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采访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德华说:“教研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还要努力总结经验,针对教研活动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对未来,他已有明确规划。
1984年,张德华自淮北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入职市实验小学,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他用心钻研教学、用爱呵护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先后获评市优秀教师、省首届教坛新星、省特级教师,并担任学校教导主任、业务校长。
2004年底,因工作需要,张德华调任市教育局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这是一个需要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精神的岗位。此后,研讨教材教法、开展课题研究、编写教辅用书,帮助教师磨课、引领教师成长、加强区域间教学协作交流等等,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让张德华异常忙碌。
被誉为淮北小学语文届的领路人、“拼命三郎”,许多教师都曾见过他办公室的灯,它时常深夜还亮着。张德华戴着老花镜,办公桌的大部分空间被一摞摞教材、备课本占据。他在为各种教研任务做准备,时而翻阅资料、勾画批注,时而奋笔疾书、驻笔凝思。
火车上的旅客可能会偶遇一位特殊的同行人。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小桌板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对周围嘈杂的环境充耳不闻,专心致志地修改着什么,或是讲座提纲,或是新撰的论文,或是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屏幕上,标注出的红色、蓝色字体很醒目。这是争分夺秒的张德华。
因为张德华的专业和敬业,德高望重的他拥有一大批教师“粉丝”。每次上公开课、专题研讨课,台下总会坐满观摩的老师,张老师的点评和指导,是大家最期待的。他面带笑容,精准地指出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中肯的教学建议,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现场给大家充满激情地示范讲演。
但张老师也有严厉的时候。一次,市教研室组织送教下乡活动,他安排一位教师上一堂《丑小鸭》,这位教师刚凭此课获得安徽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她本以为直接去上课即可,没想到张德华却要求再听一遍。“反复研讨过的课,还要听?”对这个问题,张老师的回答干脆而有些严厉:“学情不一样,乡下的孩子不比城区,教学目标要依学情而定,怎么能不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呢?”
然而就是这次听课,意外发生了。讲课结束,这位教师走到张德华面前,发现他盯着自己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一声不吭。本以为是这节课让张老师失望了,但很快,她发现了不对劲:张德华脸色蜡黄、呼吸急促,额头上布满汗珠。他双手捂着心脏部位,无力地说:“我心脏不舒服……”
她飞奔到校外诊所,买来速效救心丸,然而含了药,张德华的病情仍未好转,她和同事立即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好在经过及时救治,张德华转危为安,但医生叮嘱一定要做个全面检查。
事后,老师们才知道,听课前几天张德华就忙于工作,每天熬夜加班,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其实,来听课的路上他就觉得不舒服了,但考虑到已经约好,就想再坚持一下,没想到导致心脏超负荷运转。
后来,张德华做了全面检查,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必须要注意休息。然而,一旦投入紧张的教研工作,医生的嘱咐就又被他抛到了脑后。特别是指导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这被教师们称为“披荆斩棘、不舍昼夜的征程”。
听课、评课、研讨,为了一节参赛课,张德华反复指导教师试教、打磨。而后,他还要带着教师赶到参赛地点,熟悉环境,时时提醒。为了抓住一切准备时间,他对自己的身体很敷衍:吃过带沙子的凉面条,啃过硬邦邦的凉馒头,或是干脆就坐在赛场外,一块大饼、一盒牛奶应付一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2006年以来,张德华指导的青年教师屡屡在安徽省、华东四省乃至国家级教学比赛中摘金夺银,魏海黎、黄婉莹、冀骥、梁琪、张飞、蔡香梅、吴琼琼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这期间,他带队连续夺得全国第六、七、八、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赛特等奖、一等奖已成佳话。更为难得的是,时至今日,部分获奖课例的教学设计、视频仍是业内评论研讨的热点。
每每斩获殊荣,参赛教师总会邀请张老师合影留念,两人手捧奖牌、笑容满面,这就是张德华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这一刻,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青年教师称道的,除了张德华的专业水准、敬业精神,还有他的格局。他深知,自己指导出越多的优秀教师,就会有越多的学生受益,也正因此,他没有地域之分。别的地市教师参加教学大赛,请张德华指导,他带领淮北的教研团队全力以赴、倾囊相授,助其摘下全国特等奖。
张德华还很注重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2016年,我省举办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市两位老师参赛。当时,张德华从全市甄选出10位优秀教师组建备课团队,共同打磨两节课例。因为抽调的老师都是带班老师,集中研讨、试教修改都要在工作之外,个别老师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波动。
一次研讨结束,张德华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大家要记住,看似我们帮助这两位老师备课参赛,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是他们的,但其实更是成就你自己,因为在参与磨课的过程中,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中,你的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进步和提升!”说完,他又转身对两位参赛教师说:“你对别人的好无需记住,但别人对你的帮助却不能忘掉!”这些话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触动,此后这个团队积极向上、精诚合作,最终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继获评安徽省优秀教研员之后,2018年,张德华又光荣入选淮北市首批享受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名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