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华第一贡”是怎样炼成的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2012年5月3日

2011年7月20日,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副秘书长、丽水世博会中国政府代表赵振格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中国馆的筹备进展情况,并正式对外宣布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同时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产品被选为2012年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白酒。

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如何打造“中华第一贡”这一民族名牌,彰显中华民族之尊的呢?

传承历史——“中华第一贡”名副其实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向汉献帝进献家乡产的“九酝春酒”并上奏《九酝春酒法》,使谯地产酒闻名天下,也使得当地酒坊林立,历代传承不衰。

曹操在《九酝春酒法》中说:“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曰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录于陈寿著《三国志》及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是中国谷物类酿酒方法的最早记载。

“古井贡酒的前身是曹操进献给汉献帝的‘九酝春酒’,是截至目前我国可以查证到的最早的进贡皇家的白酒,故此古井贡酒的品牌定位为‘中华第一贡’。这个定位既精准形象又彰显了古井贡作为知名白酒品牌的民族风骨。”古井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如是说。

“四次进贡”,跨越近两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古井贡酒的前身“九酝春酒”进献给汉献帝刘协,开启了中华白酒第一贡——古井贡酒1800多年的历史。至明万历年间,阁老沈鲤将“减酒”(现在的古井镇古井贡酒前身)和土特产一起进献朝廷。清代亳州人姜桂题把“减酒”进献给慈禧,被称为古井贡酒的第三次进贡。

1987年,古井贡酒被选为当年国庆国宴用酒,成为古井贡酒的第四次进贡。这次进贡,为古井贡酒注入了新的内涵。

“四次夺金”,塑就古井贡酒的荣耀与辉煌。1963年,首次参加全国评酒会的“古井贡酒”就荣获全国八大名酒的第二名,后又在1979、1984、1989年蝉联金奖。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井贡酒成了“贡献人民”的美酒。上世纪80年代,杨得志将军曾为古井贡题写“古井自古有名,贡酒应贡人民”。因为一个民族的真正名牌就是“民牌”,她是一个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人民可以消费得起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井贡提出了要做“百姓餐桌上的名牌”,直到现在古井的老贡酒系列产品依然是老百姓所钟爱的。

“佳酿千年传魏井,浓香万里发汤都”这幅由启功先生题写在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大门上的对联赫然醒目,精辟地概括了“中华第一贡”和产地亳州的历史。历史悠久增加了酒的醇香品味,而今人虔诚之心,精湛之技艺更让古井贡的“中华第一贡”之美誉名副其实。

2011年,以余林董事长为首的古井集团管理团队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更提出了向社会贡献美酒,与人民乐享品位生活的“中华第一贡”品牌理念。这一品牌理念的提出更赋予了“中华第一贡”“贡”字新内涵,彰显出中华民族之时代风骨。

“质量为天”打造“中华第一贡”民牌口碑

在古井厂区的主干道上,“以坚定管控质量”的字样赫然醒目。每年的6月份,古井都会专门召开质量管理大会,会上听取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收集的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现在已经形成了‘奉质量为天,坚定管控,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工作氛围”,质量管理中心总监助理万春环这样告诉记者。

从源头控制,严把质量关。在采购中心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供应商业绩管理品质屋”,形象、直观地将各个供应商的供货及时度、合格率反映出来。“从源头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采购原辅材料时不仅会严把产品质量关,同时对各个供应商也有考核与评比。”采购主管许昌勇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品质屋”精益看板介绍说。

还有古井贡“千年曲根,两花一伏”的制曲工艺,“明代窖池承百年,人工老窖建新功”的百年窖池,和“九酝酒法”、“老五甑”一脉相承的“九五酿法”都极大地提升了原酒的品质和优质酒的出酒率。

近年来,古井集团先后与江南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共建了“白酒研究中心”、“产学研试验基地”;并获准设立安徽省白酒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前不久又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所名校签署了“产学研对接合作协议”,以借助现代最新科技,助推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

质量是王道,“民牌”是追求。正如余林董事长所说的那样,质量升、古井上,质量降、古井下!古井的品牌“民牌”是消费者给的。所以古井是国内首家引入“精益管理”的白酒企业。古井以精益管理践行“质量为天”,设计研发出“酒体质量数字化管控系统”。

技术质量中心总监李安军说,“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安全又享受地饮用我们的酒,古井的每一个新品在勾调设计时都会进行一项特别试验——‘醉酒试验’也就是我们说的‘破坏性试验’”。此试验是由公司酒体设计与研发人员请来各单位员工代表一起喝酒,亲身体验酒后感受,同时研发人员做好跟踪记录。如果出现酒后的不适感,研发人员会对酒中微量成分进行重新测定、调整,直至达到预期的舒适感。

“提质保量”——“中华第一贡”让百姓喝得起

中国的市场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那种“优质”又“足量”的产品。因为优质所以信赖,因为足量所以不至于产生物以稀为贵的假象,也不会出现价格虚高的“非市场行为”现象,老百姓自然买得起。

2010年,以余林董事长为核心的古井管理团队提出,要为古井跨越式发展打好提前量,确保古井贡酒“质与量”地同升。

2011年6月,古井贡生态产业园项目全面启动。产业园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供应链规划,建设了万吨级原酒生产基地、基酒储存基地、成品酒勾储及灌装生产基地,以及与之配套的研发基地、仓储物流、后勤保障等设施。在总体规划上,古井产业园突出“酒产业、酒文化、酒旅游、酒生态”四者融合的绿色、生态、健康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

“自从与酿酒结缘,35年来他无怨无悔。10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把辛勤的汗水都洒在了锅甑与窖池边……”这是古井集团授予2010年度“感动古井人物”李文合的颁奖词。如今,已经59岁的李文合又投入到了古井产业园的窖池培养工作中。他告诉记者,“虽然还有一年我就要退休了,但只要在岗一天,我就要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古井贡这个品牌服务一天。现在产业园做窖池培养,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古井跨越式发展做好‘打提前量’的工作。”

只有“优质”又“足量”才能保证古时皇家贡酒,而今贡献人民。

“文化强企”让“中华第一贡”贡献中华

正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古井一直把企业文化视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古井集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打造以‘贡’字文化为核心的‘中华第一贡’品牌形象”

2010年8月,以古井集团董事长余林为首的管理团队提出了“三子精神”,即做当地工业经济长子、人民的孝子与文化的赤子。作为当地的名酒企业,古井勇当工业经济的龙头和地方财政支柱,每年对亳州的税收贡献率均占政府财政收入的40%以上。古井秉持“贡献共享”文化,以诚孝之心回报社会。2010年古井捐资助学,援建玉树灾区,捐赠善款210.8万元,同时开展三江源水资源保护行动等各类公益活动。

2011年,古井集团被授予“2011年度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先进单位”称号。同年,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主办的2011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年会上,古井集团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力十强”、“2011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年会特别荣誉单位”奖,成为会上唯一获得两项奖项的白酒企业。

2011年11月落成的古井历史文献档案陈列馆更是中国酒文化瑰宝中一支闪亮的奇葩。文献馆内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一页页地展示了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历史名人及其酒文化情结,曹操父子、杨坚、姚崇、范仲淹、欧阳修、曾巩、宋应星等名流俊彦均在古代亳州留下大量诗酒佳话,传唱至今,进一步丰满了企业文化的历史底蕴。

文轩

■结束语

古井人通过标准化操作和精益管理将“质量为天”落到了实处,把“中华第一贡”的高贵品质与无上荣耀与社会共享,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负责。

相信“中华第一贡”一定会在古井人“贡献共享”理念的引领下,成为中华民族的领军品牌,成为国际上的民族名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