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邹晨光
摄影 记者 岳建文
十年有多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或许是浪花一朵,或者惊鸿一瞥。但对于一家改制不久的大型药企来说,十年的岁月却见证着孕育、见证着成长、见证着壮大。
十载徐徐奋进,十载励精图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前行的华润金蟾人志存高远、奋发图强,以勤劳和智慧,以创新和执着,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在市场大潮中搏击,在变革求新中超越,谱写了一曲曲气势恢宏的华彩乐章。
时光轮转,沉淀铅华。一组数据见证了她的发展:从2009—2019年,该公司总产值翻了18倍,从1.3亿元发展至2019年的23.7亿元;税收从130万元增长到2亿元。目前,已打造成为安徽省中药研发生产企业的排头兵和国内大型中药生产基地。
“我们要勇当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者”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淮北高新区的安徽华润金蟾药业(以下简称华润金蟾),见到的是处处生机勃发的场景。厂区绿树掩映、道路干净,一辆辆运输车辆来往穿梭、井然有序。
华润金蟾原隶属安徽淮北矿业集团,2009年6月华润三九受让淮北矿业集团全部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正式进入华润序列,并承接华润三九中药抗肿瘤药华蟾素和中药配方颗粒两大核心业务,目前系华润三九最大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8条现代化生产线,具备药材前处理、药材提取,以及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口服饮片等7种剂型的生产能力。其中,华蟾素系列产品研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系国内首创、独家生产。近四十年的临床应用,华蟾素以其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我们在做好华蟾素系列产品的同时,加大配方颗粒的研发生产,做到快速的吸收、快速的培育、快速的发展,获得了市场认可。”华润金蟾总经理张箭告诉记者。做为华润三九旗下最大的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公司一直把“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者”为目标。为提高配方颗粒产量,公司通过对品种分析、工艺改进、设备技改等多种举措优化排产,打造柔性生产管理。2019年配方颗粒提取物产量达到1848吨, 全年制粒量突破1000吨,较2018年实现了产能翻番,年经营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保证了配方颗粒市场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该公司2017年获批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单位,完成了向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300个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任务。
“今年,我们将启动配方颗粒三期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中药配方颗粒提取物干粉1100吨。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1858.41万元,预计计算期年均利润总额为4907.4万元。”张箭说。
“在安全与质量面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台是我们刚刚上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GC-MSMS,通过先进的仪器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我们产品检测的精准度,提升产品质量。”在华润金蟾精密仪器实验室内,90后大型仪器组助理工程师朱启耀正在紧张忙碌细致地进行着产品检测。“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作为制药企业,安全与质量大过一切。”张箭告诉记者,“在安全与质量面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近年来,华润金蟾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现场QA监控管理标准化,规范车间操作,强化人员GMP意识,使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上台阶。同时,加强质量风险管控,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
“你好,参观前请您先穿上防护服。”行走在华润金蟾的检测、研发等办公区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帮助下,记者按照规定事前做好了消毒防护工作。近年来,华润金蟾不断加强精益管理工作。推进5S管理,培养员工按章操作,依规办事的意识。通过车间标准化管理,使职责清晰明确,流程完整高效,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可视化管理。
目前,金蟾公司已完成上线ERP、中药溯源系统、MES、LIMS等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在建成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上,将通过新技术赋能,做到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生产成本可视可控,从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该公司先后建立了5个国家级、省级研究中心,承担了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荣获了10余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20余项产品获得科技奖项,申请发明专利50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件。
围绕华蟾素的原料基地建设、物质基础、标准提升、作用机理、药效药理及临床研究等全产业链研究,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余个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资助,累计获得政府资金4000余万元。
“在华润金蟾,一切皆有可能。”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对于一家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民生”就是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一点,已在华润金蟾工作了8年的公司团支部副书记王婷深有感触。“我是2012年来到公司上班,那时候单位安排我做接待解说工作。”拿到解说词的王婷有些吃惊,因为上面写到“预计到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0亿元”。“我当时觉得有些虚无缥缈,那时候销售收入才3亿左右,怎么可能达到20亿啊。”王婷坦言道。
时间是最好的计准仪。经过历年发展,王婷当年认为的“虚无缥缈”现都已变为现实。“我现在华润金蟾感觉特别有归属感,因为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未来的百亿目标也必将指日可待。”王婷笑着说。
近年来,华润金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华润金蟾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改善生产环境和员工福利待遇,提升员工幸福感,在2018—2019不到两年的时间,员工薪酬累计增加了15%。
同时,坚持担负社会责任,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先后获得“超卓环保安全健康奖”、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面对疫情,该公司按照华润三九国药事业部要求安排了11个防疫相关品种的生产,公司研发团队配合销售部门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发院内制剂“益气清瘟颗粒”,迅速投入生产并捐赠一万余副。
截至3月30日,公司共生产了42个防疫品种的提取物,出粉105.8吨;完成防疫订单合计50个品种、247批次,总量31万瓶、1345万袋。圆满完成了国药事业部下达的生产任务。
此外,公司还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加紧完成一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截至目前,已生产口罩40万个。
“在淮北这片热土,我们大有作为。”
“淮北市委市政府对我们企业的支持和服务是一流的,经常组织相关部门、专家上门解决问题,这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张箭告诉记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仓储方面的问题,淮北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协调解决,破解了企业的发展难题。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淮北协调相关电信运营商,开设专门5G基站,促进企业以配方颗粒项目三期为依托,打造国内首个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
“今年年初,淮北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赴深圳华润三九总部考察交流,共定发展方向、共商发展策略。”张箭告诉记者,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淮北上下对美好未来的畅想和追求,有这种精神在,一切都会实现,取得成就会更加辉煌。
“未来,我们将按照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发展思路,对准生物基产业定位,坚持‘1核、2轴、3新、4化’的企业发展愿景,推动深化组织变革,推行精益管理,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及加快智能制造步伐,进一步完善基础管理工作体系,保证战略目标落地。”张箭表示,华润金蟾继续秉承关爱大众健康,履行社会责任价值理念,做良心药、放心药。持续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在平台建设、新药研发、智能制造、绿色精益等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担当新使命、谋求新突破、力求新作为。全体金蟾人将以饱满的热情,不负韶华,再创辉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