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是我市人民政治生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值此大会召开之际,我市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寄语市人代会,畅谈对亳州美好未来的建议和意见。
为建设美好亳州作出新贡献
“作为驻亳部队,我们要结合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关于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总体部署,坚决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 值此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际,亳州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刘洋这样表示。
刘洋说,作为一名军人,要强化职能使命意识,牢记强军目标,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和战备执勤,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同时,要认真学习地方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加快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步伐,结合军分区特点把工作与驻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积极参加和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发挥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职能,大力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努力为建设美好亳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 汝平
警察闫星闻:
亳州发展更需生态环境作支撑
“地级亳州市成立十三年来,亳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亳州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加奋发有为,需要生态环境作支撑。”闫星闻说。
闫星闻认为,一个城市适不适合市民生活居住,空气质量、绿地面积是重要的组成方面。外地人来到亳州,首先接触的是空气,看到的是绿地,而让亳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正是建设美丽亳州的题中之意。
“作为地级亳州市,目前没有一个像样的生态公园或者自然风景区。如果亳州能建成规模较大的生态公园和自然景区,不仅可以让本地人有休闲的好去处,也可以吸引外地人来亳度假或旅游,从而使亳州在全省旅游文化发展方面有更好的表现。”闫星闻说。
闫星闻希望亳州在未来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亳州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人更美、环境更好。记者 汝平
市民高艳华:
让“国粹”走进学校
高艳华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听说要召开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感到特别的高兴。作为一名京剧爱好者,高艳华希望此次会议之后,市里能够更加重视京剧的发展,让京剧走进学校,培养更多的“国粹”接班人,促进京剧事业的健康发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京剧协会做了大量传承发展京剧的工作,培养了大批的‘国粹’爱好者,在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票友大赛中,我市的选手曾获得金奖,填补了安徽省三十年无京剧金奖的空白。”高艳华自豪地说。
高艳华希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扶持京剧事业的发展,从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推动京剧进校园工作,安排专业琴师、鼓师、演员到学校担任教师,增加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发现、培养更多的“国粹”接班人,促进京剧事业的繁荣,从而推动亳州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记者 汝平
农民刘西学:
希望加快美好乡村建设
“我希望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让更多的农村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村民刘西学说。
许疃村是已经建成的美好乡村,这里鲜花盛开,绿树掩映,一栋栋彩色的“别墅”整齐排列。休闲广场上健身设施齐全,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观景池里碧波荡漾,人们怡然自乐。
“我以前住在张伟村,房屋又旧又破,门前柴垛、垃圾堆积,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自从搬进了许疃村,天天像生活在画里似的,我和老伴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生病了有医疗保险,真是没想到老了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刘西学激动地说。
听说市里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刘西学说:“人民代表大会集聚着人民的意愿和期盼,目前我市美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些地方进展还比较缓慢,希望能进一步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让更多的农村人尽快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记者 汝平
公务员郑见:
着力构建安全和谐交通
值此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际,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郑见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遵守法规、摒弃陋习、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全市人民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构建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不仅需要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郑见说,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大力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如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等;自觉摒弃交通陋习,陋习有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等;坚决抵制危险驾驶行为,如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
记者 陈璐
公务员王纪福:
希望整治老旧住宅小区
老旧小区是一个独特的符号,它既见证着一座城市成长的历史,又难掩风雨洗礼后的瑕疵。值此市人代会召开之际,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王纪福希望我市大力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
“我市有一部分老旧住宅小区,它们大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小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物业管理,不能为居民提供充分的物业保障。目前老旧住宅小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者为业主提供的服务档次偏低且项目偏少;‘重收费、轻管理’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管理者收缴服务费到位率不高;小区公用场所被占用,乱停车、乱堆放及违章搭建等现象普遍存在;硬件条件与管理相对落后等。”王纪福说,对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整治改造,提升管理档次,是老旧住宅小区业主的迫切希望。
老旧小区整治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对此,王纪福建议,由政府主导,推动此项工作开展。借鉴先进地区的好做法,根据“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制订小区整治工作计划,以点带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政府、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业主合理分担的原则筹措资金,制订并细化专项资金的收取、使用与管理方案,加强监督管理,加快老旧住宅小区的环境整治改造步伐。记者 陈璐
企业人士王守旭:
希望加快中药产业发展
值此市人代会召开之际,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守旭将他的期盼与我市中药产业发展联系起来。
“希望我市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合理规划、布局中药材种植,将具有优势、地道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作为标杆,并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扶持和培育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中医药学科,推进中医药院校与医药机构合作,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和中成药;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稳定队伍的长效机制;加快中药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中药制造‘名厂’和中药经营‘名店’,培育中药品牌‘名药’;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保护传统医药文化,挖掘和整理中药名典学术成果。” 王守旭说。记者 陈璐
企业人士李运飞:
学生负担要进一步减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中国联通亳州分公司职员李运飞如是说。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有几个表现,如学习时间偏长,睡眠时间不足;作业超量,考试频繁;开展活动少,各类补习多;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生理、心理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无论是现实还是潜在的影响,其负面作用都是十分突出的。”李运飞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一项艰巨、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围绕减负做好文章。强化根本,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创新思路,积极创办特色学校。相关部门应强化督查,形成减负工作的强大合力。 记者 陈璐
豪情满怀赴盛会
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报到侧记
(上接03版)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参加这次大会心里充满着喜悦和激动,喜悦的是能够代表父老乡亲行使神圣的使命,我一定认真履行好职责,投好神圣的选举票。”市人大代表杨华说,激动的是,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政机关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显著提高,“5+2”、“白+黑”的工作现象普遍存在,有这样好的党政领导班子、有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民公仆,我市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
“刚刚报到,看了一下我市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在城市建设、‘三农’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心里感到特别的振奋,希望亳州发展得越来越好。”市人大代表沈卫宾说。
市人大代表张虹霞来自谯城区妇幼保健所,她说,近年来,我市对民生工程高度重视,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张虹霞希望政府部门加强民生工程的后期管养工作,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一份喜悦,就是一个群体满意的声音;一名代表的期盼,就是一方父老乡亲的梦想。在代表们的言谈之中,充满了对亳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憧憬和为建设幸福美好亳州而努力的豪情和决心。
记者 汝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