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朱成凌
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9月,前身是淮北矿业集团机关小学。2019年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实施一校两部办学模式,两部均位于市区中心,总占地面积17807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578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内涵深厚,具有治学严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办学传统。
学校现有61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多名,130多名教职工。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特级教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星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教坛新星、名师骨干、教学能手15人,市最美教师7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学校秉承“儒文化、和教育、乐成长”办学理念,为学生培根铸魂,以高品质的教学质量与优异的师资力量,助力孩子的成长。三实小办学特色鲜明、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示范校”“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校”“淮北市文明单位标兵”“淮北市十佳美好校园”等荣誉称号。
62年来,学校艰苦创业,砥砺前行,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与淮矿共同成长。在推进淮北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书香相城、人文淮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得到淮北市民的广泛认可。
步入市第三实验小学,可以看到南侧的崇德楼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和这幢楼一同建设的,还有“三实小”人的诚信。该校的师生员工,正在齐心协力地建设着一座无形而又内化于心的“诚信”大厦,用各自的实际行动,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助力学校的早日腾飞。
教师兼职“ 医生”
诚信教师叶琳,除了完成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和临时接替班主任外,自2015年,便主动担任校园“白衣天使”。清晨,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穿上白大褂,在校园里巡视,唯恐学生有点磕磕碰碰。全校3000多名学生,课间楼梯上、走廊间、厕所旁和操场里,到处都是孩子,下课铃声一响,叶老师就得要转岗成为“叶医生”,同学们只要到医务室门口,总能看见她亲切的笑容。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慢点跑,注意安全!” ,学生们常常亲切地向叶老师问候:“叶医生好!”
叶老师的爱人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叶老师每天关注抗疫信息,还让爱人用手机拍摄防护小视频,她在家学习相关防护知识,提前备战返校复学模拟演练,指导孩子们如何做到有效防护,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撑起一片绿色健康的校园。安全防护教育成为她每天必不可少的叮咛:每天的健康问候、督促体温打卡、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休闲、健身和娱乐,成了她的日课。她还常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抗疫知识,融洽亲子关系。她成了家长最知心的朋友,学生最亲密的伙伴。大家都说她是“与家长离得近,是暖心有爱的老师”。
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叶老师一直秉持“俯下身子”教书的理念。她说:“俯下身子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才能更好地倾听学生的意见,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课堂上,她大胆鼓励孩子质疑,让孩子的思维在质疑和交流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有孩子质疑老师的解题方法,她总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并让全班同学共同探讨交流,并给予肯定。如果孩子的解题方法正确,则用这位同学的名字命名这种解法,让孩子充满成就感,学习劲头更足;如果孩子的解题方法不正确,老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懂题目外,更重要的是肯定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学贵有疑,疑则有进”是叶老师经常挂在嘴边鼓励学生的话。同事们都戏谑地说:“不用学生姓名命名解题法的医生,不是好老师。”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很多孩子向她申请参与班级管理,她大胆听取学生意见,致力于班级管理的变革,“我是班级小主人”“谁是最棒小组长”等一系列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调动孩子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虽然她更忙了,但是班级却更团结、更有活力了。
一场特殊的“考试”
六(6)班的祁志同同学是一个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孩子,曾在年度评比中,荣获“勤劳善良好少年”称号。
祁志同同学曾经历了一场文化课考试之后的“诚信考试”。有一次考试不理想,老师发下试卷后,小志同怀着紧张的心情看着试卷的分数,分数不近人意,当时,他好奇地合计了一下分数,发现老师多批给了一分,非常巧妙的是,这一分扣过后,就不及格了,真是产生“质变”的一分啊!思来想去,心理经过了多场“战斗”之后,最终,祁志同同学还是决定找到老师,把这一分扣掉了。虽然,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及格,他却分明又考了个满分——得分为分值100分的“诚信考试”。
校外的“一堂课”
三实小的李妙蕊家长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星期六的晚上,我想让孩子体验体验生活,于是,便带着李妙蕊一起去国购小区门口摆地摊。李妙蕊把毯子铺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小时候看过不用的绘本书摆在毯子上,虽然看得人多买得人少,但是,李妙蕊也非常积极地向小朋友推荐书本。这时候,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过来看我们的书,而且,非常中意其中的一本,于是,问李妙蕊多少钱一本。李妙蕊说:“阿姨,这都是我看过的书,给钱就卖,多少钱都可以。”那位妈妈笑着说:“给你5元钱,可以吗?”李妙蕊开心地接过钱,突然抬头对我说;“不对,妈妈,这是10块钱,阿姨可能因为天黑把钱给错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李妙蕊就跑过去追到了那个小朋友的妈妈,把钱还给了人家,等她回来,故意问她:“为什么要还给人家?自己留着买东西多好!”孩子说;“妈妈,不论做人,还是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女儿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堂诚信教育课。
班级里的“马大姐”
五(2)班的马瑞同学,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对事负责。2019年9月份转到该校至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这个同学在班级生活中乐于助人,哪个同学忘记带本子或笔了,她总乐呵呵地递过去,告诉她别着急;发现哪位同学闷闷不乐,她会慢慢地走过去,一句玩笑话把同学逗乐,从而解开心中的小疙瘩。平时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努力解决,兑现诺言。
一次,小马瑞答应借给同学一本课外书,回家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家人劝她给同学说找不到了,她却怎么也不答应,硬缠着妈妈到书店买了一本一样的。同学拿到这本书说,马瑞这本书好新哟,好像没被翻过一样,马瑞笑了笑没做声。
诚信守信,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三实小的师生用行动证明了诚实守信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与优异的成绩一样重要。
收获“和教育”成果
结合诚信教育,围绕儒润校园品牌学校的“和教育”理念,三实小加强教学教研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优质课、教育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教研成果,有力助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完善校本教材,为“和教育”增砖添瓦。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校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健全品格,培养习惯,增强能力。该校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杨育慧老师编写了《诗画欣赏》;袁媛老师编写了《数学游戏》;刘斗斗老师和唐津晶老师编辑了视频教材《跟我练书法》,各学科都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以课题为抓手,发挥“和教育”科研。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学校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选取教学中有价值问题,通过课题立项,调查研究,开展实验,科学论证,最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推动课堂教学发展,是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三实小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近三年,全校教育教研课题的成果有7个市级课题立项,2个省级课题立项,3个市级课题结题,1个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落实教师各项比赛,收获“和教育”成果。认真落实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成果喜人。优质课评比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优质课评比获奖情况,是衡量各级教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经过学校层层选拔、精心辅导,选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选,取得骄人成绩,道德与法治、科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的教师都分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课奖,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所有学科在“和教育”理念下齐头并进,全面开花。在教育科研论文、信息化教学、电教教学等比赛中,该校教师更是获奖无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成就,促成了市第三实验小学无不彰显杰出的时代风范。如今的三实小,正精心构建诚信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努力办成师生舒心、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并且承载着新的希望,驾驭着新的机遇,勇攀高峰,迈向新的辉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