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半年度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上半年图书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
该报告采样涵盖全国7000多家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比上升10.82%。网店渠道增速有所放缓,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同比上升24.19%。全国实体书店建设呈高歌猛进态势,但销售继续呈现负增长态势,同比下降了11.72%。
在这种态势下,杭州实体书店“生存状况”如何?选择到实体书店购书的人真的少了很多吗?
新华书店读者真不少
不少人逛着逛着就买了书
近日,记者来到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书架上,从中外文学到天文地理,从学科理论再到语言学习,图书种类丰富是书店给记者的第一感受。
书店里,不少读者捧着书席地而坐翻看着,收银台前有不少人正在排队付款。“我买了一些最近比较火的心理书,像《墨菲定律》《九型人格》等,朋友推荐的,说可以看看。”在收银队伍里,打扮时尚的王小姐给记者看了她购买的图书。
在书店的“外国文学”书架旁,一名家长正陪着自己的孩子挑选喜欢的书籍,“我小孩开学上六年级,学校建议的书单里其实已有不少好书,比如《爱的教育》《红岩》等,但孩子也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来书店可以跟着她自己的兴趣挑选。”该家长解释。
“暑假期间每天都是这样的情况,学生比较多,很多都是翻着翻着就买回家了。”书店一位工作人员说,来书店买书的,除了目的性很强的家长外,很多是在浏览翻看的过程里喜欢上了手中的书。
年轻人觉得书店有“感觉”
中老年人也爱在这里打发闲暇时光
而在言几又书店来福士店记者看到,这里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学习阵地,他们或抱书阅读,或边翻着各类参考书边在电脑上勤奋敲字。
小芳从事创意设计类工作,经常光顾各类书店,谈及购书习惯和书店感观,她表示:“现在的书店很多让人很有‘感觉’,从提供书目到书店装修,都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我常来书店,除了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外,也是想追求这种文艺的感觉。”
现场也有不少中老年读者。马上就要退休的张先生说,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充实,而他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逛书店。他指指手中的《战争与和平》说:“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喜欢读一些经典作品。不过这些年轻时大多都看过,现在来书店算是重温吧。我身边挺多老伙计也喜欢逛书店,有些书买回家摆着,当作给后辈的‘财富’呢。”
对于当代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作品,张先生表示也会尝试,“这家书店有不少科幻作品,比如刘慈欣的《三体》,我刚才翻了翻觉得挺有意思,会考虑买一套回去。”
●实体店销售也不错
教辅类是销售主力军
文学类和少儿类同比下降明显
相比全国实体店的销售数据,杭州很多书店不仅现场较为热闹,销售上也不错。比如,杭州外文书店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门市部主任张峰告诉记者:“虽然近年外文书店图书销售情况有波动,但总体还是呈稳步增长趋势的。”博库书城副总经理张姝华也表示:“博库书城4家实体门店上半年销售均基本稳定,其中图书主业基本持平,总体销售略涨。”
“从销售类别看,文化及教育类占比约33%,文学艺术类占比约15%,少儿读物类占比约13%,社会科学占比约9%,科技类占比约7%,其他占比约22%。”张姝华说,在具体书目上,剔除教育类,排名前五的作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读懂八八战略》《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精)》《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经验中国方案)》和《创业史》。
对于上半年杭州博库书店整体情况,张姝华分析说,“文学类和少儿类同比下降明显。原因一方面是上市新书品种少,特别是亮眼的品种较少,另一方面是整体市场行情内,此两类图书销售持续疲软。教辅类则相对稳定,销售比重略有增长,整体支撑了总盘销售。”
不少喜欢到实体店买书的读者
首要考量因素是质量
《报告》显示,文教、党建类图书占据上半年榜单主要席位,从细分种类来看,教辅类是销售主力军。
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在不少书店,青少年和家长都成了购买“主力军”。“快开学了,孩子想来书店买点课外读物,而我想着给他买点辅导书。”在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
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在安吉路实验学校读五年级的王女士说:“来书店买辅导书,关键是相信这里的质量,特别是这种科目教辅,网上的书质量没法保障,假如出问题还要调换,很麻烦。”说着,王女士给记者看了一下她挑选的英语试题集锦,“像这类书,在网上买的话我没法像这样一页一页翻,来确认书上的试题内容和老师建议的是否一致,所以还是在书店买更省心。”
孩子读小学四年级的李先生说:“我很少在网上给她买书,价格方面无所谓,就看是不是适合她。”现场不少家长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在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摆放在进门醒目位置,不少消费者在翻看样书。书店内书架上,从青少年适龄读物到经典作品,再到各年级教材辅导,品种齐全,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现场购买。记者从杭州市新华书店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主城区30多家直营及连锁新华书店,图书销售主力为教育辅导类和党建类图书。
网购虽然便宜很多
但“看不到内容,不放心”
从调查来看,价格方面实体书店不占优势。记者走访的这些书店,虽然也有促销活动和打折优惠,但大部分图书价格仍高于网店。在某品牌书店,一套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太空漫游四部曲》,优惠后的价格为284元(非会员情况),而某平台网店售价则普遍在149.5元左右。
据了解,2008年开始,网店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折扣。《报告》显示,不包含满减、满赠、优惠券等活动,2019年上半年网店渠道折扣为6.0折。
而在杭州,选择到书店购书的人理由五花八门,但最核心的就是不太在意网购的折扣。“实体书店价格确实贵一些,但在这里买书,却给了我在购买此类物品上想要的‘仪式感’。当然,毕竟书的价格不算太贵。”小芳说。
一直以来都喜欢在实体书店购书的张先生,则认为线上购书有些“麻烦”:“网上购物我是会的,不过我书不会从网上买,因为看不到内容,让人有些不放心。”
●多元化服务增人气
导购的服务细心周到
成为不少消费者买书的理由之一
实体书店中,导购的细心服务也成为不少消费者买书的理由之一。在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记者在翻阅图书时,导购主动上前介绍,“这边都有样书可以参考,如果想购买的话可以在收银台报书名,那里有未拆封新书。有问题您可以再找我。”
记者问,送初中生课外读物该怎么选?该导购面带微笑问:“您要送男生还是女生?”记者表示送给女生后,她带领记者去到一个书架处,指着上面的书介绍,“一些经典作品学校应该都推荐过,她也应该都看过,您可以送她这些书。”记者注意到,书架上放的都是时下热门的书品,比如《夏洛的网》《偷影子的人》《解忧杂货店》等。
在言几又、西西弗、晓风书屋等书店也都有细致周到的荐书服务,从类别经典到近期热销,导购人员样样门儿清。“这就是我愿意来书店买书的原因,有专业的人推荐。”一名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
以活动增加与读者黏性
实体书店多元化经营焕发新生
“杭州整体文化氛围较好,在此基础上,实体书店首先应做好本职经营工作,实实在在服务好大众读者。另一方面,实体书店没有网店的价格优势,因此更应注重服务意识和读者的需求导向,其次就是在大门店举办签售会等活动,来增加与读者的黏性。”新华书店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各类活动,也是实体书店保证销售额的方式之一。
增加书店文化底蕴,利用好书店场地优势,办活动、增人气已成为不少实体书店的“吸粉”方式。比如,外文书店英语角每周末晚间都会举办活动,读者们在摆满图书的书架之间围着桌子而坐,在老师的主持下,用英语进行着各类话题交流。张峰介绍:“其他语种的外语角也有这样的活动。活动是公益性的,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来参加。书店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宣传自己品牌的同时,也增加了书店的交流属性。”
一名多次参加外语角活动的艺术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我平时在国外交流时经常要用到英语。一次,我来外文书店买书,偶然发现了这样的活动,后来就一直参加。我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我认为书店可以多一些类似的活动,把书店经营多元化起来,不然在互联网时代单纯卖书已经体现不出优势了。”
“西西弗”和“言几又”引入休闲消费、晓风书屋引入图书周边产业、悦览树打造24小时概念……各书店着力“多元化”。一位书店经营者介绍,他的书店去年图书销售与往年基本持平,而咖啡休闲消费增长15%,文创产品销售增长30%。
●蓬勃发展的背后……
杭州以政策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多方位提升购书、读书者的幸福感
“这一趋势得益于近年来中央鼓励实体书店多元发展、复合经营的大背景。”杭州市印刷发行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体书店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201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浙江省出台的《关于贯彻〈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全省实体书店数量与出版物销售额稳步增长,今后三年年新增实体书店100家以上,年出版物销售额递增8%以上”的目标。
“实体书店已被纳入杭州城市发展的整体布局中。”杭州市规划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杭州市13部门联合出台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方案,鼓励商业中心、中小学校园、轨道交通等城市建设项目支持实体书店建设。
“实体书店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市民读书的积极性。现在的实体书店也不再单纯卖书,经营越来越多元化,多方位提升购书、读书者的幸福感。”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说。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管理处数据显示,2018年,杭州新增实体书店数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8.6%;全年图书销售总额18.68亿元,单笔购书额达234.47元。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统计,目前,杭州全市实体书店3157家,相当于每3000人就拥有一家实体书店。
“门店的增多,也稳定了销售额。在目前的杭州,几乎每个综合体内都有书店,高流量下,多元化经营的书店也有了一席之地。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浓厚,这才是实体书店销售平稳且有部分逆势增长的真正原因。”一位品牌连锁书店杭州地区相关负责人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