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时代气息中 彰显文化印记

2020年12月22日 10阅读 来源:亳州晚报 2011年5月13日

□本报记者 蒋海涛

城市快速发展,道路岂能无名?

城市总是有街有道。街上平头百姓的市井生活,沉淀出城市的记忆;道上车水马龙的喧闹,流动成时代的变迁。

老砖街、打铜巷、一步三庙、魏武大道……在历史文化名城亳州,一条街道、一个巷子的名称,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许多动听的故事。

道路命名,不仅需要传递出方位信息、时代气息,还要彰显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特色。让道路的名称在传递出方位信息的同时,也要让其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文化特色。

亳州从来不缺风姿卓绝的地名,亳州的地名里也从来不缺流年的故事。亳州老地名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南部新区的快速崛起,一些新建道路或无名道路的命名工作便被提上了日程。

“我市近期将对24条道路进行命名,其中新建道路8条,已建成没有名称的或名称不规范的16条。”市民政局地名办负责人张鸿渐说,在城区楼门牌清理整顿安装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建成区道路至今没有名称,无法编制安装门牌,需要进行命名。

据介绍,道路命名工作除了应遵循《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外,市地名委员会还根据我市地方特色,专门制定了指导思想和命名原则。

城市在一天天长大,街道在不断地增加,而街道的命名要在更好地继承地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次命名,将以地名管理和城市规划相关法规规范为依据,与已命名道路相协调,充分体现亳州历史文化底蕴及经济特色。通过城市道路命名,达到提高城市地名标准化、层次化、系列化水平,优化城市地名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张鸿渐介绍说,本次命名要坚持6个原则,即战略性,要全盘地、整体地考虑,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科学性,要有规律,便于记忆、便于扩展;规范性,要有层次,便于编制、便于寻找;历史性,要考虑亳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特殊性,要考虑亳州是药都、酒乡、历史文化名城等特点;文化性,要体现亳州历史文化,雅俗共赏、内涵丰富。

命名需彰显城市特色

体现历史、反映文化是城市道路名称的一个重要功能,一般在开展道路命名时都要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命名中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

“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道路命名时,我们首先要考虑我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在第一次命名时的魏武大道、汤王大道、建安路等就是反映了商汤、曹魏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第二次命名时的漆园路、仙翁路,也充分体现了我市的文化特色。”张鸿渐说。

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批道路命名工作,新建南北方向路、街将以体现我市历史文化的题材命名;东西方向路、街以体现我市中华药都特色的题材命名;老城区道路名称充分尊重现状及历史。

谁才享有命名权?不同的时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近几年,民意越来越多地参与了亳州街道的命名,从而让地名变成了集体智慧的宣扬场所和释放地。如今被人们称为魏武广场的地方,早在2008年时,便是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征集民意并最终确定的。

本次道路命名共分为三个步骤:5月5日至15日为道路名称方案的征集讨论阶段;5月16日至31日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6月1日至30日,向市政府汇报后,市地名委员会将发布这些道路的名称。

由此可见,这次道路命名,仍需要集民众的智慧,听取市民的意见。

“在确定一条道路的名称之前,要考虑道路的大小、走向、位置,同时对道路建设之前的历史典故及古地名也要一并考虑。”张鸿渐说,城市的命名基本上都是着眼于当时,适当考虑将来发展,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命名的道路也有个别不妥当的地方,如涡阳路、蒙城路、利辛路,这些道路的位置、大小就与名称的涵义不相适应。

在张鸿渐看来,一条道路的名称首先是用来区分与其他道路的不同,告知市民这条道路的位置;其次是反映道路的走向、大小(主干道还是次干道);第三是反映历史文化和地区的特色。

居民小区, 谁才具有命名权?

随着我市商品房开发的兴起,一些开发商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投资开发的小区进行命名,这虽然满足了开发商的需求,但也可能出现重名、与城市规划不一致、与现行政策相抵触等情况。

那么,开发商是否具有命名权呢?张鸿渐介绍说,根据《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城镇内的街、路、巷、居民区、楼、广场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建筑物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地名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由此可见,开发商没有命名权。

“目前我市商品房开发小区名称很不规范、也很混乱,需要进行规范管理。”张鸿渐说,他们在楼门牌编制安装过程中发现我市有好几个金叶小区;有些小区分一期、二期、三期但楼栋编号不统一,进到小区后寻找楼栋非常麻烦,有的甚至不在一个院内;有些小区名称洋、大、古怪,封建思想严重;有的小区、街道以人名来命名,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张鸿渐认为,今后的地名管理工作,重点应加强住宅小区名称的管理。开发商在报批城市建设规划前,先申报名称,经市地名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开工建设,房屋在出售前应由市地名办进行楼门牌编码,开发商安装楼门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