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洪
走进淮北煤化工基地,站在高点俯瞰,映入眼帘的是规划完备的标准化厂房、高高耸立的工业设备和冲向空中的蒸汽,各种车辆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园区风姿初展。
煤化工基地是省政府确定的振兴皖北经济“一号工程”,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希望工程”,也是市企合作的“示范工程”。近年来,以碳基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淮北煤化工基地,砥砺前行,步履铿锵,正朝着新型化、集群化、专业化、纵深化方向大步迈进。
2018年以来,基地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按照统筹推进、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突出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培育、质量效益提升,凝心聚力,务实作为,在我市转型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基地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总额220亿元,同比增长8.5%。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一年来,基地管委会根据《淮北市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的指导意见》,结合发展需要,制定出台了《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驻点招商方案》,依托政策方案,在鲁、苏、沪、浙等地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活动80余次,接待来淮考察客商达120余次。
与此同时,积极与中石化联合会、上海市化工协会、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天津大学等协会院所建立互惠发展机制,主动扩大园区辐射范围。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淮共同举办2018中国(淮北)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暨化工园区废水治理技术交流会。会议集研讨交流、技术合作、产业推动、招商引资于一体,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加强交流、充分讨论,共谋新形势下绿色高效的新型煤化工发展之路,为探索碳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管委会在专门组建评审专家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入园企业评审机制,全面提升评审专家素质,综合评价入园化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安全、环保、利税、能耗、用地、就业等关键要素,严把项目准入关。截至目前,共分六批次对47个拟入园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率35%,入园项目可达到科技领先、行业领军、人才领秀。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一年来,基地管委会一着不让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基地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建项目全面铺开。充分发扬“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作风,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力扫项目建设梗阻,确保推动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天成新材料裂解车间和仓库已封顶。卓润己二酸与己内酯中试装置土建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安装。江泰新材料围墙、厂区道路已完工。绿洲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单体计划年初试生产。长淮环保型功能性添加剂厂房、仓库正在建设。润岳H型发泡剂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融铸新材料厂房基础完工。奕益实业CHDM、相邦配套无机盐地勘已经完成,已进厂厂平。
计划开工项目有序推进。瑞柏醋酸酯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欧勒奋α-烯烃、含氟新材料正在进行安评、能评、环评手续办理。优耐德二期TBHP及TBA、龙溪医药中间体、瑞义聚氨酯正在开展安评、能评编制工作。鸿硕丙烯酸酯选址已定,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常宁呔哔克、滨海星光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环境,园区发展更是如此。为此,基地管委会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服务。
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安置房一期(马店幸福家园)、企业孵化器、基地北路亮化及路牙石改造工程、产业大道工程、孟沟景观治理工程已全部竣工验收;基地北环路、临白路园区段、创新路一期、淮兴路、淮仁路等11公里的路网建设建设完成。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坚持高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水、电、管网、蒸汽、三废处理等配套设施和公用工程。污水处理厂年底前完成通水调试。燃气、供热、安全环保监控系统项目顺利建成投用。综合管廊11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3月建设完成。浓盐水处理厂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6月底建成投用。基地综合服务中心(含公寓)年内全面开工,预计2019年底建成投用。藕池变电站及电网工程建设已列入省电力公司计划,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同步推进基地防护林及节点绿化项目,构建四级绿地防护系统,打造绿色化工园区。连接铁路南北的临白路下穿立交桥已进场施工。
如今,随着道路、管网、住房等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随着居住区、服务区、办公区、生产区等平台建设的全面铺开,煤化工基地的承载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