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战“疫”,我们都是战士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20/06/17

查房、看片、会诊……

6月13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房里,身穿白大褂的孙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此刻,他的妻子李丽,也在医院感染科病房里倾心护理着病患。

今年46岁的孙伟,是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44岁的李丽则是感染科的一名资深护士。

当日,回顾在武汉奋战的64个日夜,孙伟目光坚定地说:“我不是英雄。作为医生没有第二个选择,挺身而出是我们的职责。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让我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内心深处的信仰……在抗疫战场,我就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圆满完成援鄂任务。”


■ 记者 徐志勤

实习生 孙一菲

通讯员 张瑛

摄影  记者 梅月


1月26日上午,接到市卫健委通知,安徽省将组建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当院领导将通知发到科主任群里时,时任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的孙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报了名。犹如4年前,他去支援西藏。

2015年8月,安徽省成立首批组团式医疗队援藏,孙伟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藏医生。在西藏的365天,他常思忖:“来西藏干什么?在西藏做什么?离西藏留什么?”离开时,孙伟明白了:这一年,在西藏多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

4年前援藏,穿越生死。1月27日,主动请缨参战的孙伟与5名战友奔赴武汉。

第一个战场是武汉太康医院。太康医院是武汉东西湖区最大的私立医院,新冠病区是应对疫情临时改建的,没有缓冲区、没有隔离带,更没有重症监护室,也没有呼吸机,防护设施极其匮乏。时间就是生命,经过两天培训,孙伟投入了战斗。当时他们接管的是两个重症病区,一个班12小时下来,身体严重透支,头晕眼花、疲惫不堪。面对如此情况,大家相互关心、鼓励,共克难关。为了更好收治病人,国家指挥部决定在武汉协和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成立新的病区,听从组织安排,孙伟和5名队友又转战到第二战场协和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他们当天就组建呼吸9病区,半天就收满新冠病人,患者多数为重症病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呼吸9病区于3月16日全部清零,孙伟再次转战第三战场:武汉肺科医院。在这里,患者基本上是伴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有心衰的、脑梗卧床不起的、有大面积压疮的、还有几经周转来到这里的……3月底,孙伟和战友圆满完成了指挥部交与的任务。援鄂期间,根据淮北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要求,孙伟被市人民医院火线提拔为科室主任。

“在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的特殊性,病人不允许家属陪护,有些病人情绪消极,这就特别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当日,孙伟介绍道。在武汉病房里的每次查房时,他都会紧握着病人的手,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病魔信心。下班后。还会与患者进行微信交流……就这样,他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其中有一位患者还约定:今年来淮北,看看孙伟的家,看看这座温暖的小城和城里善良的人们。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孙伟与妻子用微信互报平安,互相鼓励。每到夜里,直到看到手机微信老公发来:“平安,勿念”的字样,李丽才能入眠。

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一名拥有19年党龄的老党员,坚守淮北抗疫一线是李丽的责任和使命。“我和孙伟都是战士,只不过他的战场在最前方。”尽管双方父母年迈,尽管孩子面临中考,尽管心里担忧与不舍交织,她还是像当年支持他援藏一样,支持他去武汉。那天,看到老公拉着行李箱步履坚定渐行渐远的身影,李丽在儿子的怀抱里泪如雨下。

孙伟在武汉,李丽在感染科,夫妻俩把即将面临中考的儿子托付给了朋友。就这样,一家三口由一个“3”变成了三个“1”。

孙伟去武汉,是瞒着双方老人。疫情期间的一天,心脏已放9个支架的公公突然打电话给李丽说:“孙伟去武汉,这么大的事,为啥不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年龄大了,也不能帮你们做什么了,你叫孙伟一定好好的,我和你妈还等他回来孝顺我们呢!”

4月14日,孙伟历经64个日日夜夜,用奉献播种生命的希望,做好最后的坚守,与同事们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平安凯旋。一家人终于团聚。

15岁的孙瑞岐,小名叫顺顺。今年春节,对于他来说和往日不同。每天爸妈行色匆忙,交谈的话题也离不开新型冠状病毒。那几天,爸爸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妈妈工作的感染科去帮忙,因为发热病例增多,医护人员忙不过来。每天回到家里的父母都是面带疲惫,目光里有焦灼、有担忧,更多的是坚定。父亲驰援武汉,母亲坚守一线,借住在阿姨家的少年一下子长大了。“防疫之战,老爸老妈都是最帅最酷的勇士,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孙瑞岐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爸爸就是我的盖世英雄;我见过最美丽的花朵,就开在老妈流着泪水却仍然微笑的脸上。”

6月初,孙伟家庭当选为安徽省“最美抗疫家庭”。孙伟说:因为“大家”安,“小家”才能定。这次获得全省抗疫最美家庭荣誉,对我们家庭来说是鞭策和激励。我们这个普通的小家只是千万个抗疫家庭中的一个缩影,我们不算英雄,那些牺牲在抗疫战场上的逆行者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背后的故事,更感人至深,我们更应该铭记他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