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教育新高地 汇聚发展新动能

2020年12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9/11/26

■ 记者 陈洪

聚焦教育产业,谋合作促发展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参观了口子文化博览园、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项目所在地、“两山”公园、南湖公园、东部新城,领略了淮北的创新之美、协调之美、生态之美。在简短庄重的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美丽的圆梦岛上种下了友谊之树。

一双双交握的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笑脸,意味着共赢的合作开始了,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项目由烈山区政府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和港利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学校选址位于烈山区迎宾大道以北、沱河路以南、烈山卧牛山以东、梧桐路以西,拟用地面积461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幼儿园校舍,小、初、高教学楼、全龄段课外特长培训基地、学生公寓楼、教师公寓楼、食堂、图书馆综合楼、室内运动中心、室外运动场、地下室及其他配套设施。

众所周知,优质教育资源是一座城市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的签约落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在会见签约嘉宾时说,此次三方合作,不仅有助于淮北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且将集聚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东部新城的配套服务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淮北加快高质量转型崛起提供人才支撑。他强调,要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烈山区及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打造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教育高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启远表示,我市将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希望三方信守承诺,严格履行协议,密切协作,携手并进,早日结出合作共赢丰硕果实,共同推动教育兴、事业兴、城市兴,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品牌。

新时代新机遇,招大商引强企

新时代催生新机遇,强合作带来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新布局,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努力构筑开放发展区域新格局,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新空间,赢得发展优势。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项目的顺利落地,与我市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和全市干群的执着努力密不可分。

港利投资集团是著名的房地产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发展理念先进,特别是近年来在淮北投资房产项目后,该公司深切地感受到我市优良的投资环境,一直有在淮投资教育事业的想法。很快,这一想法先后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支持。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烈山区相关负责同志多次率队前往港利投资集团总部,与公司高层深入对接,坦诚沟通,就推动项目尽早签约落地交换意见。项目协商及评审期间,市直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加强工作指导,简化办事程序,在手续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主动为项目落地“铺路搭桥”。市、区各级领导的担当作为、现场办公,最终让客商吃了定心丸,才有了今天实验学校项目的落地。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部部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说,淮北与上海历史渊源深厚,地理位置优越,教育基础良好,加之近年来淮北加快城市转型,政治生态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发展前景广阔,这让我们下定决心在淮长远发展。

港利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万富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把工作精力和重心向学校建设运营聚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学校建设,确保学校如期建成投用,更好助力淮北高质量转型崛起。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福地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签约入驻或开工建设,凝聚的是烈山区全区上下在亲商、爱商、护商中的创新举措和辛勤汗水。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下行、环保压力增大等多重困难叠加背景下,烈山区在坚持招大引强的同时,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烈山区坚持“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能。对已签约大项目实施招落分离改革项目包保机制,各载体单位、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为落地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精细化服务能力,构建了企业只需“联系一人、上门一次、报送一次、只跑一趟”的服务机制,及时快速解决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区落地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代办、帮办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受到招引企业的一致肯定。锂动芯新能源、康美绿筑、中农联·皖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乐源半导体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户烈山。

“我们对项目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烈山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尽职尽责、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将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打造成为安徽乃至长三角区域名校,为淮北高质量转型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