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好一幅古韵悠悠旅游图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2014年8月27日

花戏楼景区糖业会馆完成修缮工作

历史文化为背景,彰显旅游文化“灵魂”,近年来,我市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大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力度。对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南京巷钱庄、道德中宫、亳州老街等景点进行改造提升和配套设施完善,促进旅游与文化、宗教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蒙城博物馆、观音寺等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通过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景区的趣味性、体验性,拓展现有景区的文化内涵。

花戏楼景区扩容提升项目包含对糖业会馆老建筑进行修缮,对原六中区域实施景观工程建设,复建糖业会馆大殿及厢房、咸宁寺等,修缮山门及东西耳房。目前,糖业会馆已经完成了修缮工作,六中区域景观工程正在建设。北入口牌楼、北入口照壁、凉亭、连廊、水池、景区围墙主体已经完工。

糖业会馆坐落于花戏楼东面,紧挨着涡河。清代中后期,江浙沿海一带糖商云集亳州,制糖业是亳州当时的几大主要贸易之一,糖业会馆便是制糖业的议事办事处。从清朝初中期建立以来,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打,未修缮前的糖业会馆仅存三间山门和东西耳房各三间。恢复后糖业会馆面积为4000平方米,修复后这里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古色古香谯望楼年底可投入使用

灰瓦、红墙、白廊……虽还未完全竣工,但谯望楼的巍峨气势已显。史书记载,谯望楼和东、西观稼台是曹操同时兴建的,观稼台用来远观庄稼的长势,谯望楼则可以远望全城军民的事态。当时的谯望楼高八仞,相当于现在的20余米高,在当时多为低矮建筑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高大。

作为曹操地下运兵道保护与利用项目的主体建筑,谯望楼地下一层,地上六层,两侧各有2层配楼,主楼层高3.6米,总建筑面积为5959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谯望楼、汉阙大门、连通地道等。

目前主体建筑谯望楼已封顶,隐桥、汉阙大门已建成,谯望楼内部陈列——“建安文学馆”设计正在推进中,目前在进行内部墙体粉刷和门窗安装等工程,今年年底,局部可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亳州古地下运兵道的入口和游客服务中心,以古色古香的韵味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气势恢宏的观音寺开门迎香客

谯城区观堂镇观音寺2012年由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兴建,占地60亩,建筑面积8764平方米,建有石牌坊、山门、倒坐观音像、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玉佛塔、钟楼、鼓楼、假山卧佛石窟等16个单体,总投资1.5亿元, 2013 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观音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实名为倒坐观音庙,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2013年已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进行整体细节提升,一座砖木结构、雕梁画栋、粉墙黛瓦、飞檐流角、气势恢宏的巍峨庙宇已经呈现在游人面前。

扩容后的南京巷钱庄即将开门迎客

青灰色的砖墙,一栋栋青砖和木质混合结构的小楼在墙内渐隐渐现。为了增加景区的内涵,我市启动南京巷钱庄扩容工程,目前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即将开门迎客。

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巷钱庄,位于谯城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建筑是一座三进四合院。按照规划,项目主要对老南京巷钱庄进行扩容,向北侧新增场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建设仿古临街门面、游客服务中心、管理用房等。

钱庄的扩容区由四栋建筑构成,一号楼为钱币博物馆,主要展示古今较为珍贵的古钱币,供游客观赏;二号楼为钱币交易展区,主要展示、销售具有珍藏价值的钱币;三号综合楼设有门票售卖、小型购物超市及展示功能;四号楼为后勤管理用房。

如今,扩容区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正在最后阶段的装饰布展,即将开门迎客。项目完成后,南京巷钱庄将实现一个景区、两个钱庄、三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将更好地把南京巷钱庄的文化性和观赏性融合起来。 

蒙城博物馆对外开放

蒙城博物馆造型取自青铜礼器“方尊”和“汉阙”的元素,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占地面积44亩,投资8000万元。

该馆在定位上既突出了蒙城县历史文化特色,又反映了蒙城历史的辉煌和发展脉络。分为《尉迟寺遗址》、《古蒙神韵》、《楹联之乡》3个展厅,展出文物1000多件。在内容、形式的布局上,打破了传统的按历史顺序陈列的模式,重点突出,立意新颖,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该馆也是省重点建设的6个文物大县博物馆之一。

蒙城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对望。“两馆”用一个上升的斜坡连成整体,寓意跨越古今,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整地展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持久魅力。目前已对外开放,正在积极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2年6月30日开工建设,自今年4月份起进行文物及相关实物布展。蒙城博物馆也是“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重点建设的6个文物大县博物馆之一。

花戏楼扩容提升项目

曹操地下运兵道保护与利用项目

倒座观音佛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