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志勤
实习生 孙一菲
“……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为学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用阅读点亮学生的人生。”4月23日,谈起从教23年来的感悟,目光澄澈的谢艳花笑容如春花般明媚。
谢艳花,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6)班班主任。1997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她走上了三尺讲台,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岁月里她的心中坚持一份美好:“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今年1月,她荣登国家刊物《班主任》杂志,成为2020年第三期的封面人物。
培养阅读习惯
谢艳花喜欢给学生们读书。
带一年级的学生时,春天,她会读《遇见春天》;夏天,读《夏天里的小秘密》;秋天,就读《叶子先生找朋友》;冬天,读着《小雪人》,孩子们的笑脸会阳光般灿烂。一个个故事,都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窗口和滋养心灵的甘露。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同时她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阅读课上,她会带领孩子们做“接龙编故事”游戏。一圈故事结束,通过孩子们投票选出“小小故事王”,她赞许地笑着,在他们的眉中心郑重地贴上“小星星”。在她的教室里,处处都跳跃着关于“阅读”的名言。“ 让‘书’成为家庭生活的底色。先有阅读的快乐,才有阅读的兴趣;先有阅读的氛围,才有阅读的习惯;先有阅读的陪伴,才有阅读的收获。”家长会上,她声情并茂地说,阅读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培植内心力量的精神土壤。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早来到学校,谢艳花带领孩子们背诵经典,又推荐了几本好书。“春风十里,不如书声盈耳。我的学生都是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我希望六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精神明亮。”
创造阅读环境
“因为阅读,孩子们可以不断地遇见更好的自己,能够从阅读中汲取经验,从阅读中获取同理心,更能从阅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谢艳花认真地说。
“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如何才能抓住孩子的耳朵,引导他们跟上课堂的节奏?”刚走上讲台的日子,一个又一个问题密密麻麻地写在了谢艳花的工作日记里。
“我开始研究不同类的教案,去新华书店购买资料……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把中外儿童童话选几乎看完。我自制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花朵、小动物、动漫人物等教具。”就这样,在探索学习与阅读思考中,谢艳花渐渐走上教研之路。看儿童童话、文选、动画片,看《魏书生班级管理经验》《贾志敏谈作文》《于永正语文》……阅读、写心得是她夜深人静时的必修课。
谢艳花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尽可能多一些生活体验。她的课堂是生动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学习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爬山虎的脚》,她就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写观察日记;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她就利用双休日带着孩子们走出学校,踏着古街青石,听着梆子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真实地感受家乡的美……
阅读影响生活
2002年8月,校园里出现了十几个忙碌的身影,他们左手拿着塑料袋,右手拿着长竹筷,把校园里每一个角落的垃圾清理掉。这些孩子们就是谢艳花班级的“啄木鸟小队”成员。在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课上,她给孩子们介绍了环保书籍《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在她带领下,“啄木鸟小队”诞生了:清扫校园垃圾,开展“一帮一”活动,谢艳花带着孩子们走进社区,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走进街道,开展“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啄木鸟小队”规模在不断扩大,影响力在不断加深,孩子们的先进事迹传播到了全国。2006年,谢艳花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一切的美好,源于最动人的家国情怀。我应该感谢不断阅读的自己,自己的阅读可以引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她说。
作为一名教师,她用阅读点亮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用名人传记的故事为孩子树立行为榜样;用丰功伟人的成就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用经典诗文诵读浸润孩子的爱国心灵。2018年,她指导的6部学生电子作文集在全省350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角逐第二届安徽好书“与新时代同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电子书作品创作大赛决赛,荣获一、二、三等奖。 因为工作出色,谢艳花荣膺全国骨干班主任、 全国书法金奖指导教师、“世界青少年模联大赛最佳指导教师”、省、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9年她荣登“安徽好人”榜。
“书籍是陪伴一生的朋友。孩子们是肩负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担当者,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奠定足够的文化底蕴。这份文化底蕴,来自个人成长,来自中华文明的文化熏陶。”谢艳花的明眸中有自信更有憧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