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保障亳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增强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检察担当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肩负起检察机关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的职责使命,把疫情防控期间保障民营企业正常复工复产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为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妨碍疫情防控
和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类刑事犯罪
重点打击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药品犯罪、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非法经营犯罪、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诈骗犯罪、故意损毁用于疫情防控物资犯罪、故意或过失传播疫情犯罪、以暴力或威胁等方法阻碍疫情防控犯罪、暴力伤医等犯罪,以及其他涉疫情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以发放防疫补贴、销售防疫物资、政府统一征购为名骗取企业财物,借防疫为名散布谣言恶意丑化企业形象侵害企业利益,借防疫为名暴力阻碍企业复工复产,扰乱企业生产秩序,干涉企业正常经营,向企业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犯罪行为。
审慎办理涉企犯罪案件
坚持依法慎重妥善办理和有利于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为原则,对涉罪的企业负责人、高管、技术骨干等慎用逮捕措施,依法动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及时改变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特别是对于生产防护服、口罩、消毒液、酒精、中药材等重点防控物资的企业负责人、高管涉及犯罪的,符合从宽处理条件的从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可判实刑可判缓刑的建议缓刑。切实保障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发挥市检察院的指导作用,健全基层检察院与市检察院的上下联动机制,建立涉企犯罪案件报备制度,准确把握刑事法律政策适用。
发挥民事、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职能
助力疫情防控和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依法及时受理民营企业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行使申诉权利的,通过电话、网络、来信等方式及时接收办理。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引发的合同纠纷、劳资合同、融资纠纷等民事申诉案件,综合考量当事人之间的约定、疫情的发展阶段以及疫情影响程度等因素,对确因防控疫情工作导致审判执行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一般不提出监督意见;对已执行完毕的案件,监督人民法院及时解除失信、限高等措施,修复企业信用。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期间涉企业虚假诉讼案件排查和办理,用足用好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加大虚假诉讼打击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公益诉讼检察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药品、食品安全”领域,重点摸排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生产销售假药、非法行医、非法狩猎、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污染环境、非法经营等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积极稳妥探索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假口罩、医用器材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主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
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服务
及时了解复工复产企业情况,全面公开疫情防控期间检企联系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依托微信群、公众号、微博、12309检察服务热线等平台,及时开展与企业刑事司法保护有关的普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检察服务站和派驻经开区检察室的驻点作用,广泛利用微信工作群开展“线上”法律风险防控专题培训。充分利用为企法律服务工作队成员“一对一”帮扶民营企业的优势,及时解答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引发的合同、劳资、融资等方面咨询。开通为企服务绿色通道,在检务大厅设置专门接待窗口,进一步利用12309检察服务热线,广泛征求、收集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并实行对口跟踪办理服务。推动建立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发布机制,以案释法,帮助民营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法治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司法获得感。
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协作配合
努力建立健全市级层面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加强与发改委、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联、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或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法治需求,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形成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经济发展合力。
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力度
高度关注因疫情防控可能引发的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融资纠纷等案件。对因疫情原因可能导致的民营企业刑事申诉案件及涉法涉诉信访,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依法妥善处理,积极化解涉及民营企业的矛盾纠纷,防止因诉讼或信访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资金短缺而合法融资的行为演变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对因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联系,注意区分情况,分清责任,审慎处置。因疫情暂时关闭的接待场所,严格执行12309热线值班制度和来信快速办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或民营企业的合法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减少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第六检察部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