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亳班”进京演《印记》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2016年6月17日

亳  班

谨以此文,记录我市梆剧团进京演出现代梆剧《印记》盛举。在此文写作过程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亳州市演艺公司总经理、亳州市梆剧团团长刘传师同志提出了修改意见,市演艺公司办公室主任苏英杰同志提供了许多素材,在此表示感谢。

2016年3月12日至4月6日,在中国戏剧家协会指导下,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从文化部备案、遍布全国的167个豫剧院团中,挑选出6个省区市的14个优秀院团的22场豫剧优秀剧目,先后在民族文化宫、梅兰芳大剧院和长安大剧院演出,当代豫剧艺术风采在京城得到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示。我市梆剧团(以下简称“亳班”)创排的现代梆剧《印记》,荣幸受邀参加此次豫剧盛会,排在第十九场,于4月1日晚在长安大戏院演出,以传统戏曲艺术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把安徽省财政厅原副调研员、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驻村干部、凤阳县小岗村原党总支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艺术化地呈现给首都观众,得到中国戏曲界专家学者、首都观众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好评,掀起了此次展演月活动的一次高潮,极大地提升了亳州文化艺术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亳州市和安徽省赢得赞誉,堪称亳州市文化艺术史上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亳州市梆剧团,大家喜欢称之为亳班。亳班成立于1952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先后称亳县工人剧团、亳县豫剧团、亳县红旗剧团、亳州梆剧团、谯城区梆剧团。2015年,随着亳州市演艺公司的组建,正式称为亳州市梆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06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5人,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8人,国家三级演员、演奏员25人。剧团能够演出优秀经典传统剧目、现代梆剧、二夹弦、综艺类剧目100多部(个)。几十年来,一辈辈的亳班人怀着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满腔热忱,怀着对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深情厚谊,凭借坚强的团队精神和精湛的艺术功力,不畏严寒酷暑,不怕流汗出力,风里来雨里去,活跃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的城市和乡村,献上了大大小小几万场精彩演出,赢得这一带人民群众广泛赞誉。亳班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作表演奖项,获得过安徽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是中宣部、人事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命名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双服”先进单位。它是亳州人民引为自豪的“市宝”,也是亳州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更是亳州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邀

长期以来,亳班的实力和影响,一直受到中国豫剧“领头羊”——河南省豫剧界的密切关注。在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策划阶段,著名戏剧导演张平、优秀青年导演白雪峰,就积极向活动发起方河南省豫剧院鼎力推荐,得到河南省豫剧院领导的认可。2015年9月14日,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亳州市演艺公司总经理、亳州市梆剧团团长刘传师同志受河南省豫剧院、河南省剧协邀请,参加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中华豫剧促进会主办的“盛世豫剧一家亲”活动时,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同志,主动提出希望亳班能够参加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与全国优秀豫剧院团一起共同推动豫剧进京展演活动。2015年11月20日,主办方正式向亳班发出邀请,当时提出参演剧目是获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现代梆剧《红芍花》。2015年12月17日,主办方考虑到亳班2010年排演的豫剧《民声的印记》,是以当代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沈浩同志的事迹为题材的,在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今天,更有现实教育意义,就决定对《民声的印记》进行再创作,改剧名为《印记》,作为进京演出剧目。亳班领导班子接到入选通知后认真研究,认为这是一次提升剧团整体实力和扩大剧团影响力的重大机遇,无论对提升演职人员队伍能力素质还是剧团长远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团长刘传师同志及时向亳州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市领导明确表示对此项活动大力支持,并要求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市文联等部门(单位)加强指导、主动服务,积极为剧团排演创造有利条件。亳班的演职人员听到剧团有机会进京演出的消息,个个精神振奋,既为能够入选而自豪,也对能否演好而忐忑。但是,全团上下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抓紧时间刻苦排练,竭尽全力把戏排好,把全团的综合实力全部展示出来,为亳班增光,为亳州市和安徽省增光,为中国豫剧添彩。

(下转14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