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广场:传统大戏天天演
旅游景区:传统民俗找年味
骏马扬鞭辞旧岁,金羊奋蹄迎新春。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假期,市区的公园、广场等群众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均摆放着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大红灯笼,将整个城市装扮得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节日期间,我市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免费为群众送去文化惠民大礼包,传统文化大戏伴着市民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同时,也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让年味更加浓郁。
各个县区:文化送到家门口
《打金枝》、《穆桂英挂帅》、《秦香莲后传》……2月9日至2月25日,市文化旅游局组织开展的“文化惠民天天演”活动,每天在市区魏武广场精彩上演。
台上热闹非凡,台下叫好一片。精彩的大戏每天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观看,满是观众的广场看台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70岁的市民李福全就是其中一位。
“听说广场唱大戏,就带着孙子来这里听戏,很多年都没现场看过这样的大戏了。”李福全说,自己年轻时就比较喜欢听戏,听说哪里逢集唱大戏便会专程跑去听,现在年轻人文化娱乐活动多了,听戏的人少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听到如此正宗的大戏,勾起了很多回忆。
参与这次文化惠民活动演出的演员,多数来自谯城区梆剧团。该团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创作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节目,并将亳州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用戏曲来讲述亳州故事、宣传亳州文化、服务亳州人民,受到广泛好评。
“咱们的艺术家给老百姓准备了一桌文化大餐,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的年过得更有文化,更有品味,更有滋味。”大年三十,在魏武广场,市委书记杨敬农看望演职人员时说。
春节假期期间,我市各景区还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民俗活动,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找回年味儿。
“我们加大优惠力度,推出亳州市民半价游亳州的优惠政策,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掀起了‘春节游家乡,不做家乡陌生人’的旅游高潮,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得到大幅攀升。”市文化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晓燕介绍说。
结合各景区特点,亳州各景区推出了一系列的民俗演出活动,体验传统民俗,找回年的味道,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
花戏楼景区的民俗婚礼、小车子、旱船、担花篮等亳州地方民俗表演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书的表演,突出了亳州本地传统风俗民情,给外地游客和当地市民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华祖庵景区的五禽戏表演、曹操运兵道和魏武祠的汉服免费穿、投壶、梦回三国等活动,以及南京巷钱庄的迎财神、古代ATM提款活动等,也吸引了众多游人参与体验、拍照留念。
节日期间,亳州旅游景区迎来接待高峰,出游者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自驾游、散客游成为春节旅游游客构成的主要形式。由于预案科学、管理得当,亳州旅游景区秩序井然,游客文明程度较以前大为提高,确保了春节期间旅游环境的安全与整洁。
春节期间,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也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文化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群众在欢乐中享受生活,感受时代新变化。
涡阳县开展了“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系列文体活动,迎新春全民健身跑活动,羽毛球、乒乓球比赛,非遗、民俗精品文艺节目展演,书画艺术作品展等,营造了“节庆有亮点,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演出,人人都参与”的节日文化氛围。
蒙城县则通过举办首届网络春晚,让怀揣梦想的280多名民间草根艺术达人登台献艺,用戏曲、杂技、舞蹈、魔术以及民间绝活表演等,为人们献上了一份带有当地民间特色的春节文艺大餐。这个以“喜气洋洋幸福年”为主题的网络春晚,突出群众参与性、平民性和娱乐性,来自社会各界的民间草根艺术爱好者踊跃报名,先后有300余人报名参加海选,报送各类器乐、舞蹈、草根绝活、歌曲以及曲艺类节目100多个。
作为“中国楹联之乡”,蒙城县还组织50多名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自带笔墨、纸张等,分赴乡村、大型年集市场以及企业、军营等开展义务送春联活动,将大红春联和祝福送到千家万户。
在利辛县,“民俗踩街表演”、“文化进军营,军民联欢活动”、原创舞台剧《西淝河畔的女人》展演、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形式新颖独特,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让全县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新春佳节。
作为市府所在地的谯城区,除了积极参与市里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外,还组织开展了多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文艺演出、科技知识、健康卫生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记者 蒋海涛
大鼓书一唱 根本停不下来
——春节期间我市旅游景区文化娱乐活动见闻
听非遗大鼓书、猜灯谜、看传统婚礼……2月23日也就是大年初五,记者在多个景区看到,春节期间我市旅游景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项目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
迎财神讨个“好彩头”
当天上午,伴随着喧天锣鼓和欢快的秧歌,迎财神仪式在市区南京巷钱庄举行。众多游客簇拥着“迎接”财神,希望为新的一年赢得“好彩头”。
按照春节习俗,从大年初一起关张的大小店铺,到了正月初五这天要重新开张。相传大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迎财神便成为这一天的主题。
南京巷钱庄负责人颜士军介绍,迎财神是亳州沿袭下来的习俗,尤其是随着钱庄的诞生,亳州经商之人以及很多来亳经商的外地商人,在每年正月初五的时候,都要进行迎财神仪式,希望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财神当然是没有的,但我们希望参加这个仪式后,来年能一切顺利,日子越过越好。”来自阜阳的游客周丰联介绍,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迎财神的活动,也是希望能有一个好兆头。
大鼓书唱到停不下来
当天下午,在花戏楼景区的粮坊会馆,65岁的姜占坤正敲着大鼓给游客们唱着《老虎拜师》的故事,洪亮的嗓音、清脆的鼓声加上诙谐的唱词,场下观众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我从上午一直唱到现在,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停不下来。”姜占坤笑着告诉记者,他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在这里唱,每天要唱约六个小时,本来是分上午场和下午场的,但有时候游客比较多,根本停不下来,上午和下午就要连场了。
据介绍,大鼓书是一门说唱艺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现在全省会唱大鼓书的越来越少,这门手艺快要失传了。”虽然这几天唱得比较累,但看到有那么多喜欢大鼓书的观众,姜占坤心里非常高兴。
为了让大鼓书的内容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姜占坤还创作了很多新的内容,紧扣时代特色,比如农民工返乡、中国梦、贫困大学生励志故事等,“都很有教育意义”。
“刚听了一段就没了,不过瘾。”一位徐州游客有些遗憾地表示,“知道这里有唱大鼓书的,早来就好了”。
“半价游”受市民欢迎
据了解,假期最初两天的阴雨天气对景区活动略有影响,在大年初四、初五开始迎来客流高峰,其中95%的外地游客以家庭自驾游为主。
“在准备了很多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景区票价优惠幅度。”市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燕介绍,自2月18日至3月5日,亳州市民持身份证件可享受门票半价的优惠。自2月18日至2月24日,凡是同程网的会员可参与网上订票,也可享受景区门票六折的优惠活动。
李晓燕介绍,春节期间亳州市民半价游亳州的优惠政策,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欢迎。尤其是在华祖庵景区,每天第一位购票进入景区的游客可获赠免费高香,为华祖爷献上第一炷高香,满足了大家春节祈求平安的心愿。
“几年前我到花戏楼看过,这几年没来,变化可真大。”来自谯城区颜集镇的孙同福介绍,他听说现在景区又增加了很多看点,就带着妻子来逛了逛,“亳州人半价,花不了多少钱!”
记者 李锦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