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里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资源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使自己的家园绽放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一直是涡阳人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涡阳县紧紧围绕“老子故里·天下道源”的城市形象定位,唱响老子品牌,大力发展道家文化,开展了一系列老子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大大提升了“老子故里”的知名度。
而从2009年起,一项大手笔在这块古老的道家之地开始勾画: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兴建以道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
打造道家旅游圣地
出了县城,过涡河大桥,在涡河北边近一公里处,一座宽41米、高15米、雕刻着老子等道家人物传说的石牌坊矗立在占地40多亩的“紫气广场”上,这是“老子文化生态园”的入口广场。
2009年11月,涡阳县与安徽恩龙集团签订“老子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协议。项目占地4平方公里,投资人民币12亿元,打造国际化道家旅游圣地。老子文化生态园建设项目将利用五年时间、分三期工程进行,设置有一心、二带、四区、六景、八卦等区域。一心为湿地公园核心水面,二带指涡河和武家河形成的两条滨水景观带,四区是商务度假区、主题游赏区、湿地观光区、文化体验区,六景为老子一生六个重要场景,八卦则指八卦岛等区域。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老子文化生态园将填补这一空白领域。”12月15日,正在生态园内办公的老子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办公室主任邓作军对记者说。
邓作军说,整个生态园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老子出生地和道源圣地为主题,体验道源文化、倡导和谐健康生活方式,着力打造“圣人老子纪念朝圣目的地,国际道家文化体验目的地”。其中“涡阳老子天静宫5A级景观建设项目”被列入安徽省2010年“861”项目。
生态园以老子出生地和道源圣地为主题,着力培育健身、养心、餐饮、影视、动漫、演艺、娱乐、医疗为一体的休闲娱乐文化产业园,体验道源文化、倡导和谐健康生活方式,给游人提供圣地朝拜、文化体验、湿地休闲、养生度假等旅游项目及设施,从而成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
变废为宝“上善若水”
生态园将在原有的涡阳天静宫的基础上,利用涡河、武家河现有水系,结合煤矿塌陷区治理,重点打造集道家故事、历史典故、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其他地方的文化园区,多以山为背景,而涡阳就突出水,体现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文化生态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蒋宗勤说,涡阳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底蕴深厚的道家文化是涡阳最大的宝藏。生态园将重点突出“水”,做足“水”文章,并且诠释出“老子出生地”的历史情境。
“很多煤矿塌陷区不利用起来就可惜了,现在就有1500亩塌陷区,将来还会更多,而老子文化生态园一旦建成,将成为皖北地区的龙头旅游景点。”蒋宗勤介绍说,当初提出这一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这里是涡北煤矿的采煤塌陷区,紧邻老子出生地天静宫,县里决定“变废为宝”,将塌陷区治理和唱响“老子”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并依托园区80%面积是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面,通过生态修复水系、植被,改造路网,形成自然风光,小桥、流水、老树、凉亭。
彰显特色文化魅力
世界级的老子道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学复兴的热潮为该项目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老子文化生态园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形成以老子书院、道家文化养生为主的面向世界的国学研究基地、道家养生体验目的地,游客休闲度假地,道教信徒朝圣目的地,道家文化传播展示场地,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老子生地春秋特色旅游目的地,成为皖北、乃至国内一处最具特色的集生态旅游、身心修养、会务度假、弘扬国学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目前生态园已建成文化广场、景观大道、牌坊等,明年将重点建设一条景观街、一个生态餐厅、一座养生会所。”邓作军说,明年将重点建设的景观街主要经营地方土特产、老子文化书籍、古玩书画、旅游纪念品;生态餐厅则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建设,结合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竹水亭阁等园林景观,全方位立体展现绿色、优美、宜人的就餐环境。
按照五星级标准建造养生会所则将水景别墅散落在武家河及园区内的太极湖之间,采用仿汉风格,打造五星级酒店和会议中心,成为涡阳接待客人的客厅。
“目前生态园正在申报4A级旅游景区,争取到‘十二五’末期达到5A级景区的标准。”邓作军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