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投集团着力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改革,运营质效不断提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活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解困,突围,这些字眼伴随着建投集团一路走来。市建投集团始终在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通讯员 王荣景 记者 杨大庆
顶层设计:
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谋未来
市建投集团是伴随我国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而生的。2008年,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针对国家《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市建投集团作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职能定位为单一的融资平台,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承担起保增长的重要任务。利用政府信用和城市土地等资源,融资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项目,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改变城市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融资平台公司的限制性文件,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这就意味着城投(建投)公司作为传统融资平台职能定位的终结。融资平台公司由于自身不具备造血功能,为“四无”的空心公司,即“无有效经营资产、无稳定现金流、无核心经营业务、无市场化经营收入”,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市建投集团立足“城市运营商”的功能定位,不断向“产业投资商”拓展,出台创新举措,重点解决了向什么方向转的问题、具体怎么转的问题、转型的主导力量问题、转型中如何处理与政府关系的问题等核心问题,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2014年,淮北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预见到了如果融资平台不转型,迟早会出现地方债务风险。为此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出“淮北市建投集团就是要把政府对城市的建设变成有效资产,用有效资产换取建设资金,从而建设更多的城市有效资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为市建投集团改革转型指明了方向,其重点就是把融资平台打造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城市运营商,即把市建投集团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立足于城市整体经营,将企业经营理念运用到城市管理上来,集城市建设运营全过程于一体,推动城市协调有序发展。
科学制定转型方案,解决了具体怎么转的问题。淮北市委、市政府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全市一盘棋”的转型思路,出台了淮北市融资平台公司改革方案。2015年4月,市建投集团开始市场化改革,由原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同时,将市中心湖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临涣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市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公用事业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作为市建投集团一级子公司进行管理。
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对企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解决了转型的主导力量问题。转型以来,市建投集团依靠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来推动改革发展,通过不断强化党的建设,确保改革高效有序推进。
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和管理。党委委员进入董事会、经理层,党委书记任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任总经理。
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实现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成立党委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按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一级子公司设党总支,二级子公司设党支部,支部委员和子公司经营层交叉任职。
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党委会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负责将党建内容写入了集团公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企业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
按照“勇敢接任务、严格抓效益、算好经济账”的工作思路,厘清了与政府的利益边界,解决了转型中如何处理与政府关系的问题。即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城市土地开发、重大项目建设,与政府“亲兄弟明算账”,算好投资效益账。坚持无效益不投资的原则,同时对每个项目建立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管理,奖优罚劣,确保投资收益最大化。
开拓创新:
助力城市快速发展勇担当
积极围绕“城市运营商”的功能定位,从原来的政府性融资平台成功转型为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城市资源综合开发运营商和产业投资商,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注册资本金从改制前的6000万元增长到82.29亿元,增长136.15倍;资产总额从改制前的340亿元增长到1200多亿元,增长2.5倍,迈进“千亿城投公司”行列;净资产从改制前的153亿元增长到500多亿元,增长2.26倍,推动了国有资本不断做优做大,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硕果,这是一场信念与汗水的凝聚,这是一个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开始。建投人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担当、抓住机遇,用艰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在不懈奋斗中体悟幸福真谛!
2019年,以市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俊为首的领导班子就上调企业主体信用评价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组成专职团队,攻坚克难,通过与评级机构密切配合,反复研究论证评级模型,认真梳理评级机构反馈问题,积极宣传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成效,以高效的执行力和工作创新力,于2019年年内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市建投集团由此成为安徽省内第七家、皖北地区第三家获得主体信用等级AA+的地市级城投公司。
市建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成功上调至AA+,不仅打赢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而且全面提升了资本市场的议价能力,大大减少了发行各类债券的销售难度,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每年为我市节省约3亿元财务成本。同时,为我市在国内金融市场创造了更大影响力与话语权。
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城市建设融资平台,淮北市建投集团承担着助力城市转型,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使命重托, 以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为动力,全方位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全方位打通上交所、深交所、发改委、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融资渠道,产品涵盖公司债券、金融租赁、票据发行、项目贷款、理财产品、专项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各个层面。尤其是2015年4月以来,积极创新融资方式,突破融资天花板,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全国第一例债贷组合模式的公司债26亿元,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行安徽省首例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20亿元,通过国家发改委发行淮北市第一支小微企业集合债15亿元,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券。累计筹集资金近700亿元,切实地保障了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及我市棚户区改造、重点工程项目等建设资金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淮北市的转型崛起。
破解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作为地方发展金融服务机构,坚持与国有大中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错位发展,在资本市场中找准定位,深耕本地市场,做活做透本地产业,解决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切实发挥地方金融企业稳定金融大局的作用。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下设典当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商贸公司、基金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解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做大做强担保业务,推出政银担、税融通、公务员助业、市政重点工程款质押、存货质押等组合式担保产品,帮助企业摆脱资产不足融资难困境。
破解城市建设发展融资难题。作为城市建设工程实施主体,坚持做智慧城市运营商,全面参与城市重大工程的建设,牵头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效破解城市建设发展融资难题。其中淮水北调、中湖治理、梧桐中路3个PPP项目成功入选2016年第三批国家PPP示范项目库,成为国内同类型项目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参与淮北市东部新城的建设,负责新城首个综合服务项目——大学城创客驿站,将成为带动新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推进的职教园区、淮北一中东校区和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将实现市教育、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引领作用;参与沱浍河淮北段航道港口工程,为未来淮北的航运发展提供便利;倾力打造的盉街夜市,将成为老城区特色美食聚集区、全时态经营的餐饮休闲娱乐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城与老城协同发展。
转型升级:
融资平台变身城市运营商
坚持把产业扶持基金作为支持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积极发挥产业扶持基金杠杆作用,通过“基金+项目+园区”的方式,全力支持开发园区产业发展。
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已经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标准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市建投集团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引导、放大等杠杆作用,积极吸引和集聚优秀投资企业及其管理团队来淮发展,促进我市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积极发挥产业扶持基金杠杆作用,通过“基金+项目+园区”的方式,全力支持市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投资新建产业孵化加速器项目作为支持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通过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开发园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和入驻企业轻资产运营效率,为我市产业园区“多种产业相融合、配套设施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外地企业来淮投资离不开厂房、设备等重资产,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重资产投入过多,容易造成短贷长投、资金链紧张,严重影响外地企业来淮投资的积极性。市建投集团以建设标准化厂房为抓手,让外地企业来淮投资真正实现轻资产运营、拎包式入驻,有效降低了入驻企业的运营成本。目前,已在我市开发园区投资24.4亿元新建75.1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其中,投资10.96亿元建设52.76万平方米的市开发区新区工业孵化加速器一期、二期项目,于2019年底正式交付给市开发区管委会使用;投资5.6亿元建设22.4万平方米的市开发区新区工业孵化加速器三期项目,投资7.84亿元建设34.96万平方米的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一期、二期项目,投资15.2亿元建设36万平方米的市科创中心项目,投资5.2亿元建设16万平方米的高新区邻里中心项目,投资1.89亿元建设的浓盐水零排放处理项目,投资2.3亿元建设煤化工基础综合管廊一期、二期项目,等等。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市建投集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龙头优势,以投资入股、并购联合等方式,广泛地在科技网络、金融服务、环境保护和战略性产业等领域与社会资本合作,借力优势互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资本投资水平,抓住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先机,与方正集团、科大讯飞合作,介入信息科技行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参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运作,投资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皖北融资中心,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深化与资本市场合作,与风投资本联合进行股权投资。加大实业投资力度,与专业公司合作办实体,促进淮北市工业发展。打造大型高规格、环保、绿色、封闭型石料加工企业;涉足生产运输建筑用及水稳混凝土领域;瞄准国家综合管廊发展时机,参与工程预制件、综合管廊配件的生产研发,提升建筑工程产业化水平。同时挖掘自身智力资源,输出管理团队,从事项目经营、管理等服务,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运营主体,以做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圆梦者、服务者为己任,全面参与城市公共服务的运营管理,围绕市民衣、食、住、行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业务涉综合交通、文体教育、旅游休闲、环保处理、保卫人防等各个层面,较好地保障了城市的整体平稳运行和市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通过打造南湖、绿金湖、碳谷湖景区,整治中心湖带,修复生态环境,提升景观形象,用绿道串联三湖景区,形成城市核心景观区,打造了独特旅游文化产业。通过整治修复淮北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景观形象,以点带面引领了淮北湖链旅游带,创建了淮北市采煤塌陷区治理品牌文化形象。参与市区交通运营服务,开通淮北市首条新能源公交班线,建设出租车监管信息化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智慧泊车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停车资源的全面整合,解决市区停车难。保安公司提供优质安保服务,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积极作用。驾校检测线为学车、检车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参与城市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使淮北的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在企业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组织建设,明确党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建立规范的党委会议制度和议事程序,参与企业的重大问题决策,切实发挥集团公司党委的核心作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从综合行政管理、财务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党的建设等方面,建立科学严密、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坚持党管人才的同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从一般员工到中层管理人员,全部实行市场化聘任,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
发展出题目,改革交答卷。2020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力探索、接续奋进的关键之年。市建投集团将着力做好改革新答卷,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的改革勇气,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把改革推向深入;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扎扎实实推进下去;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乘势而上,凝聚创新发展的最大力量。
下一步,市建投集团将继续坚持“依托政府、市场运作;做强主业、多元经营;整合资源、经营城市”的总体思路,发挥“一体两翼”作用(即融资为主体,金融服务和城市建设为两翼),开展“3456”战略行动:围绕“做透本地市场、做实管理平台、做通资本市场”3大主题,瞄准“国有资本的经营主体、重大城建项目的建设主体、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主体、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主体”4大定位,实施“PPP项目带动战略、金融一体发展战略、改革创新战略、人才强企战略、文化兴企战略”5大战略,打造“城建开发、土地整理、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交通运营、股权投资”6大板块,打造成“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公共服务的提供商、城市运营商和产业投资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