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依托企业和产业优势 以大就业带动大扶贫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20/03/13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濉溪县许多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贫困群众因不能及时外出务工,造成持续稳定增收受挫,个别甚至存在返贫风险。

如何帮扶贫困群众稳固脱贫?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濉芜产业园站在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大局的高度,决定依托园区企业和产业优势,以大就业带动大扶贫,既力促贫困群众通过就近就业稳定脱贫,又竭诚服务企业招工用工难题,变园区优势为扶贫优势,吹响了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号角。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管玉星

强化“造血”

着眼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立春以来,面对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和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问题,濉芜产业园主动靠前、精准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扶贫行动,拿出硬核举措将近千个岗位送进广大农村,全面助推园区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同时为开展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濉芜产业园对辖区14家规上企业和32家规下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 园区包保人员在指导企业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及时了解用工需求,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截至3月4日,濉芜产业园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100%,园区各企业春季招聘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受疫情影响,许多以往在外务工的贫困群众,节后而不能及时外出返岗,濉芜产业园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结合园区企业招工需求,借助各镇疫情防控摸排的县外返乡人员台账,通过短信、微信“点对点”精准推送企业招工信息。濉芜产业园工作人员通过主动上门,送岗到户,让部分贫困群众改变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脱贫。

家住濉溪县百善镇徐楼村的贫困群众张莉激动地说:“能在离家不远的园区企业上班,真的特别高兴,因为我可以按月拿工资了。”

拓宽就业扶贫路径,通过强化用工帮扶、开展技能实训、设立扶贫专岗等,濉芜产业园正全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就业扶贫是能‘造血’、管长远的有效举措,贫困群众一旦稳定就业,就实现了脱贫。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濉芜产业园企业发展局负责同志说。

现年34岁的孙小红是刘桥镇孟口村村民,由于公婆体弱多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生活甚是困难,被评为贫困户。现在,她是濉芜产业园内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质检员,每月拿到3000元的工资。她说:“最近,丈夫也没有去外地打工,而是到园区另一家企业应聘上班了,全家日子会越过越好。”

一举两得

企业用工和个人求职“两不误”

濉芜产业园新建企业多、用工需求大,企业为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而犯愁。而一些贫困群众想进园区企业就业,又因知识水平和就业技能不够屡屡碰壁。

针对于此,濉芜产业园组织帮扶企业责任人,对贫困群众及企业用工需求信息进行详细摸底,建立求职贫困群众信息库和重点企业招工用工信息库,实现两个信息库的互联共享。与此同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群众,采取“传帮带”方式开展招聘和实训,将岗位信息传达至众多贫困户,帮扶干部特别安排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参会参训,园区企业当地员工介绍本村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进企业就业,促进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有效对接,力求“一举两得”之效。

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吸纳了4名贫困群众就业,韩村镇的祁海飞就是其中之一。1996年出生的祁海飞,2019年7月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该公司上班。祁海飞的父母因病致贫,家中还有个弟弟在上学,家庭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祁海飞在英科医疗从事生产现场管理,由于吃苦耐劳、工作积极,现在已经担任了班长,管理 PVC一车间58名员工。

“扣除‘五险一金’,拿到手工资有4000多元,一半都留给父母补贴家用。”祁海飞说。英科医疗是上市公司,员工福利待遇有保障,对贫困户家庭成员也特别照顾,感谢园区招引了这么好的企业。

“让本地农民工留在本地企业上班,既破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还解决了本地人员求职难问题,营造了双赢的用工务工环境。”英科医疗人事部经理张培发说,今年春季,企业首批拿出了操作类、技术类、检验类和后勤类四类9个工种278个岗位,大多面向本地群众。

濉芜产业园为全力满足贫困群众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要,及时调整招工宣传策略。首先及时与县人社局对接,在全县发布招工信息。其次从2月中旬起,园区领导带队,深入全县1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镇进行为期一周的就业服务到家门宣传活动,并发放招工宣传单上万份,在各镇和主要村居公告栏张贴及现场派发最新的园区优质企业招工信息。同时,联合各镇高频次、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企业的岗位、月薪、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招工信息,引导求职者在家门口就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问题。

不少群众表示,“这是一个创新,更方便群众在家里找一份工作。”“很好啊,方便那些出不去的,可以选择在家里上班。”

就业扶贫行动不仅得到群众点赞,更是得到了广大企业支持。安徽艾瑞库车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李彦博告诉记者,此举能解决企业招工的困难和贫困群众务工的需求,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适岗安置

普惠贫困弱劳动力就业

“我以前在家种地,两三亩地产量不高,再加上身体不好,没什么收入,只能苦熬着过日子。现在我在车间上班一月就有3000元工资。”安徽北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贫困群众杨毛高说,他每天下午五点半下班,骑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家了,然后再去地里干点活。“这个时间下班,还早得很呢。我们当农民的最需要勤恳。”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随着濉芜产业园就业扶贫的深入开展,部分贫困户通过就业创业实现了脱贫。

濉芜产业园通过召开企业用工服务协调调度会,由园区企业发展促进局牵头,根据每个企业的岗位需求,在企业设置扶贫岗位,对于贫困人员优先上岗,待遇适当优惠。园区着眼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住房、社保等政策支持方面进行完善,促进企业落实“招工稳工”措施,让更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园区企业先期设置就业扶贫岗位100个,目前部分企业已陆续安置贫困群众上岗。随着各镇贫困人口就业需求,园区还将继续为他们提供岗位。

此外,濉芜产业园还招引第三方劳务公司,助推企业招引人才难题。为吸引技术人才入园,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园区通过招才引智方式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工问题。园区各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加强无缝对接,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多措并举帮助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招引技术人才,通过外地技术人才带动本地培训就业,努力填补本地技术力量薄弱的不足。

濉芜产业园管委会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保障企业用工是企业稳增长的前提,尤其是企业设置了扶贫岗位,能更好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园区各企业均在稳步推进稳产达产。下一步,园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和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力促更多企业建成投产,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帮助濉溪县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稳工难”问题,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