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砥砺前行勇奋进 韶华不负谱新篇

2020年12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20/01/10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回首刚刚走过的2019年,杜集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杜集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六稳”举措,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杜集经济无惧风雨、稳步前行。

三大攻坚战打好打赢

美好杜集迈出新步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杜集区全面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坚决破除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78万元,高标准建成蔬菜大棚6栋、标准化厂房3处。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让脱贫更具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落实“351”和“180”政策,确保贫困户病有所医、病有所助。在全区207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后,持续关注边缘户发展,确保小康成色更足。投入资金853万元,解决徐楼等11个自然村、1.6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真正喝上放心水。

同时,杜集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强力推进“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初步显现。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13个地环治理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治理面积达2400余亩,让矿山采石生态痛点变成环境亮点。并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本领,聚焦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领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放大融资担保效应,累计为76家企业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税融通”贷款、续贷过桥资金3.2亿元。发放“劝耕贷”资金650万元,3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受益。成功获批全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区,任庄、大庄等11个村7700余户群众获评信用户,喜获信用授信金额9800余万元。

产业布局优化升级

实力杜集展现新风采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一年来,杜集区抢抓制造强省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政策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富林环保、紫朔环保等49家企业获批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安徽矿机引进德国焊接生产线,基本实现焊接作业自动化。科雷伯格引进新型硫化设备,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总投资15亿元的口子东山产业园制曲、酿酒车间建成使用。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富林环保等4个项目实现试生产。通域钢构、福本机械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中大电缆、创能光伏玻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负担近1.8亿元。稳步推进去产能,朔里煤矿按时关井,退出产能165万吨。盘活“僵尸企业”8家,清理低效闲置土地300余亩,吸引中清环保、万都工贸等企业成功入驻。

同时,杜集区不断加速壮大现代农业,粮食总产达8.7万吨。新增家庭农场21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9家。两岸农业、假日阳光分别获批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个。完成41个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建成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4家。坚持不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加快生猪产能恢复,高策农业一期项目出栏生猪7300余头,养殖、芦笋种植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2.6%。秸秆综合利用总量达12.76万吨。并深度发展第三产业。全市首家智慧型菜市场—万家汇智慧生活广场投入运营。维也纳国际酒店成功入驻。智汇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成使用,4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全面运营。双楼、任庄获评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省级示范村。成功举办第六届段园葡萄采摘节、第八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暨全域旅游季活动、第三届环南山迷你马拉松等节会。

改革开放走深走实

活力杜集激发新动力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年来,杜集区深化改革轻装上阵,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4个。系统完成开发区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委托代管等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总投资1100万元的政务服务大厅在三区率先投入运行。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稳步推进无校籍管理改革,全面完成41个村(社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任庄、大庄等11个村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效推进全省首家金融法庭建设,审结金融案件1298件,结案标的额7.7亿元。

2019年,该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创该区历年之最。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43家,其中法人企业911户。杜集区还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年”活动。安徽矿机产品首次成功打入欧洲市场。组织卫家健康等6家企业参加广交会、2019上海进博会等展会,中芬矿机成功签约300万美元出口巴西项目。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76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56万美元。

城乡建设建管并重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2019年,杜集区投入资金1900万元,14个污水管网项目建成使用,总长度达13公里。投入资金1600万元,拆除重建南山沟桥等一批水毁工程。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长度93.5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全面完工。完善城乡给排水体系,朔西湖环湖供水管网工程顺利建成。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7994公顷任务。获批各类建设用地34个批次,总面积290公顷。累计实施工矿废弃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复垦项目27个,建设规模220公顷,补充耕地44公顷。全年征收房屋7.5万平方米、土地4500余亩,有力保障朔西湖环湖步道、区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

投入资金355万元建成150个充电桩。投入资金435万元升级改造5个垃圾中转站,城管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全域旅游规划在全市率先出台。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高标准建成朔西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展示馆,让城市内涵明显提升。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同时,民生保障持续加力,投入资金3.4亿元,精准实施23项民生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此外,杜集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治理成效彰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群众拥有更多安全感。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81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1件,挽回经济损失78万元。获批全省司法所建设规范提升工程示范县(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外事、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残疾人、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保密、科协、应急管理、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