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志勤
40岁的张恒,现任市交警支队一中队的指导员。2011年12月,从部队转业的他,成为一名交警。
2015年至2017年,工作出色的张恒连续三年被省公安厅命名为“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12月,获评“全省优秀交警”;2019年2月荣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服务先锋”称号、省“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共记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我最感谢的是妻子杜娟,这么些年默默地付出。”10月22日,张恒充满感激地说。
“先是军嫂,后是警嫂。”今年39岁的杜娟,在杜集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作为张恒的妻子,11年来,她用心、用爱、用情,全力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警嫂”就是要奉献
2007年6月,杜娟经介绍与在河南许昌服役的张恒确立了恋爱关系。
“当时就看中他憨厚又正直的性格。”22日上午,杜娟回忆起当初,甜蜜地笑着。2008年2月,两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杜娟成为一名军嫂。
军人事业很崇高,军嫂的生活就是坚守。“5.12”汶川抗震救灾、朱日和军演……张恒在部队的日子,杜娟饱尝牵肠挂肚的滋味。2011年10月张恒面临转业选岗,她深知丈夫心中不舍的军人情节。“选择公安,我支持你!”同批转业的25名战友中,张恒第一个选择市公安局。
“交警的岗位就在路面,在路面就要做个好交警!”在昏黄的街角,在寒冷的路口,在漫天飞雪里,在烈日骄阳下,张恒用忠诚,用真情,用严整的警容、标准的站姿、规范的指挥、热情的服务,守护着人生的第二个岗位。他的身后,则是妻子杜娟深情守护。
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你只管干好工作,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有我呢!”这是杜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多年来,杜娟是亲朋和家人眼中的“家庭代言人”。对长辈们的嘘寒问暖,和亲戚们的人情往来,对晚辈们的关心爱护多由她一手操持。在公婆家她是“靠得住”的好儿媳。2009年12月,临近春节,张恒还在部队,七十岁的公公突患脑梗被送医院,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出院后她便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中,给老人捶背洗脚拿药。公公回到砀山农村老家后,她利用节假日前去探望,为老人剪指甲、做家务、干农活,样样在行。照顾公婆家庭之余,杜娟还得把心放在自己父母亲身上。母亲身体不好,常年患糖尿病、高血压,前几年又患肺癌手术治疗,一直在家药物维持。父亲身体也不好,每年都要住几次院,每次都是她忙前忙后。
在女儿眼中,杜娟是“可爱妈妈”。女儿十个月大的时候,正值张恒值夜班,深夜闺女患急性喉炎、脸憋得通红,情况危急下她独自抱着孩子住院。孩子体弱多病,市里各大医院、徐州儿童医院都有她忙碌辛酸的身影,常常是一手小推车、一手点滴瓶。女儿入园、上下学等家里的大事、小事多由她和自己父亲操持。
“张恒的工作很辛苦,也不能分心。我能做的就是多分担些家里琐碎事务,不拖后腿!”杜娟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的是对丈夫深沉的爱意。
把好家庭“廉”字关
“交警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这种权利应该用于严格执法、公正文明,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呀!”这是她经常在张恒耳边叮嘱的话。
杜娟在工作中严谨认真。先后经历过杜集区民政局低保办、办公室、慈善救助、人社局劳动监察岗位。每年,经她审核发放的专项救助资金多达三四百万元,无一起错发、漏发,无一起违规操作,确保每笔资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救命钱”。2011年夏天,为了保证低保数据真实可靠,她和同事们下乡进村核查。高温下她连续跑了几十户村民家,疲劳加中暑他晕倒在村民家门口……2018年底因工作需要调整到劳动监察岗位,她从头开始学,认认真真做,第一时间迅速摸清本区劳动力资源底数,为群众就业、劳资矛盾化解实施精准服务。以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为重点,开展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收集掌握“用工需求、求职需求、培训需求、创业需求”四种需求信息,提高本地劳动力就业成功率。放弃节假日积极配合“三镇两办”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试点工作,累计调查30000余人,摸排出有就业、培训和创业需求人员4000余人,密切联系街镇对有需求人员提供了精准服务。杜娟还协同同事们大力开展“送就业岗位下乡到村”活动,把劳动力市场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创新“互联网+招聘洽谈会”方式,搭建起企业与求职人员的双向交流平台。作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娘家人”,2019年临近年底她积极跑工地、进企业,协调解决1000多万元工资款,让老乡安心回家过年。
作为路面中队负责人,张恒手中多少有一定的权力。杜娟要求张恒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全心全意把好家庭“廉”字关。2017年10月,杜娟的初中同学李某因二次酒驾被张恒查到,李某多次带礼物到家里要求杜娟给张恒说说情、少拘留几天,杜娟耐心说服李某,保证张恒依法依规办理案件。“你的工作我放心,八小时以外咱更不能马虎!”杜娟经常告诫张恒把好交友关、利益关,管住手、守好嘴。在妻子的引导下,张恒在社会交往上牢牢坚守底线、保持自觉自省。杜娟的“严管厚爱”,让张恒在工作中绽放光彩,每次张恒获得荣誉,杜娟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早上6点40准时到岗,下班的时间却可能无限延长,张恒和战友们几乎把一日三餐都交给了食堂,将白天和黑夜都交给了公安事业。从警8年来,每天他让自己精神饱满,迎接挑战,迎接胜利。偶尔,会想起自己很久没有和家人团聚;也会想起,自己是父母宠爱的儿子;是女儿崇拜的父亲;是妻子深爱着的丈夫。“也正是因为有妻子的全力支持,我才能在岗位上多想事、能干事、干成事。”
对于杜娟来说,支持丈夫的工作,是她作为一名妻子、一名警嫂最骄傲最幸福的事情。杜娟自豪地说,“警嫂的快乐,就是守护他,爱护他,支持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