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齐新亚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想象不出他们的模样,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11月11日,在世纪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放式党校,张秀丽作为授课人,分享了自己和丈夫赵波为两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事迹,以及多年来热心公益、多次帮助他人的故事。
2013年12月24日,在安徽省立医院,张秀丽成为我市首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9年10月18日,赵波在同一家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至此,他们成为全国第四、全省首例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夫妻志愿者,先后帮助两名白血病患儿获得重生。
9月2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1月份“中国好人榜”。大爱夫妻同捐造血干细胞的赵波、张秀丽榜上有名,成为我市第159位、第160位“中国好人”。
夫妻同心传递生命希望
2019年10月18日上午10时47分,在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已持续工作214分钟的血细胞分离机,从赵波体内循环抽取7200毫升血液,并成功提取出14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由医护人员紧急送往浙江省某医院。赵波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198例、全国第9004例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能够帮助别人重获新生,哪怕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也感到高兴,我这样做是值得的!”在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出院后,赵波对别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时间拨回到6年前。2014年11月,赵波响应市红十字会号召,将血样“播”入中华骨髓库。2019年6月,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赵波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被问及是否愿意捐献时,赵波答复道:“不损害自己,还能帮别人,我愿意。”
之后,赵波再次接受高配采样,并很快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他立即赶到合肥。在5天的时间里,赵波一共打了9针动员剂,将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充分“唤醒”。捐献过程中,赵波的衣服和枕巾汗透了一遍又一遍。妻子心疼得直抹泪,可他却没有一句怨言。
2013年12月24日,我陪着你!
2019年10月18日,你陪着我!
2010年10月,张秀丽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成为我市第一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13年9月,张秀丽接到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她的骨髓与一位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9岁小女孩配型成功。当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地询问她是否愿意为这个女孩捐献骨髓时,张秀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13年12月24日,医生从张秀丽体内分离出220毫升造血干细胞。随即,这些“生命种子”被第一时间空运到小女孩所在的医院,注入到白血病女童的体内,成功实施了捐献。张秀丽也成为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热心公益奉献点滴温情
无偿献血8000多毫升、资助8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获评全省文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星级志愿者……多年来,赵波夫妇坚持公益事业,让爱与幸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赵波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勤恳踏实,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生活中的赵波热衷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活动。2014年10月份,赵波和爱人张秀丽正在外地旅游时,突然接到市血站发来的O型血告急短信,赵波夫妻俩当天夜里就返回了淮北。第二天一大早,赵波没顾得上休息,第一时间来到血站献了400毫升的血液。
2014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张秀丽在市妇联网站上报名,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寒暑假,她都带着礼物到附近的乡村小学去看望那里的留守儿童,让远离母亲的留守儿童享受母亲般的温暖。孩子们手捧新书包时欣喜的模样,让张秀丽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和快乐。
2016年7月份,张秀丽从援藏同学的微信里得知,西藏日喀则樟木镇有个8岁的藏族女孩小巴桑得了脊柱结核、陈旧性肾结核及肠结核等疾病,家庭极度困难,已无力再继续治疗。张秀丽立即汇去了3000元钱。孩子的父亲不会汉语,委托家乡的医生给张秀丽回了个短信:“我是次旺医生,因为孩子爸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所以我帮他答谢您。他说您的3000元爱心善款已收到,谢谢您的大慈大悲,危难时刻有您们的帮助,我感激不尽。愿好人一生平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俩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好居民出入证的发放和登记。看到我市发出向武汉捐献血液的倡议书,张秀丽主动联系血站,义务献血400毫升并捐出600元作为特殊党费,为疫情出一份力。
“能帮助更多的人,我们感到很幸福。”赵波、张秀丽夫妇一直坚持奉献爱心、关爱他人。
让爱的接力棒永远传递
夫妻二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英雄善举,正影响带动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
赵波的同事被他英雄般的善举感动,多位同事在QQ留言中表示,“赵波,棒棒哒;我也要做一名志愿服务者。”受赵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谭冯忍、郑洋、孟晓晴、李一鸣等数十名员工纷纷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
在2019年10月13日上午我市举行的欢送赵波赴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仪式上,就有近40人现场报名并当场抽取血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其中也包括赵波的嫂子刘涛。
刘涛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受弟弟、弟媳的影响,多年来,她和赵波的哥哥在打理公司的同时,一直坚持开展爱心助学、慰问敬老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仪式结束后,她第一个签署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真心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与需要帮助的人配型成功,给绝望的生命点燃希望。”刘涛说。
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回到家后,赵波的女儿赵怡凡在QQ里发了如下一段话:“爸爸妈妈都是英雄,为你们感到骄傲!我打算18岁生日那天就去检查,如果合格我也去捐献,争取做全国第一个全家捐献骨髓的一家三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