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人民警察冲锋在前。危难时刻显身手,一个多月来,战“疫”前线始终奔波着警察的身影。亳州公安机关采取多项举措,全面启动应急值守暨安保维稳情指联勤一级响应模式,不断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和车站、治安卡点查控勤务,全力确保社会面持续稳定,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力当好平安亳州的守护者。广大公安民警、交警、辅警舍小家为大家,放弃节假日,不论昼与夜,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及时帮助有需求的群众,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警察故事。
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党员是第一道守护者。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党员,谯城区花戏楼街道新华社区工作者李珍及时从环保工作转战到疫情防控一线。在李珍的带动下,全家5口人全部行动起来,加入到社区防疫队伍中。
“空城”亳州担当不“空”,责任不“空”,社会秩序不“空”,超市的货架不“空”,市民的餐桌不“空”……但市民丢垃圾的时候会发现,小区内的垃圾桶是空的。
你在守护大家 “家”在守护着你
2月27日,我市又有10例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其中9例是在市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出院的。我市已累计出院患者99例,市定点医院收治的患者还有6例,在这场生命与健康保卫战中,广大医护工作者无疑是最美“逆行者”。
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防控第一线,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不计生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给病患和家属带来希望,感动着亳州人。
与医护工作者同行的,还有广大党员干部、扶贫工作队、退役军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忘我工作,连续奋战,才凝聚起了亳州战“疫”的强大合力。
最好的致敬是关心关爱“疫”线人员的实际行动。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出台暖心“十条”,激励“疫”线战士。
《措施》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工作补助。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认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每人每天补助300元;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人每天补助200元。对在疫情防控中承担重要职能、援鄂任务完成好、作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等,可一次性核增当年绩效工资总量。
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晋升同系列高级职称时,可免予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次且优先评定。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且满足基本条件的,可直接评聘上一级职称。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年度考核优先评优,并可适当提高所在单位优秀比例。
我市还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近距离观察了解和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基层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或优先晋升职级。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对在疫情防控一线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优先选拔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市委组织部还加大党费拨付力度,主要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基层党员干部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采取发送短信、微信等方式,对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后顾之忧。
“神秘人”送夜宵 “无名氏”送口罩
在这场捍卫生命健康之战中,没有人愿置身事外,全社会在行动,为防疫捐款捐物、争做抗疫志愿者……爱的暖流在药都汇聚。
1月28日,利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马西凤,在自己向利辛县人民医院捐款2000元的同时,还带动其弟弟马西敏、弟媳李晓峰、侄子一家,向医院捐款3000元以及酒精、板蓝根等防疫用品,积极为抗击疫情出力。
志愿者在行动。谯城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双喜带领15名志愿者,自发组建了“志愿者青春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到银行、超市、车站、农贸市场等密集人群区域开展疫情防控,为一线人员送消毒物资、防护装备、营养品,为医院、敬老院、派出所等重点场所杀菌消毒。志愿者队伍成为疫情防控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民营企业在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6日,我市共有506家商会、企业和个人捐赠现金和物资1614余万元。
好人身影,活跃在一线。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市各县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乡镇、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谯城区薛阁街道柳湖社区的“中国好人”、老党员张西军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居民中的10余名党员、群众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神秘人”夜间为“疫”线战士送夜宵;“无名氏”为人民警察送口罩;有爱心人士无偿献血,传递生命之火;有文艺工作者用歌声与图画为抗疫鼓劲、为亳州加油……
同心抗疫、无私奉献的暖心故事,天天在亳州上演。
农民下地春耕 工人上工复产
2月19日,在谯城区十河镇佟营村,茂平农业种植合作社正在利用联合播种机播种中药材丹参。随着春天的归来,我市各地农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生产,保障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田野活跃起来,工地也迎头赶上。
“我们既要把丢失的工期追回来,又要全力做好防疫工作。”2月22日,在市区酒城大道南侧,我市中心城区铁路以东2号3号地块道排工程PPP项目经理史冠兰说,他们正一边与工期赛跑,一边与疫情较量。
截至2月24日晚,全市累计复工复产工业和建筑类企业889家,返岗人员46233人。工业企业复工648家,返岗人员33792人。
为了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我市推出多项措施,解决特殊时期复工复产企业的实际困难。聚焦企业复工复产中物资供给、用工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我市制定出台市支持企业发展“20条” 措施。
解决企业生产资金难题方面,我市安排300万元支持全市唯一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涡阳县中俄国际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扩大产能,有效缓解了医用口罩不足压力。安排100万元支持华扬服饰公司转产应急非医用口罩,满足市民和复工复产企业日常需要,进一步缓解口罩供求压力。启动2020年失业保险费返还工作,首批返还24家市重点生产企业失业保险费143.1万元。
解决外贸企业发展难题方面,我市鼓励支持有订单的外贸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全力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证明、参展协调、供需对接等相关服务。制定出台《亳州市商贸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组织外贸企业申报市级外贸发展资金,加快优惠政策兑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截至2月20日,全市181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已复工58家,复工率32%。
扶持企业复工,金融机构也在行动。中国银行亳州分行在落实防疫任务的同时,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和扩大产能。扶持企业复工,金融机构也在行动。中国银行亳州分行在落实防疫任务的同时,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和扩大产能。对安徽省东升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安徽恒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该行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火速投放贷款2500万元。
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防疫不丢松 三大攻坚战在发力
我市在集中火力打好疫情阻击战的同时,“三大攻坚战”也没有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同时,脱贫攻坚“疫”路同行。
抓好扶贫领域问题征集。目前,已征集的119个问题线索已全部核查完毕,同时对查实问题线索进行原因分析,找准问题症结,狠抓问题整改。
增强联系帮扶力量。在原帮扶责任人不变的情况下,对全市4905户未脱贫户新增1名科级以上干部参与帮扶,新增科级以上帮扶干部2674名。
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我市督促和指导驻村工作队主动投身防控知识宣传、执勤值守、矛盾化解等工作一线,并开展走访帮扶,及时发现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销售农产品。组织帮扶责任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方式,加强与帮扶贫困户的联系沟通,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宣传,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疫情防控与污染防治“齐步走”。
生态环境部门紧盯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这一关键环节,加大对全市医疗机构的环境管理,特别是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每天还对饮用水源地、定点医院、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一次督查和加密监测,监测结果每日汇报。在做好疫情期间环境监管的同时,我市扎实开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新提升。
寒冬已经逾越,春天正在走来。
在春天,我们期待!
期待所有的患者平安回家;期待摘下口罩与你相拥;期待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春天,不会让我们期待太久!
(本报记者 汝平/文 张延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