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老维修”技术过硬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在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酿造车间有位维修工,他的名字叫孟庆龙,对于维修酿酒设备,他也有一套“望闻问切”。看一看线路,就知道哪里有松动;听一听晾楂机的声音,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问一问行车工操作时有什么异常,就知道行车有什么毛病;摸一摸配电盘的温度,就知道配电盘有什么故障。
孟庆龙的父母都是原亳州市机械厂的职工,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机械特别感兴趣。1985年,孟庆龙进入古井酒厂酿酒车间,干了3年的酿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就发挥他的老本行,负责酿酒机械维修,一干就是28年。
一个工具包、一顶安全帽,是孟庆龙工作时的“标配”。前不久,笔者跟随孟庆龙来到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酿造三部四车间,他要在这里进行日常检修。当孟庆龙检修到晾楂机配电盘时,发现了一处线头松动。线头松动容易引起配电盘起热,如果不及时发现并维修,将会烧坏配电盘内部电气元件,影响生产,增加维修费用。类似这样的问题,都逃不过孟庆龙的火眼金睛。他总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给公司带来损失。
“老孟在酿造系统维修这块绝对是专家,而且他吃苦耐劳不怕脏,肯学、肯钻研,一年能为车间节约维修费几万元,车间的人都喜欢他。”酿造三部四车间主任闫振宝对孟庆龙如此评价。
酿造管理中心三部投产初期,人员和机器都处在磨合期。车间生产时,行车电机经常烧坏,耽误生产。孟庆龙受命从老厂区调来检查问题。经过仔细的排查,孟庆龙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电机电源按照国家标准配置的为65A,但是行车使用频繁,特别是酿酒生产中打老堆和出池底这两个环节,行车抓斗升降频繁,65A的电源根本满足不了使用条件。每台行车有65A的电源5个,如果都更换的话,将会是一笔很大的维修费用。本着老古井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孟庆龙又开始摸索了。考虑到行车抓斗提升时需要的动力大,孟庆龙就将提升的电源换成了95A,其他的仍然保持原样。经过反复实验和试用,换了提升电源的行车就能正常使用了。
除了日常检修外,剩下的时间孟庆龙喜欢捣鼓车间废弃的东西。“我觉得有的东西丢了可惜,就喜欢拆开,看看有没有再利用的价值,能不能跟别的东西拼凑着用。”孟庆龙有些腼腆地说。无论是设备改造还是故障维修,每次他都是本着最有效、最节约的宗旨去做。
抢修行车 “不孝子”遗憾终身
2015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11月份天气就开始冷了起来。孟庆龙的父亲由于年龄偏大,加之天气寒冷,旧病复发,住院多日。孟庆龙在家排行老大又是孝子,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医院守夜,为了不影响工作,孟庆龙一直把父亲生病瞒着同事和领导。
11月5日那天,天下着大雨,由于气压较低,车间的蒸汽排不出去,设备上到处都有水珠,导致第三栋行车电路出现故障,不能正常生产。员工们焦急地等待着设备的修复。孟庆龙带领维修人员一遍遍地对行车线路进行排查。他从配电箱查到滑线,从滑线的火线查找到零线,后又从电机查找到配电柜。
当天下午5点多,孟庆龙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父亲目前呼吸困难,已经挂上了氧气机,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你赶快回来。”孟庆龙听后十分着急,可是想到车间还没正常生产,只能回话说:“车间的行车坏了,无法生产,我确实离不开,修好行车后立即回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检查,孟庆龙终于发现是因安全保护器受潮产生接触不良引起的。找到“病因”后,孟庆龙不知不觉又忙了3个多小时,一直到当天晚上8点20分,他终于修好了行车,车间恢复生产。此时的孟庆龙还不知道医院里的老父亲已经病逝了。孟庆龙给弟弟打回电话,弟弟带着埋怨而生硬的口气回答说:“你不要回来了,父亲已经去世了……”听到消息,孟庆龙像孩子一样,躺在冰冷的地上,两手抱头痛哭起来,在场的人被这突发的情景惊呆了,才知道孟庆龙家里发生的事情。
采访结束,当笔者拿出手机准备记下孟庆龙的手机号码时,孟庆龙拿出他的小手机说:“我不能用智能手机,刚开始用的时候一年换了三次屏幕。”原来是孟庆龙蹲在地上维修机器时,太投入,口袋里的手机屏幕挤碎了他都全然不知。大年初三新买的手机,可是年初六他刚来上班第一天就把屏幕挤碎了。
干工作,技艺精湛、无私奉献;做人,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这就是孟庆龙,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普通的维修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