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发濉溪历史文化资源大有可为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淮北日报 2019/02/22

濉溪县政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专题调研组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部用特殊方式书写的历史图卷。经济转型背景下,开发和利用我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繁荣我县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促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发和利用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

(一)开发和利用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

一是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我县具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共计584处,其中10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186处革命遗址遗迹。柳孜运河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临涣古城墙、古城汉墓等5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点建设单位,100余处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百善、柳孜3个省级千年古镇、古村,其中临涣被评为安徽省旅游十大古村镇,也是淮北唯一入选的古镇。

二是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意境优美的曲艺歌舞、叹为观止的奇工巧技、风味独特的地方饮食以及酒文化、煤文化、书画艺术、雕塑文化,形成了我县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我县有1个全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临涣),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花鼓戏),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泥塑、淮北大鼓等), 80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首先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跻身于“全国文化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全省文明县城”行列。其次,文化旅游正在兴起。双堆红色旅游线路开通,柳江口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景观建成开放;乾隆湖景区生态工程、石板街历史街区修复与更新、临涣古城、柳孜运河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景观正在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即将迎来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打造我县文旅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定位

一要提高认识。基于经济转型背景和我县县情,要在思想认识上实现转变,深入挖掘濉溪历史资源,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向历史要厚度、深度,打造濉溪精品,形成濉溪特色。

二要培育共识。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主体、区域联动的宣传机制,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关于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精神,不断提高对文旅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台儿庄在古城建造之前,就开展了较为细致的宣传工作,台儿庄景区自起步建设到提升到5A级景区仅用8年时间。

三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思路。结合濉溪的资源基础,将建立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文旅产业定位为“推动濉溪全面转型的战略产业、代表濉溪品牌形象的优势产业、支撑濉溪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传承文化、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形成优势”的发展思路。

(二)整合资源,打造亮点,突显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特色

我县有着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培育文旅产业是发展经济、做大我县经济蛋糕、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必然选择。按照挖掘唯一,打造第一,以绝无仅有成就特色大观。以“千年古镇、运河故里、水韵酒乡、红色热土”为主题理念,依托“自然、人文、历史、物产”四大旅游资源,以历史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水平发展”为准则,倾力打造临涣、百善、口子、双堆四大旅游景区。

一是着力打造“千年古镇”的临涣景区。临涣最大、最独特之处就在千年的“商贾文化”及“军事重镇”上。以临涣镇域为中心、以韩村镇域为外延的临涣景区打造,以突显历史文化遗产为主干、农耕民俗和历史名人为主题,在建筑风貌方面主要体现该地区历史上最繁华的秦汉晋时代特征。按照“南有西递宏村,北有临涣古镇”的建设思路,打造独具楚宋风格与汉晋气韵的“永不落幕的民俗盛宴”和“历史文化传统之窗”。我县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百余人,多集中在临涣,诸如大秦名相蹇叔、东汉太尉徐防、魏晋名贤嵇康等,其中嵇康是影响最为深远、最具典型特征的历史人物,重点打造以魏晋文化为标志的嵇康文化园。

二是着力打造“运河故里”的百善景区。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要把这张世界级名片擦得更亮,以百善镇域为中心、以四铺铁佛镇域为外延的百善景区打造,要突显运河文化为主干、田园文化和曲艺文化为主题。以“隋唐文化博物苑,乡村记忆第一村”为建设思路,突出景区唯一性、前瞻性特点,绘就“核心板块引领,风光田园映衬,优美乡村交融、生态产业跟进”的蓝图,按照5A级标准建设柳孜运河古街、柳孜运河遗址公园、运河文化博物馆群。仿照清明上河园,还原部分运河河道,再现昔日虹桥,让旧文化变新,让远文化变近,让静文化变动,让死文化变活,使百善景区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朵奇葩。

三是着力打造“水韵酒乡”的口子景区。口子酒名驰大江南北,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誉和故事,口子酒成了濉溪的标识。以濉溪镇域为中心、以刘桥镇域为外延的口子景区打造,要以酒文化为主干,凸显水韵古街、古民居与乾隆湖自然生态等特色元素,打造浪漫与乡愁交织,历史与水文化交融的诗意康养胜境。在建筑风貌方面要体现该地区历史上最繁华的明清时代特征,让口子古街成为“不到濉溪非饮士,未品口子憾此生”最有特色的古镇。

四是着力打造“红色热土”的双堆景区。淮海战役被列为世界上以少胜多十大经典战役之一,革命文化内容丰厚。以双堆镇域为中心、以南坪镇域为外延的双堆景区打造,要突显红色革命为主干、休闲农业和军事体育为主题,在历史建筑风貌方面要突显解放战争时期特征。在改造完善现有烈士陵园的同时,将阻击战场(南坪)、包围战场(平谷堆战场为典型代表)、歼灭战场(尖谷堆战场为典型代表)、我方指挥所(华野战地指挥所、中野战地指挥所为典型代表)、敌方指挥所(黄维指挥部等旧址)、战地粮站、战地医院等也建立起来,形成双堆集歼灭战的全局实景大观。以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龙头,以崇文和尚武为两翼的教育、文化、旅游一体化的旅游格局。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源自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对文化的张扬与发展。临涣景区的秦汉晋时代特征、百善景区的隋唐宋时代风貌、口子景区的明清时代风格以及双堆景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特征,构成了一部濉溪历史大典。

浍水南经临涣、运河中穿百善、濉水东过口子,黄沟浸润双堆,凸显了濉溪的水韵特质。古镇与水韵相得益彰,形成“不翻典籍读国史,不出濉溪看水乡”的文化旅游特色格局。

打造文旅产业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假以时日,相信濉溪文旅产业必将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本文有删节)  执笔人:韩建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