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筑起检察之盾 彰显检察力量

2020年12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9/10/01

强基础、强规范、强能力,聚心服务、聚力主业、聚焦民生。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作用,谱写了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篇章。

■ 记者 方芳

通讯员 田春雷 韩露

讲政治抓业务

筑起检察之盾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两个维护”,以过硬本领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

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忠诚品格。同时,建立“大党建”工作格局,创新“党建+业务”模式,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育了“检爱之路 你我同行”党建品牌,并打造出12个各具特色的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市检察院党建品牌“检爱之路 你我同行”荣获市直机关工委“十佳党建创新品牌”称号。

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要求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全市检察机关致力于增强干警廉洁从检意识,层层签订廉政风险防控责任书,建立个人及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台账,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制度。同时,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严强转”查摆整改,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成效。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讲政治与抓业务相统一,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服务发展大局理念,助力优化金融生态、守护绿水青山、护航民企发展,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淮北城市发展、转型崛起筑起“检察之盾”。

牢牢把握办案质量这条工作生命线,检察机关坚持法治思维、坚守法律底线,严把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同时,突出工作发力点,推进改革系统化,勇做检察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和检务公开改革的“示范者”。

我市检察机关着力构建新型办案监管机制,继在全省率先实现自动轮案、随机分案机制后,又在全省率先打破部门界限,将入额院领导、综合业务部门员额检察官纳入诉讼案件办理体系,把司法一线办案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并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案件评查室,强化案件监督和评查,提高办案质量,并强化评查结果运用,将业绩评价结果记入案件质量评查档案,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级晋升、交流任职、惩戒和退出员额的依据。

坚持公开、规范、便民、高效、智慧原则,我市持续深化科技强检和检务公开。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互联网+检察服务新模式,打造“智慧淮检”,并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检察为民服务功能,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探索人工智能+司法为民新模式。目前,市检察院在全省领先完成检务工作区建设试点,4个基层院也力争在全省带头全部完成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案件管理、检务公开、接受监督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检察服务窗口。

坚守公平正义

彰显检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惩治和预防犯罪、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等职责,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职责使命。我市检察机关认真践行这一重要论断,积极践行检察官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紧盯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重点领域,打响了公共利益保卫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天空蓝。2018年,相山区检察院办理的李某等人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就诉请被告人支付环境修复费用480余万元。

守护食品药品安全,检察机关致力于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2018年,由相山区检察院提起的李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就是我省首例提出10倍惩罚性赔偿诉请的公益诉讼案件。

2016年,李某某在自己熬制的麻辣烫底料中放入罂粟壳并将该底料对外出售200斤,每斤售价20元,金额总计4000元。相山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山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李某某支付10倍惩罚性赔偿金4万元,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相山区法院一审判决李某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通过淮北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并支付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10倍赔偿金共计4万元。

将19件盗挖文物移交至市博物馆,淮北检察发起的安徽省首例文保领域公益诉讼,更是舆论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8年11月,市检察院在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侦办的黄某某等三人盗窃古墓葬一案,有可能涉及行政公益诉讼,遂依法将案件线索交相山区检察院办理。

检察机关经多次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发现:2018年2月至4月,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等三人多次前往杜集区高岳镇罗里村和徐楼村交界处附近的山坡上盗掘古墓葬。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涉案的两座汉代古墓葬具有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古墓葬内陶瓷器类、金属器类、玉石器类器物被盗。

鉴于古墓葬已遭严重破坏,公安机关追缴的文物亟需专业保护,古墓葬、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当年12月27日,公安机关向市博物馆移交了19件涉案文物,经现场查验、清点并确认无误后,由市博物馆专业收藏。相山区检察院对交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

这起案件中,多方携手并肩、勇于担当、积极行动,共同构筑了古墓葬、文物保护安全防线,也为公益诉讼介入古墓葬、文物保护领域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摸排案件线索204件,立案办理103件,共向审判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9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3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5件。

推进民主法治

贡献检察力量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把握执法为民根本立场,检察机关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贡献着检察力量。

在“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首要之战。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加大金融案件办案力度,依法严厉惩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传销、高利转贷以及“校园贷”“套路贷”等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维护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涉众型犯罪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注重把追赃挽损和维护稳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受害人挽回损失,有效清除了金融风险的引爆点。

2018年6月25日,烈山区检察院和烈山公安分局举行系列诈骗案退赃大会,28名受害人从办案检察官和民警手中领到了被骗的全部款项。

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老年群众疏于防备和贪图小利的心理,先骗取群众信任,再举办收取购物款领取物品活动,待受害人上当后,随即逃匿。

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此案,不到一个月,便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案件移送烈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办案检察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治教育,说服犯罪嫌疑人积极退缴诈骗所得款近4万元,并及时退还给受害人。群众对此十分感激,为检察干警和公安民警送上锦旗,致以衷心的谢意。

注重惩防并重,检察机关强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涉黑涉恶案件统一归口管理、统一质量标准。今年以来,依法从重从快批准逮捕涉黑涉恶案件12件46人、提起公诉11件46人,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同时,检察机关把着力点放在职务犯罪案件批捕起诉工作上。

今年初,市检察院依法办理省儿童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金玉莲受贿一案。该案由市检察院审查终结,向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市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金玉莲利用其担任安徽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1161.1万元、欧元4000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该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检察事业的未来蓝图已然擘画。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切实履行好职责任务,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全面强化法律监督,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建设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