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点燃转型崛起新引擎

2020年12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20/04/10

■ 记者 吴永生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因为招商引资,我市非煤产业占比不断提升,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产业结构,铝基、硅基、碳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形成,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加速集聚,点燃了淮北高质量转型崛起的新引擎。特别是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带领各级各部门聚精会神抓招商、全力以赴推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思想为先抓招商 “生命线”意识深入人心

我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在春节上班后“第一会”上部署招商任务,强调招商重点,传递招商压力,广大干部职工“生命线”意识不断树牢,做好“第一要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高频外出对接项目、洽谈合作,强力推动陶铝新材料、万达广场、完美生物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淮北,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成立十三个市级招商团,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挂帅,带领市直各相关部门积极捕捉信息、全力调度项目、协调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养干部的“主战场”,把招商实绩作为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尺”,引导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招商工作。从市直部门选派10名优秀干部充实到淮北高新区、煤化工基地开展专职招商,各县区、开发区分别组建若干专业招商队伍长期派驻到重点区域挖掘招商资源、跟踪洽谈项目,专业招商能力有效提升。

精准为要引项目 “六加六”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我市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主线,着力引进具有补链延链作用的项目,推动煤炭、电力、纺织服装等六大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推动六大新兴产业逐步集聚集群,产业转型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性突破,彻底打破“除了煤电酒、别的都没有”单一结构的旧格局,构建了“六加六”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如此突出成效得益于始终坚持精准招商不松劲。我市聚焦创新驱动招引高科技项目,先后引进欧励隆12万吨特种炭黑项目、金龙机电、合派电动车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世界一流技术的先进制造企业。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推动陶铝新材料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产业化推广的不断跨越,初步完成发动机活塞、增材制造、特种铸造和汽车轻量化等四大应用主导产业布局,相关生产线正加快建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聚焦战新产业招引关键环节项目。近年来,我市成功引进优耐德引发剂、天成新材料、无卤阻燃剂等碳基项目,引进力幕科技等铝基项目,引进兆纪光电、中煤远大等硅基项目,引进盛美诺、阜邦生物科技等生物基项目,引进希姆斯电梯、通域钢构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及东华软件中小企业云、深醒科技等大数据项目,进一步拉长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聚焦招大引强招引规模项目,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重点突出招引龙头企业特别是工业大项目导向,落地项目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我市持之以恒推进招商引资,全年新签约项目213个,新开工项目219个,协议总投资63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以上,居全省第3名。理士电源安徽总部、美欣达循环经济产业园、合派特种电动车、华状科技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这些规模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极大带动作用。

项目为重优举措 “多元化”招商方式成效明显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各地招商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招商难度日趋加大的大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各县区、开发区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成功率有效提升。

淮北高新区、濉溪县认真分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生物科技、绿色食品等产业分布特点,成立若干产业招商小组,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驻点招商,与金沙河、奇瑞汽车等众多企业取得良好互动。烈山区在金龙机电以商招商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依托康美绿筑、锂动芯新能源等招商引资企业,与南京浦口开发区深度对接产业转移,签约碳纳米管、匠人科技3C配件等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以商招商的成果。杜集区通过安徽矿机、卫家健康等已落户企业牵线搭桥,顺利签约安上科技、创能光伏玻璃等项目。我市各地连续多年举办食博会、石榴文化节、化工产业发展论坛等招商推介活动,众多专家学者及投资商齐聚淮北、共商发展。我市积极参加国际徽商大会、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商贸活动,在交流互动中寻找招商机遇。2019年7月,连续举办上财淮北资本对接会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接会,与中国航发东安发动机公司、上财创投校友会等多家大型央企、民企和基金组织达成合作意向,有望落地一批新项目、好项目。

发展为本强基础 “高快优”营商环境更加彰显

我市始终把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作为提高招商竞争力、聚集优质企业的基本基础,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服务质量更高、办事效率更快、项目承载平台更优,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

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性地集中建设六大服务中心、推行网上政务服务,实施招商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办、涉企服务全程帮办,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行“证照分离”,进一步畅通证件办理绿色通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我市严格落实多层调度机制,组织开展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观摩调度活动,现场点评项目、现场解决问题。十三个市级招商团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了解掌握团内目标任务进度情况,协调破解难题。各县区、开发区开展各类调度活动,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近两年来,市投资促进中心牵头,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等单位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回头看”,对2017年以来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研,针对停产、停建和进度较慢的项目,相关载体单位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

各县区、淮北高新区、煤化工基地紧盯短板不足,认真谋划、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承载功能。同时,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减税降费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活动,在加强金融支持、保障生产要素等方面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果,想方设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