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与矿山“水魔”搏斗的人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9/05/08

实践出真知

胡荣杰常年奔波于百米井下,负责设计和实施多项水患超前探查、承压水及陷落柱治理等重点防治水工程,排查隐患并跟踪整改落实。同时致力于研发创新,解决了诸多制约安全生产难题。

他研制的“井下钻孔出水流量精确计量装置”,解决了钻孔快速施工过程中难以及时判断出水层位及精确观测水量难题;发明的“钻孔外壁出水治理”“突水钻孔孔内深部引流孔壁注浆封堵”等装置与工艺,解决了已造成巷道底板大量突水、使用常规孔口直接注浆法无法封堵的疑难钻孔封堵问题。

近年来,胡荣杰参加了安徽省《煤矿安管人员考试题库》《煤矿地测防治水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安徽省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编制工作,2018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国家《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防治水细则释义》修订及编制工作。由他负责并完成了皖北煤电集团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规定、地测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修编工作,主笔修编了《集团公司“十三五”防治水总体规划》。

此外,他还参与了“高水位封闭不良水文长观孔井下治理技术”“煤矿控水安全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五沟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工程优化设计技术研究”等多项技术攻关与科研项目,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以实际行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术业有专攻

在多年的地质防治水工作实践中,胡荣杰深知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很难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因此,他自费购买了《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手册》等一系列书籍,努力向师傅学、书本学、实践学,及时掌握最新的防治水技术。

2014年9月,从北京传来喜讯,皖北煤电集团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获科技部批准组建,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的煤矿安全生产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集团科技工作一大荣誉。

组建申报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编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汇报材料、征求专家意见等,还要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论证会及综合评审会。胡荣杰作为申报团队骨干参加了中心的申报组建工作,在技术专家的带领下,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申报组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及时完成各项工作,胡荣杰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可行性论证与综合评审工作。

岗位可成才

多年的工作经验教会胡荣杰,作为一名一线青年技术人员,工作中绝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要勇于创新和担当,勤于钻研和思考,更要敢说敢干,解决煤矿生产与安全工作中的实际技术难题。

皖北煤电集团所属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丰富,水害类型齐全。每逢矿井出现较大水害隐患时,胡荣杰总是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制定探查治理技术设计并现场跟班处理,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012年,刘桥一矿两处工作面内存在90年代施工的封闭不良导水钻孔,地面已无法封堵,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及资源回收。时任该矿防治水主管的胡荣杰,面对设计留设的超大防水煤柱时,镇定自若。他通过分析钻孔资料、咨询施工人员、查询相关科研成果,拿出了“探查—堵源—验证—评价”治理方案,得到总工程师等矿领导的认可。在治理过程中,他寸步不离,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技术方案调整及安全验证工作。最终避免了工作面改造、跳采、“搬家”等不安全环节,解放压煤7.4万吨。这一方法也获得了皖北煤电集团科技进步奖。

2016年,刘桥一矿一处工作面钻场底板出水,且出水量有增大趋势,时刻威胁着安全生产。此时已调至集团通防地测部的胡荣杰接到水情通知后,紧急赶往井下出水现场,首先组织人员撤离,自己则留在现场观测水情变化、调查水源、分析出水原因、协助布置排水系统,和技术专家一道研究制定注浆治理设计,及时对出水点进行了封堵治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天道酬勤。近年来,胡荣杰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皖北煤电集团科技进步奖4项、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优秀成果3项、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2项,取得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获全国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论文表彰3次。2016年,他还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12月入选安徽省属企业第二批“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