
此外,各类商会、协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机构除了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对接、合作,还提供法律、财务等个性化解决方案等服务。同时,还有专门的机构运用系统化的思路对企业或企业产品进行孵化、包装、设计,甚至是协助创新。
上海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
上面,我主要介绍了德国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强健了德国的“经济肌体”,使之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引领方面始终保持竞争力。上海作为中国高端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关键就是要增强全球高端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具体而言,要倡导为高端产业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尤其是要更好发挥政府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作用。
首先是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升城市能级水平。
近几年,“城市能级”是一个热词,也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看来,提升城市能级水平,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关键就是要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的空间布局,在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花费了24年时间推出其世界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计划,因此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上海要提升整个产业能级水平,不能沿袭传统路径,即在产业分立的框架下,通过转移或消灭制造业来促进服务经济。相反,我们要做到“两业都要硬”。
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但不是撒胡椒面。要打破制造业门类齐全、全面发展的格局,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行业,集中发展适合城市特点的先进制造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更多地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发展特点。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智能制造装备更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和动力支撑。为此,上海应摆脱全球商品链中从事低附加值的一般生产加工的路径依赖,走向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生产的价值链的高端,并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向外转移,强化其资源配置与服务功能。特别要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制造业服务化。
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在提升突破。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也是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2019年12月,李强书记在全市服务业大会上强调,“没有服务业大的提升突破,就不可能有城市核心功能大的提升突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服务业生产效率的革命性提升、制造业服务化的融合性态势、城市功能升级的战略性机遇,特别是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要求上海强化“四大功能”,这些都为上海服务业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空间。
其次,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一个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本地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需要企业跨越技术创新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帮助,需要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
德国人见面问候的口头禅是“一切都在秩序中吗?”这一看似刻板的问候语,却体现出德国人对法制和市场秩序的深刻体认。因此,上海的各级政府应该为创新活力最强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实现创新创造条件,完善专业化技术平台与技术基础设施,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投资规模与研发风险,缩短企业高精尖技术创新的时间,激励企业使用相关的技术平台开展各种技术概念设计探索。尽快打破行政主导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赋予人才和创新主体充分的自主权,健全协同创新、转移转化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从政府引导企业着手,共同铸造隐形冠军。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是因为有大量分散在各自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成为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为了促进我国的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工信部于2016年开始培养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可以看作是国家着意培养中国本土化的隐形冠军。上海作为拥有产业高地和科技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发达的城市,更应在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培育隐形冠军方面有更大作为,使其成为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动力之所在,引导整个产业链更趋完善。
培养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隐形冠军,政策着力点是营造更为适合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的政策环境与产业环境。要鼓励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领域更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经营,鼓励企业在经营中重视研发费用投入,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打破行政主导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赋予人才和创新主体充分的自主权,健全协同创新、转移转化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以法制化、市场化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让高端制造业中小企业和跨国大企业一样成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力量。
第四,强化内外协同开放,为企业搭建功能型平台。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根据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上海要成为全球网络中具有全球性协调功能的基本节点城市,必须形成能够承载全球网络经济流动性的功能载体。然后,各种资源(尤其是高端资源)要素在这一载体上大规模密集流动,并通过更高效率的重新组合与配置扩散至全球。因此,上海的开放不能是单向度的,而必须是内外协同开放。
在对内开放方面,上海要融入长三角城市区域发展之中,通过借助于长三角城市区域的广泛全球联系,发挥上海区域核心城市的作用,全力打造全球网络平台及其流量扩展。为此,上海在全球城市建设中,要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扩展联合其周边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一方面充当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又担任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角色,起着协调、整合城市区域资源和强化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以融入全球化网络的重要作用。在发展方针上,要明确城市功能及其产业的错位发展,立足于“高端生产区”及其网络平台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导向。
在对外开放方面,要加强企业全球化。中国市场很大,但是全球市场更大,中国企业要想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化是必要途径。处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上海,要借助中国在国际的优势,树立“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打造好“国际客厅”;进一步加强国际友城交往,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通过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汇聚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在优化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开辟新渠道,让全球优势资源不断汇入上海、集聚上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