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水务局扎实开展绿色发展行动

2020年12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9/08/06

■ 首席记者 王守明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水务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助力资源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助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组织开展河湖“清四乱”清理整治,助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控制水利建筑工程扬尘污染,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建设。

全面完成水资源管理考核目标任务。2018年全市用水总量为4.3526亿立方米,在省水利厅下达的5.0778亿立方米控制目标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2.7%、24.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89;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6%。2018年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名。认真做好水法宣传工作。完成区域及重点取用水户用水计划的下达。按照省水利厅要求,将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年度用水计划按照行业分配落实到各县区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19年度各县区取水计划的通知》。市水务局和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19年度取用水计划的通知》,科学制定下达各县(区)各取用水单位年度取水计划。积极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2019年1月25日,濉溪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顺利通过省水利厅、省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的验收。杜集区和烈山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积极推进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工作。市水务局起草制定《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方案》,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工作任务分解、完成时限等内容,目前方案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正在走相关程序印发执行。同时积极推进淮北国安电力有限公司等重点取用水户地下水置换前期工作。

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活动。3月21日,市水务局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活动,邀请水利部专家作题为《防治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文明》专题报告,市委党校共200余人参加学习。分解下达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按照省水利厅《关于下达2019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指导性指标的通知》要求,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4平方公里分解到杜集区和烈山区。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积极和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接,发改、国土、经信等有关部门审批(核准、备案)项目立项时,抄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立项清单。截至目前,共审批程蒋山水泥用石灰岩矿430万吨/年建设工程等4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监督检查内容和有关要求,对所有部、省审批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市级审批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全面现场检查。针对监督检查情况下发监督检查意见,要求在规定期限完成整改。严格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起草《淮北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正在征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

层层推进,压实各级责任,全力清除水利部暗访发现的问题。2019年4月上旬和5月中旬,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对淮北市河湖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和暗访,发现“清四乱”整治不彻底。反馈到市河长办后,认真分析原因,协调有关单位,积极解决问题。先后二次召开问题调度会布置任务;三次现场督查,指导解决问题;五次协调上级,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坚持日常巡查督导,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上半年先后2次检查县区河长办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清理网箱1685个,21万平方米。要求各级河长、水务部门建立境内河道巡查长效机制,严防重新架设网箱,加大水上安全整治力度。

今年市水务局没有承担正在施工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水务局结合实际,指导烈山区,濉溪县做好闸河治理工程、新沱河治理工程,市开发区境内的大沟疏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几项工程均已完工。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认真按照市实施绿色发展行动2019年度工作要点的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行动,加快推进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工作,持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维护河湖“清四乱”行动成果,持续有利控制水利建筑工程扬尘污染,为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提供坚强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